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月光曲》教学设计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尚力教学内容:《月光曲》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主要讲述了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有人在断断续续地弹奏他的曲子,感到十分好奇,当他走近茅屋,听到屋内兄妹俩的谈话后,被他们虽贫穷但互相体谅的真挚情感所感动,便走进茅屋为他们弹奏一曲,又因盲姑娘不仅懂音乐,而且非常了解他的音乐激动万分。此时,他看到月光下茅屋里清幽的景色,产生了创作激情,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穷兄妹俩陶醉其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月光曲》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在于通过对贝多芬情感变化的体验,探究其创作的原因。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月光曲》谱成的经过,然后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语段,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深入探究贝多芬弹了一曲又创作一曲的原因,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最后,通过品读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设计思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想一想《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中创作出来的,把课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多读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可让学生分别画出两次为盲姑娘弹奏曲子的有关句、段,再指导学生抓住贝多芬开始在小路上“散步”,而后来“飞奔”回客店的原因。体会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学习第9自然段时,可与美术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想象课文中有关段落所描绘的情景,有条件的班级可适当播放《月光曲》,边听边想像,感受意境,体会贝多芬此时的情感,完成思考练习的第3题。学生的感受只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因此一定要把握好朗读这一自然段的基调,时而轻柔时而激昂,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2、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想象力及音乐的鉴赏能力。3、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教学难点:明白自然环境对贝多芬灵感迸发的作用。课时安排: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盲姑娘:恬静入神(波涛汹涌的大海)月光曲皮鞋匠:太贵太穷静静地听(平静刮风巨浪涌)贝多芬:(同情)飞奔谱成备注:所有书写内容字体均为宋体小四教学过程:一、重温回顾,展示能力(3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贝多芬因同情盲姑娘的不幸,为她弹一曲,后来知道盲姑娘不仅喜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他为在茅屋里能遇到知音而激动,所以一曲弹完又弹一曲,随后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说!(出示课件)二、品读文本、感悟精彩1、《月光曲》是一首非常动人心弦的天籁之音,让我们用心灵去倾听、感悟!和盲姑娘兄妹俩一同感受这优美的意境!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认真研读第六至十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2、因为贝多芬被穷兄妹俩生活所困,但仍热爱音乐、手足之情所感动。所以为兄妹俩弹奏了《月光曲》。在弹奏的过程中,盲姑娘非常惊讶: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那!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听了盲姑娘的称赞,贝多芬心里会怎么想?(2分钟)(出示课件)3、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环境怎样?(3分钟)(出示课件)“一阵风……格外清幽。”最能突出这个环境的—个词是什么?(清幽)4、有感情的读出当时的环境,读出“清幽”的感觉。5、“一阵风……按起琴键。”(2分钟)(出示课件):蜡烛被风吹灭了,月光从窗户照进黑暗的屋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屋里屋外一片银白的世界,仿佛进入仙境般。在这种环境中,贝多芬看到了什么?(清幽的月光、茅屋里的一切、穷兄妹俩)6、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面对两个可爱的知音人,一股创作《月光曲》的激情在他胸中激荡,于是他满怀深情地按起了琴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当时的琴声,体会《月光曲》描绘的情景。(播放乐曲)(6分钟)(出示课件)7、配乐感悟:如此优美的意境,把穷兄妹俩都陶醉了,他们听的如痴如醉,我们也仿佛进入了贝多芬为我们所创设的情境中,请同学们闭上双眼,在感悟优美音韵的同时,带上感情一起进入文本,感受着天籁之音!(3分钟)8、回顾课堂、知识巩固这么动听一曲《月光曲》,课文是通过什么来写它的内容的?(通过穷兄妹俩听琴声产生的联想来写的。)9、在这清幽的月光下,皮鞋匠听着美妙的琴声,好像看到什么?(1)指名答。(2)出示[语段阅读2]“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涌过来……”(3)齐读。(4)语言描述带入情境:现在,我们也仿佛来到皮鞋匠的茅屋里,站在盲姑娘身边,一起听贝多芬弹琴,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一幅画面:出示图1。这个画面,课文里是怎样描述的?(“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撒遍银光。”)谁能上来指一指“水天相接”的地方在哪儿?(海平线上)师:听到贝多芬的琴声,皮鞋匠仿佛觉得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这时的海面是平静的,音乐一定是舒缓的。大家想象一下,贝多芬这时是怎样弹琴的?(节奏很慢,声音很轻的。)练读。板书:慢轻出示图2。皮鞋匠继续听着,他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描述:“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微云”是“少云”吗?从整个句子看“一缕一缕轻纱似的”,想想,“微”是什么意思?(薄)师:这时的旋律还是很平静的,很柔和的。练读。板书:平静柔和出示图3。找出课文有关的语句来描述。(“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岸边涌过来……”)这个情景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汹涌)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有没有月光?从哪儿知道?(雪亮……)师:这儿仍然是月光照耀下的大海,那是一种欢乐的令人激动的情景。这时,贝多芬在怎样弹琴?琴声怎样?(越弹越激动,身子也可能摇摆起来,节奏也越来越快。)师:刚才的宁静被破坏。这时的旋律是急骤、奔放的。练读。板书:急骤奔放(5)我们把鞋匠听到琴声产生的这部分联想,分这三个意境,哪个意境表现的音乐高昂激烈?(第三个)(6)指导朗读。(7)小结:贝多芬的琴声把皮鞋匠带到了海边。这儿有平静的大海,有奔腾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但无论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这是多么美好、光明的景象,又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啊!(8)皮鞋匠眼前出现的这些景象,这是他亲眼所见吗?(不是,是他头脑里想到的,这叫联想。)这个联想是怎么产生的?(由看到清幽的月光和听到的琴声而产生的。9、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恬静睁的大大的眼睛)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所以说“仿佛也看到了”也联想到月光下的大海。)10、小练习:用“―――”画出听到或见到的实在的事物。用“______”画出联想的语句。l、实在的事物:1鞋匠听到琴声;2鞋匠看到妹妹的表情。2、联想:皮鞋匠听弹奏时产生的联想;皮鞋匠看妹妹的表情产生的联想。小结:读文章时,我们分辨哪些是事物,哪些是联想,就能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写文章时,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能使文章深刻、感人。三、拓展练习:阅读短文,说说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3分钟)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我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厢。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分辨不出是什么树。我的脑海里忽然展现一个奇特的想法:瞧,这云雾弥漫的情景不正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吗?我们在这山雾中穿行,不是在腾云驾雾吗?要是去寻访九天仙女,不知能否找到?再瞧瞧我们乘坐的汽车,多像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轮船,正劈风斩浪,奋勇向前。四、带上我们的激情,重温这温馨的一面,感受这人性中的真、善、美。让我们再次感悟这精采的片段。五、课堂总结这琴声使穷兄妹感到快活,感到幸福,几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穷兄妹俩完全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贝多芬悄悄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他看到兄妹俩完全陶醉在他的乐曲中,他们这么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觉得遇到了知音,激动万分,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下了《月光曲》。六、布置片断练习:《贝多芬回到客店》1、贝多芬回到客店记录《月光曲》时,他可能会怎么写?他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2、请你写一段话,学习在写实中加入联想的写法。注意用上“好象”“仿佛”,引出联想的内容。要求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3、背诵第9自然段。七、趣闻语文: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交响乐之父——海顿(奥地利)音乐神童——莫扎特(奥地利)圆舞曲之父—施特劳斯(奥地利)歌曲之王——舒伯特(奥地利)钢琴诗人——肖邦(波兰)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意大利)身残志坚的名人:贝多芬(失聪)——音乐家(德国)爱迪生(失聪)——发明家(美国)罗斯福(瘫痪)——总统(美国)霍金(肌肉萎缩)—物理学家(英国)海伦凯勒(盲人聋子)——教育家、作家(美国)备注:所有书写内容字体均为宋体小四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