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和日本的建筑朝鲜和日本的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与中国文化交流密切。无论在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形体造形、装饰细节等方面受中国建筑的影响,保存着中国唐代建筑的遗风。4-5世纪的朝鲜和日本朝鲜封建社会的建筑朝鲜接受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比较早,历史上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自汉代以后,中国各历史时期的建筑在朝鲜均有所反映。•朝鲜封建社会的建筑以豪壮粗圹和刚强奔放见长。•新罗与高丽时期的佛教建筑:–佛国寺(774年)—基本同中国唐代的佛寺布局•高台地建设、东西两院落、周边围廊式•善于利用地形,富有创造性、造形水平较高–舍利塔•受中国晚唐、五代、北宋建筑演变的影响•端丽峻拔、和谐舒展、豪放稳重•朝鲜时期的城郭和宫殿建筑:–城郭和宫殿为建设重点–利用山地、规模阔大–水原城-防御性与游览性相结合–景富宫-仿中国明、清两代故宫•住宅:–一般民居:单层房、内院式、无轴线、不联体、半地下烧火、集中式采暖–上层府邸:四合院式、轴线对称、几进院落、–前屋檐下设置平台、几间房间向平台敞开日本封建社会的建筑(一)日本自奴隶制时期就与中国有了密切的交往,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大量的吸收了中国的建筑文化。日本封建社会的宗教建筑深受中国唐代建筑的影响,但宫殿和住宅建筑的民族特色鲜明。•特色-利用和展现建材的特性和质感•风格-洗练简约、优雅洒脱•神社-崇奉自然神的宗教建筑、模仿住宅、建于景色优美的地区–代表作-伊势神宫,采用本宫形制、也称神明造•坚鱼木:正脊上横向安置一排圆木•千木:正脊两端各高挑起一对交叉的方木•高床:建筑四周架空的木平台•入口梯:木制、小且陡•鸟居:一对柱子上架一根横木或在横木下再加一根枋子•佛寺-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很深,中国的建筑术随着佛寺的建设广泛流传–法隆寺、唐招提寺(鉴真主持建造):雍容大气、端庄平和(中国唐代建筑风格)–平等院凤凰堂:华丽明快、浑厚优雅(中国宗教建筑与日本居住建筑结合的范例)–唐式:中国唐代佛教建筑风格–和式:继承中国唐代佛教建筑风格为主,加入日本传统神社建筑特点–天竺式:中国福建传去的闽、浙地区的地方建筑风格•神社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一种自然神教)中各神灵的社屋。神社自7世纪起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几十年就重建一次。神社-崇奉自然神的宗教建筑、模仿住宅、建于景色优美的地区–代表作-伊势神宫,采用本宫形制、也称神明造•坚鱼木:正脊上横向安置一排圆木•千木:正脊两端各高挑起一对交叉的方木•高床:建筑四周架空的木平台•入口梯:木制、小且陡•鸟居:一对柱子上架一根横木或在横木下再加一根枋子伊势神宫(NaignShrine,lse)是日本神社的主要代表。神宫由内宫和外宫两大部分组成。正殿居内宫中心,是日本古建筑格式之一的“神明造”的典型例子。平面矩形,长边入口,挖土立柱,山墙上有山花中柱,悬山式坡屋顶,屋面呈直线形。从外宫至内宫有数道栅栏和围墙围绕,形成层层空间。外墙四方设有鸟居。•佛教在6世纪传入日本。佛寺-受中国建筑的影响很深,中国的建筑术随着佛寺的建设广泛流传–法隆寺、唐招提寺(鉴真主持建造):雍容大气、端庄平和(中国唐代建筑风格)–平等院凤凰堂:华丽明快、浑厚优雅(中国宗教建筑与日本居住建筑结合的范例)–唐式:中国唐代佛教建筑风格–和式:继承中国唐代佛教建筑风格为主,加入日本传统神社建筑特点–天竺式:中国福建传去的闽、浙地区的地方建筑风格•日本佛教建筑的特点:平行梁架系统,包括斗拱和相应的空间特点;总平面内向的院落和对称轴线的布局;建筑类型以大殿和塔为主。鸟居鸟居千木竖鱼木伊势神宫内宫正殿•日本人认为,鸟是人类灵魂的化身,其中有好的灵魂,也不乏肮脏的灵魂,不能让鸟接近神社,故而在各个神社的正门前200米左右处建“开”字型牌坊,名为鸟居。鸟在此居住,就不会飞入神社。法隆寺法隆寺法隆寺法隆寺五重塔唐招提寺金堂内尊像唐招提寺校仓•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据传始建于607年,但是已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万7千平方米,寺内保存有自飞鸟时代以来的各种建筑及文物珍宝,被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文物约190件合计2300余件。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区佛教建造物”之名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法隆寺1950年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法隆寺五金殿唐招提寺金堂内尊像•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大师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国内外旅游者众多。唐招提寺礼堂东室唐招提寺讲堂唐招提寺鼓楼唐招提寺校仓唐招提寺开山御影堂元兴寺兴福寺•该寺建筑与其它寺院不同,以周围的自然为背景,按地势布局。建筑本身极简单,流露出日本建筑的简素优美的特色。•1019年(宽仁3年)藤原道长建造的法成寺是平安时代最大的建筑,也确立了日本建筑的式样。•京都的平等院凤凰堂也是平安时代极重要的建筑物,原来是藤原赖通的别墅,1052年改造成寺院,体现了净土宗的美学思想。日本封建社会的建筑(二)•都城与宫殿:受中国隋、唐长安城方格式布局的影响•府邸和住宅:日本特色浓郁、灵活求实、舒适温馨–房间双向布置、建筑四面开窗、室内灵活多变–大体分为四类:上层贵族的寝殿造;武士豪绅的书院造;过渡形制的主殿造;现代社会的和风式–地席与模数:地席规格6.30尺×3.15尺(约1.82平方米)建筑模数按6.5尺的倍数计算(1尺=30.3厘米)–代表作:二条城二之丸殿、本丸御殿•城郭与天守阁:–集宫殿、住宅、商业为一体–诸侯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代表作:姬路城天守阁•园林艺术:–写意庭院:以“一木一石写天下”为最大特色–枯山水:盆景园林、淡泊弃世、表现永恒–回游式园林:巧于裁剪、曲折迂回、增加层次缩小尺度、分区设景、借景对景二条城二之丸殿-正殿二条城二之丸殿-正殿室内二条城二之丸殿-大殿二条城二之丸殿-大殿室内姬路城天守阁姬路城天守阁姬路城天守阁姬路城天守阁大门姬路城天守阁室内日本的枯山水庭院•13世纪时,日本的僧侣们,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在营建园林是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石组,薄薄的苔藓是枯山水园林的主景。枯山水园林是写意园林最纯净的形态。•枯山水用石块象征山峦,用白沙象征湖海。只点缀少量的灌木或苔藓、薇蕨。•15世纪建于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龙安寺方丈南庭•遵循画中三远(高远、深远、平远)的表现手法,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高山、森林、泉水、河道、小桥、孤峰、海洋、岛屿”等,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大自然河流的产生与汇入大海的全程。•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最后汇入广袤的大海。展现了一幅禅宗海景图。•龙安寺方丈石庭•位于京都的东福寺方丈北庭是日本昭和时代的枯山水庭园。•其最具特色的是,由苔藓和石块构成棋盘似的小方块,宛如退潮时海岸边的泡沫。它以一条曲线收边。十七世纪后,受欧洲的影响,流行一种把树修剪的手法,使枯山水有了另一番情趣。龙安寺蹲踞日本的枯山水一般只能坐在宽大的外廊上鉴赏、品评。在今天,日本枯山水园林的造园手法在室内外庭院中被广泛采用。京都永禄十一年(公元1563年)至元和元年(公元1615年),在美术史上称作安土桃山时代。这一时期在建筑上的重要标志是织田信长兴建的安土城(天正四年,公元1576年)。安土城仿效中国城市建制,广罗名工巧匠,在城内兴建琼楼玉宇。那种原来为公众共享的寺庙已让位于高大的城楼、宫殿、书院等建筑了。这些建筑都是为了满足最高统治者的享乐。而以城廓的华丽建筑著称的各城城楼,则无非是炫耀最高统治者的权势。著名的姬路城城楼建筑(建于1581~1609年),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建筑艺术之一。姬路城城楼在所有城廓建筑中最富独创性,尤其是它的天守阁。天守阁是护城的祭祀高坛,也是作城廓防卫用的高大城楼(那时各城池上的城楼都称天守阁,以为祭坛),墙上与楼门都有射击孔。城内还有千姬化妆楼、媪之石、菊井等名胜,极尽豪华之能事。姬路城天守阁姬路城天守阁姬路城天守阁大门姬路城天守阁室内日本现代和式住宅日本现代和式住宅日本现代和式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