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缝隙中的“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常程设计艺术学(环艺)主要内容一贝聿铭简介二贝聿铭的现代建筑设计的独特性三贝聿铭现代建筑艺术中的中国元素四从贝聿铭的中西文化结合中得到的总结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是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一、贝聿铭简介二、贝聿铭的现代建筑设计的独特性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日本美秀美术馆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平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握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贝聿铭的建筑作品遍及世界,与其它“品牌”设计师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没有统一的风格、形式,但与建筑地的文化、历史、自然巧妙融合。他的作品让人有进去的冲动。即使在九十高龄贝聿铭的创造力依然旺盛,苏州博物馆的竣工,再一次证明了他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当然他的独特性是与他所处时代相对而言的,确切的说,是他以深远的目光看到了建筑在当时所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1、贝聿铭建筑观念的独特性贝聿铭建筑观念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在他的求学生涯中受到葛罗培斯、柯布西耶设计思想的影响,虽然在建筑手法上借鉴了他们的许多元素,但在观念上他却把握着自己对空间独特的理解。贝聿铭觉得建筑风格的国际化应是有限的,因为世界各地的气候、历史、自然、人文和生活各不相同,而这些因素应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人原本就不一样。贝聿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他的毕业设计中以上海美术馆为课题进行研究,显然中国的绘画放在希腊或罗马的建筑里不合适,那么必须去寻找新的形式。设计的结果是具有立体主义风格非常简洁,但非常适合中国艺术品的展览。贝聿铭从他的设计中证明了建筑表现能够反映文化差异极为重要,因之建筑必须要关注它与历史、人文、自然的关系。这种观点对当时的哈佛建筑系有很大影响,同时也成为贝聿铭建筑思想的原形,并确立了他建筑思想的边界从而获得了独特性。所以在我们阅读贝聿铭建筑时可以发现他的独特性不在于形式、表现方法的风格化,而在于文化细微差异的体现,外表多变但内蕴相通。2、贝聿铭建筑语言的独特性贝聿铭学习建筑的时期正是现代主义艺术兴盛的时代,这使他的建筑语言不仅受到传统园林艺术的影响,同时与现代主义艺术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他的独特设计思维所派生出的语言主要体现在:立体派结构方式的几何形运用、光线对于空间的塑造、石材、钢、玻璃的奇妙组合、自在的庭院设计。他的建筑语言来源于对建筑中动感的思考“,如果要促发人们在建筑中活动的欲望,建筑师必须将他设计的令人振奋。由于地小人稠,中国园林往往建在不大的地方,但地方虽小,可作的文章却无穷。因为有多变的视角,东方园林立意给人带来惊喜、以为见到了最精彩的部分,但一绕过假山什么的,天地又有不同。”在他看来,设计空间时,建筑师必须这样做,必须创造惊喜让人们去发现。光一直在贝聿铭的作品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很喜欢早期的立体派雕塑,认为没有了光,就无法欣赏它们。建筑也一样,对他来说,光对建筑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1946年,贝聿铭自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时,以上海美术馆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这个学生时代设计方案的许多手法,在日后他的重要作品中一一展现。2层的上海美术馆,在入口处有分别上走下行的2个坡道,引导人们通向不同的楼层。贝聿铭曾表示上海美术馆意图表现雕塑性与雕塑感,他采用中国建筑特有的墙与庭院两项元素作为设计主题,他所着重的主题是空间。整个美术馆有大小不一的5个庭院,2座阳台。除了邻入口处休息室与一处的图书室,有玻璃开口外,整个美术馆事实上全被高墙包围,典型中国江南庭院的做法。在我们回顾大师作品时,发现他纸上的设计作品上海美术馆几乎奠定了他未来建筑语言发展的方向,即对于立体主义语言的学习运用并在建筑中寻求雕塑感,吸收中国建筑特有的墙与庭院2项元素融入到建筑中。北京香山饭店3、贝聿铭建筑营造中的策略贝聿铭在建筑观念与语言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如此,他在把握和运作重大工程时也有着超人的能力。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卢浮宫、德国历史博物馆都展示了他运作策略的能力与智慧。他的这种能力得益于1个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待人接物”的学习运用。按中国的传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就是中文所谓的“待人接物”,一个人应该懂得如何得到,如何给予。如何以城市为背景来考虑建筑的问题,即学会了发展的过程,并将城市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例如在卢浮宫的设计上,贝聿铭并没有停留在其他设计师所考虑的,为这么一个大建筑设计、开挖新的入口就已经足够了,而是把它和拿破仑庭打开,并将塞纳河的两岸相连结。他的这一举措,使得曾将巴黎一分为二的卢浮宫这座“大墙”如今成了巴黎的中心。富有表现力的体积感、体量感的建筑称为雕塑感建筑,它借鉴美术界‘雕塑美’的创作手段进行创作。体积感是形成雕塑感建筑的‘基因’,光影感是形成雕塑感建筑的‘媒介’。”雕塑感建筑有两类,“雕”型建筑和“塑”型建筑,“雕”型建筑强调建筑的几何特性,以简洁的体型来表现刚性美,而“塑”型建筑强调建筑的可塑性形态,追求动感和自由感,表现柔性美。在建筑风格中体现雕塑性的当代建筑师中,贝幸铭是非常突出的一位。贝聿铭的雕塑性是严格建立在几何性的基础上,其作品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和现代气息。贝聿铭力求以雕塑性去改变那些己经抛弃了一切装饰但却为人们所厌倦了的国际式建筑造成的千篇一律的状态。中国的古建筑可谓自成一家,是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瑰宝,然而到了现代,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华人建筑师却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一百多年中,人类建筑由古典跨入现代,又一头扎进迅猛的后现代魔幻派、未来派的洪流,属于华人醒目的建筑印记却是寥寥无几——当然,这不等于没有,在接下来的两集节目中,我们将聚焦一位建筑大师,他是大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建筑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他以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之作在建筑殿堂中刻下了华人的名字,他就是华裔建筑设计第一人,贝聿铭。三、贝聿铭现代建筑艺术中的中国元素贝聿铭自一九三五年赴美国求学,之后在大洋彼岸成家立业,功成名就,至今已整整六十个年头。但他对中国的一片深情,依然萦系于怀。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所以他常对人称“我是苏州人”、“我是广州人”。他的夫人卢爱玲曾在美国卫里斯学院念书,后来在哈佛大学攻造园设计。夫妇俩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他们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的名字都有一个“中”字。依次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女儿叫贝莲,也是典型的中国化的名字。七十年代初,贝聿铭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以后他又多次来到中国。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对我的牵引非常大,所以我不论哪一次回去,都觉得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将三角型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象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总的来说苏州博物馆建筑特色是:粉墙黛瓦是苏州的特色,新馆以此为基调,坡顶采用颜色更为均匀的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采用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的贴式梁架结构,并在内部辅以木质边框和白色天花,以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取代传统建筑的雕花窗棂,是现代与古典的完美融合。设计思路是:新馆以其大胆而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谐适度设计原则、精益求精的高标准施工建设,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具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四、从贝聿铭的中西文化结合中得到的总结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在贝聿铭的心中留有极其深刻的印象。苏州庭园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在他数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都有轨可寻。而他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更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北京合的精心之作。贝聿铭曾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美国新的东西我也了解,中美两方面的文化在我这儿并没有矛盾冲突。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建筑不是服装,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我从来不赶时髦,我比较保守;但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有人说贝聿铭的勤奋、坚韧、贵族气和外交手段,是他成功的强大助力。也有人说,他的东方血统和西方生活经历,才是他最大的财富。许多移民都会在异国的文化中迷失,找不到真正的归宿,身为一个文化缝隙中的优雅摆渡人,贝聿铭可以说是鱼与熊掌兼得,他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同时又不放弃自己优良的传统。在纽约的街头,人们经常能够看到这位华裔老人,正健步如飞,像年轻人一样敏捷地赶路回家。人们也同样能够在唐人街看到他,美滋滋的品尝着毛蟹和凤爪。也正是这种生活的环境对他产生的影响,加上本质里中国传统的思想儿产生的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中国建筑文化传统在建筑中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的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中国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传统文化并不落后,反而与西方文化的追求很相像。比方说我们许多古城的规划很有文化性和地方性,注意了环境的有效利用,成为了今日的风景名胜。而现在我们一般的城市规划和开发区大多只注意道路的宽阔,缺乏个性化。还有,我们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而现在很多开发项目受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忽视了这些美德,在豪华的小区、宏大的会所中,大多都在延续同一个模式,重复同一个思路,违背了因地制宜、因环境而宜的原则。现在流行的造园艺术也大多停留在公园式的建筑上,既没有发掘中国园林的生态平衡措施,也很少塑造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造成了园林与文化的断裂。假使我们摆脱崇洋的迷信,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像贝聿铭这样大胆的严谨的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中国建筑文化将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结语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贝聿铭对建筑的态度是有机的,虽然西方求学对他的建筑语言产生了很多影响,但他认为建筑与气候、历史、人文和生活有关,而不能以一种模式在世界各地出现。结合中国的情况,为何现代建筑在中国没有达到天然暗合呢?到处都是传统符号和国际式风格的生硬套用。中国的建筑师或是在中国进行设计的建筑师们,应该考虑到东西方模式所存在的不同,并根据不同文明的“生态条件”加以吸收、调整、融合和创新。这既是中国社会有序发展的要务,也是中国现代建筑健康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