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重大科学工程简介一、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LAMOSTLAMOST全称是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2008年10月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落成。LAMOST是一架视场为5度中星仪式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投资2.35亿元。它是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该望远镜单次观测可同时获得3000多条天体光谱的能力,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LAMOST将向全国天文界开放,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二、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FAST全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将于今年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拟投资7亿元,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我国贵州南部的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一个约30个足球场大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并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恒星的一生恒星经常被认为是永恒不变的,但事实上它们是在不断演化的。新一代的恒星形成于气体星云,而老年恒星则通过行星状星云和超新星爆发最终演化成了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来源:哈勃空间望远镜18年之科学成就,《天文爱好者》杂志2009年第3期图a:猎户星云是恒星诞生的地方。插图显示了一颗被尘埃盘包裹住的年轻恒星,而尘埃盘中则可能正在孕育行星。图b:大麦哲伦云中的蓝色年轻恒星以及形成这些恒星所遗留下的气体。图c:麒麟座V838和它的“光学回声”。图d:一颗垂死的恒星正在通过行星状星云抛射它的外部包层并在中心留下一颗白矮星。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精确宇宙学借助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马瑟和斯穆特领导的1000多人研究团队首次完成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研究。他们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黑体辐射非常吻合;还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温度有着极其微小的差异,这种微小差异揭示了宇宙中的物质如何积聚成恒星和星系。美国在2001年发射了一颗卫星WMAP,全称是威尔金森各向异性探测器。来源:数据分析表明: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7.3亿年,误差是正负1千万年;宇宙中的能量72.1%左右是暗能量,23.3%是暗物质,只有4.6%是我们看到的普通物质,剩下的不到万分之一的能量是光子和中微子。WMAP即将退役,接替它探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是欧航局的“普朗克”卫星。“普朗克”卫星的测量精度将比WMAP好十倍左右,已经于2009年5月14日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天体物理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没有设天文学奖。但是与物理紧密相关的天体物理课题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迄今为止,有9个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16位天体物理学家。年份获奖者及获奖成果1964汤斯(美国):开拓星际分子研究1967贝特(美国):发现恒星核能源1970阿尔文(瑞典):创立太阳磁流体理论1974休伊什(英国):发现脉冲星赖尔(美国):创建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探测极其遥远的宇宙射电源1978威尔逊和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83钱德拉塞卡(美国):发现白矮星质量上限福勒(美国):创建恒星演化过程中化学元素合成理论1993泰勒和赫尔斯(美国):发现第一例射电脉冲双星,间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辐射2002戴维斯(美国)小柴昌俊(日本):发现了宇宙中的中微子贾科尼(美国):他的研究引导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2006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美国):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以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身份载入大百科全书和全世界的教科书。1978年,科学家确认冥王星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可是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上世纪90年代,天文学家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发现了柯伊伯带。那里有许多小天体绕太阳运行,可能是太阳系早期物质形成行星之后的剩余材料。从2000年起,柯伊伯带天体直径最大记录不断被刷新。2004年,当一个叫塞德娜的天体以直径1700公里的尺寸直逼冥王星时,局面已经变得难以收拾。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逐出”行星行列,而被编入“矮行星”。太阳系新“家谱”:一、行星。成员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定义为: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二、矮行星。成员包括冥王星和谷神星等。其定义为:与行星同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三、太阳系小天体。其定义为: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条件的物体。冥王星被“逐出”行星行列这一事件,使公众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并不是绝对正确的知识,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敢于面对现实,在不断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中得到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全波段天文观测天体可能发出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不是所有波长的电磁波地面观测者都能观测到。波长大于30m的电磁波被地球电离层反射,波长小于300nm的电磁波在地球高层大气被O3、N2、O2及其他各种原子吸收,而大部分红外光子被大气中的H2O和CO2吸收。经过地球大气层的吸收,只在三个频段能够透射:光学窗口、红外窗口和射电窗口。但是,通过发射的天文卫星,人类已经实现了全波段的天文观测。下图是不同电磁波段的太阳图像:光学紫外X射线射电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超越爱因斯坦”计划美国宇航局的“超越爱因斯坦”计划在2003年出台,主要目的是针对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进行新的探索,研究黑洞并追溯宇宙大爆炸。该计划由两个天文学观测计划——空间激光干涉仪和“星座-X计划”组成,包括发射暴涨探测器、暗能量探测器、黑洞发现者探测器等一系列探测器。正如美国加州大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专家查尔斯·科勒所说,“超越爱因斯坦”计划可能改变我们对宇宙的理解。2004年1月,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宇航局将集中精力在机器人和对月球、火星的探索上,“超越爱因斯坦”计划因为与这一目标不吻合而被搁置。2004年8月,美国宇航局和欧洲空间局达成协议,双方将联手完成“超越爱因斯坦”计划,总投入高达10亿美元。(来源:科技日报)华中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