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研究人员:高一(2)李嘉怡任佳章越瑶导师:李宏亮杨爽,郭东辉研究目的1.了解我国和当地房屋建筑的特色,能分析当地房屋建筑特色的产生原因建筑是技术与文化的结晶,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作为人类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总是会十分迅速地反映到建筑的上去。建筑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当时技术进步和艺术特色的写照,是当时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所谓世界第七大奇迹大都是建筑,也说明了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建筑的发展史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史,也可以通过建筑的发展史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2.理解建筑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和时代风貌的写照,了解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无论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了解建筑文化的角度来说,学生都应当而且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建筑文化及其产生的原因。当然,我们也应当去了解别国的建筑文化,这是学习、借鉴与吸取别国建筑艺术与技术的基础。中国的灿烂文化同样在中国的历史建筑中得到反映。各地的房屋建筑更是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通过对当地建筑特点及其产生原因的了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加深他们对家乡的感情。3.通过对典型建筑物的欣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评价。要从一个建筑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是否表现了民族文化传统和是怎样表现的,是否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其所受历史的影响来使建筑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如何处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的等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个建筑所表现的建筑文化。学会正确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评价建筑物的建筑文化,其本身就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建筑文化的评价,还可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建筑文化与建筑中人文因素的真谛,达到领悟、内化,并形成人文素养。4.关于活动建议收集中国典型建筑的照片与资料与分析其特点等,就是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了解建筑与民族文化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建筑必须适合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合理想象设计未来建筑。这些资料也是我们评价建筑文化或以后学习建筑设计时的重要课程资源。收集这些资料,还可以提高我们学习建筑的兴趣,并具有收藏价值,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课题(一)历史发展与建筑中国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造型艺术。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的辉煌的建筑文明。总体来说,中国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可读性。中国古代建筑比之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我们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词形容他们。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等有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我们可以领略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可塑性。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形态、功能。内向性。外国建筑多很讲究形式外观,而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都外形简单,如四合院,进院后才发现内容极为丰富。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曲折回转,别有洞天。稳定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建筑的要求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说中国建筑是千年一律、千篇一律的。但是,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是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的。容“易”性。中国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多是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下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从中国建筑总体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建筑的发展是和文化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古老的中国建筑体系大约发端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当时,原始文明的星火遍布中华大地,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一个伟大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是这个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产生了。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瓦、砖、斗拱、高台建筑也出现了。秦代和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两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的实体今天是否还存在,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文化的繁盛,国力的强大,使唐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尤其是在公元7世纪中晚期至8世纪中期的盛唐,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至于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的建筑,则上续盛唐之余脉,下启不同之风格。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进入延续600余年的明、清大一统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和世界潮流相悖的价值取向,使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华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没落。但落日依然辉煌,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北京紫禁城,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和天坛,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不过,到了清末,中国传统建筑终因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和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国人求新求奇的精神需求,而逐步被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古代世界的建筑因着文化背景的不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独立体系,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等,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为辉煌。当代,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趋势下和世界潮流中,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与此同时,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富涵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也是摆在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家肩上的迫切而神圣的使命。因此,我们要继承与发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并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文化成果。课题(二)地理环境与建筑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有明显的影响。北方(干旱少雨、冬季气温低,多西北风,夏季气温不太高,降雨季节不长),保温防寒为主——墙厚、房不高、内部严实、不漏风、窗户南开、房顶平缓,室内有炕。南方(多雨、炎热)。墙体薄、房顶坡度大、房体较高,四面都可以开窗,墙体涂白色,反射阳光,加强通风,房屋廊檐较宽,遮阳防雨,有的开天井。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与环境相关)。川西藏族——石房、黄土高原——窑洞;云南傣族——竹楼;黄河中下游——木结构框架(土作墙、草作顶)。穴居——寻找遮雨避寒的住所天然洞穴显然首先成为最宜居住的“家”。从早期人类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居遗址开始,原始人居住的天然岩洞在辽宁、贵州、广州、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展,可见穴居是当时的主要居住方式,它满足了原始人对生存的最低要求。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是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例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穴居方式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一定时期内,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产物,对我们祖先的生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巢居——架构远离暑潮的乐园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孕育出云贵、百越等南方民族“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此时原始人尚未对这种“木构”建造有明确的意识,只不过是随钻木取火,劈砸石器等无意识条件反射而诞生的一种社会行为,严格地讲,这算不得建筑。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建造等。可以说“巢居”是我们祖先在适应环境上的又一创造。也正是原始社会的“巢居”、“穴居”在长期历史环境的变迁中,受社会、自然、文化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与影响,才一段段将华夏建筑成一部璀璨的史诗。真正建筑诞生人类的发展有如文化的接力,农耕社会的到来,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走出丛林。人们可以用劳动创造生活,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始了人工营造屋室的新阶段,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诞生了。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南方较潮湿地区,“巢居”已演进为初期的干阑式建筑。如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许多干阑建筑构件,甚至有较为精细的卯、启口等。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套间式布置也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在建筑技术方面,开始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地面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在山西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的最古老的居室装饰。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母渡的干阑木构提到建筑文化之源,不能不说一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支配下形成的。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古代社会的发展迟缓和交通闭塞,又使这些特色得以长期保留下来。典型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一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墙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弯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既然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将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它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研究总结特征特点(1)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与环境相关)。川西藏族——石房、黄土高原——窑洞;云南傣族——竹楼;黄河中下游——木结构框架(土作墙、草作顶)。建筑布局——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石屋、土楼)。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的集合(四合院)。(2)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