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调查:根据统计设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指标、分类指标和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统计资料和有关情况的系统整理和研究,从数量方面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变化,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预测未来发展趋势。2、统计活动包括:①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组织实施②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③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各级调查队组织实施④国务院各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组织实施3、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4、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5、我国统计的基本方法:基础——周期性普查主体——经常性抽样调查补充——全面定期统计报表、重点调查6、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繁重(1)经济普查调查时间:5年一次,尾数逢3、8年份实施,时间为12月31日调查对象: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调查方法:法人单位——全面调查,法人单位调查表产业活动单位——全面调查,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个体经营户调查表调查内容: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2)农业普查调查时间:10年一次,尾数逢6年份实施,时间为12月31日24时调查对象:①农村住户(包括农村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②城镇农村生产经营户③农业生产经营单位④村民委员会⑤乡镇人民政府行业范围: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调查内容: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业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乡镇、村民居委会、社区环境等。(3)人口普查调查时间:10年一次,尾数逢0年份实施,时间为11月1日0时调查对象:我国境内自然人+境外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调查方法:全面调查,以户为单位登记调查内容: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各种抽样方法的基础。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抽样调查在城市住户和价格统计方面运用广泛。7、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样本选择:①重点单位尽可能少,其标志值在总体所占比重尽可能大②管理健全、业务能力强、统计工作基础好的单位优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8、典型调查:非全面调查,有意识地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为样本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优点: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缺点: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类别:对个别典型单位的调查研究——说明一般情况或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统计特征的划类选点典型调查——说明各类的情况9、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1、统计调查设计步骤:①确定统计需求:是统计生产的第一个步骤,是使统计产品适合使用目标的前提。②确定统计调查内容:一方面要反映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可采集、可测量。③确定统计调查方法④定期对调查项目进行审查:已不能反映用户需求,或者能通过应用行政记录数据获取的调查内容,应剔除。●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政府、部门、企业指标体系之间的关系:政府综合统计对政府部门专项统计在统计业务上实施统计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统计根据政府综合统计所确定的统计指标、统计调查方法以及自身管理所需要的指标等要求组织部门统计工作,向政府综合统计上报规定的统计资料。企业统计的根本任务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在指标、台账和报表设计上要符合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相关规定。2、政府的统计需求包括:(1)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2)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3)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4)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5)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数据(6)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7)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8)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9)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的统计数据(10)反映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统计数据3、统计数据用户:①政府机构②研究机构③国内公众④国外用户4、统计分类标准:①国家标准②统计部门标准5、统计单位:境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社会经济单位(除住户外)(1)法人单位定义: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组织成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包括:①企业法人②事业单位法人③机关法人④社会团体法人⑤其他法人(2)产业活动单位定义: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主要从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组织的一部分成立条件:①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②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③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区分是否是产业活动单位的关键)。(3)个体经营户定义: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经营组织包括:①个体工商户②民办非企业单位6、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①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两者之间存在隶属关系。②产业活动单位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③法人单位有单产业法人单位与多产业法人单位之分。单产业法人单位:本身为一个产业活动单位,只有一个活动场所,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多产业法人单位:可分解为多个产业活动单位,或不止一个活动场所,或不止从事一种经济活动,且能够提供各自的业务情况和收支资料。④掌握业务核算资料是认定产业活动单位的重要依据。7、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使全国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单位代码是一个无关标识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不反映单位的行业类别、隶属关系等任何标识。●此项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提出并制定,由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8、统计用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一共由12位数字构成,分为三段:第一段为6位数字,表示县及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第二段为3位数字,表示街道、镇和乡;第三段为3位数字,表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9、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农林牧渔业(11)房地产业(2)采矿业(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制造业工业(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产业和供应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建筑业(1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批发和零售业(16)教育(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7)卫生和社会工作(8)住宿和餐饮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0)金融业(20)国际组织●我国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划分行业的基本单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1094个小类,对每一个类都按层次编制代码●在具体划分一个单位的行业属性时,按主要活动确定其行业性质。10、《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内容:(1)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2)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3)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即服务业。11、统计上划分城乡:基本单位——居委会和村委会对象——国家批准的市辖区、县级市、县和街道、镇、乡的行政区划城镇→城区(主城区、城乡结合区)→镇区(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区域)→乡村(乡中心区、村庄)12、《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从企业组织形式、财产组织方式的角度反映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将全部企业划分为三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13、《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适用对象:境内、依法设立、各种组织形式的法人企业或单位适用范围:工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其他行业划分指标:从业人员——期末/全年平均人员数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行业企业)商品销售额(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营业额(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营业总收入(农林牧渔业企业)营业收入指标(其他业企业)资产总额——资产总计●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资产总额●其他列明的行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其他未列明的行业:从业人员划分类型:①大型②中型③小型④微型企业大、中、小型企业——需同时满足所列划分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需满足所列划分指标的一项即可调整年限:根据统计年报每年确定一次,原则上不进行调整10、大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各项条件的下线指标:(1)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000人、销售额≥30000万元、资产总额≥40000万元(2)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3000人、销售额≥30000万元、资产总额≥40000万元(3)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800人、销售额≥15000万元11、《关于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划分类别:公有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成分推算:企业资本金的构成资料(依据)→按各投资主体投入的资本所占比例确认各种经济成分所占份额→推算有关经济指标的经济成分构成1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符合规定、满足需求、科学性、实际出发调查对象: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调查表:综合表、基层表调查方法和组织方式:调查经费预算:直接费用+间接费用13、统计调查表分为:(1)综合表:利用原始资料加工、整理、分析形成规范的统计成果特点:数量性——统计指标反映的是客观现象的量,能用数字表示综合性——统计指标说明的对象是总体而不是个体具体性——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数字和概念类型:总量指标——反映总体现象规模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相比较的结果,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资金利用率平均指标——按某个数量标志说明统计单位一般水平(2)基层表:搜集原始资料●基层表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管理记录和各种生产经营台账等原始资料,尽可能避免需复杂运算获取的指标。●基层表的各项指标间应彼此衔接,以便对现象的相互联系从整体上进行了解,也便于使指标间相互核对、相互验证,提高原始数据质量。●调查周期短,指标数量应少一些,指标分组宜粗一些;调查周期长,指标数量可以多一些,分组可以细一些。14、统计调查表的一般格式:左上角——填报单位的标记中间——表名和报告期别右上角——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