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俗__少数民族独特婚嫁习俗(09级市场营销教育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云南风俗09级市场营销教育班周飞霜20091640215少数民族独特婚嫁习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来比喻婚姻生活的美满和幸福。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蒙古族婚嫁习俗•布里亚特蒙古族婚俗•求亲:不管父母做主还是自由恋爱,都经求亲。长者选吉日,带着哈达早上去女方家,向佛桌叩头问安。接受女方家敬茶之后,说明来意,并向佛桌讲清,要将谁家的女儿聘为谁家的儿媳等。交待清楚后,把哈达献在佛龛上。这时,如果女方家同意这门婚事即献放哈达,或过些时候,或在献哈达时找借口表示不同意。男方家同意接受哈达之后,双方商议婚礼的有关事项。姑娘走亲戚:婚礼之前,姑娘到自己的亲戚家串门,并住宿玩乐。姑娘串亲戚要邀请男友女友各两名,被邀请的男女同伴从姑娘的串亲始至姑娘结婚,对姑娘进行照顾服侍。结婚头天,姑娘回自己家,举办姑娘喜宴和联欢,以绵羊招待客人,唱荐骨礼仪歌,教导姑娘到婆家要好好过日子并祝幸福美满。婚宴:选择适当季节和吉祥的日期举办婚宴,男方提出婚礼日期,经双方商议确定。而后,女方邀请亲友邻居,讲明“某月某日娶媳妇敬请光临”或“嫁女请您作客送亲”。邀请时要摘下帽子,摊开双手弯腰以示敬重。婚礼当天,女方送姑娘到婆家,围房绕三圈,男方在西南方,女方在东北方分别下马。这时,男方的男女亲家分别迎接,接马和相互问安,行见面礼敬请入席。从族亲中选长者为首席胡达(男亲家)并排坐中心位,其左侧双方胡达贵(女亲家)并排入座,双方娘舅亲并排入座,其他客人分年长和辈份入席。客人用右手拿起刀换到左手,从右侧动刀割肉,先敬天地,然后向右侧传,传到半圈之后交给献者,献者再献余下的半圈。撤下这道肉食后,上羊荐骨部、肋部等肉。婚礼一天即可结束,酒用的不多,有礼有序进行。未被邀请者不允许参加。结束时,女方长辈给女婿衣服,男方给来宾赠礼物。回族•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日(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节日。回族的婚嫁习俗•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九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受伊斯兰教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定制。不是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需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允许,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敢举行婚礼。媒人舅舅很重要在回族的婚俗中,有两种人很重要:一是媒人,一是男女双方的舅舅。回族有句俗语:媳妇美不美,全凭媒婆一张嘴。意思是有了一个好媒人,就能娶到一个聪明贤慧、勤劳善良的好媳妇,足可见媒人的重要性。经媒人多次说合,男女双方有所了解后,媒人和男方主婚人便携带简单礼品到女方家去相亲。在相亲过程中,不但由女方父母相女婿,而且要有意安排一个偶然机会,让男女见面,女方家若肯收下男方所赠的礼品,即表示相中。然后,商定订婚的日子。主麻日定婚期回族把定婚称为道喜。道喜日期以“主麻日为佳,这天凌晨,男女双方家要过乜贴,以寄托美好的希望。定婚前,要赠给女方一定的礼物。然后由男方舅舅或媒人与女方议定婚期,一般也以主麻日为婚期,还要看是否公历、农历的双日。之后女方家长即向未来女婿回赠衣服鞋袜等礼品,等待婚期到来。路遇水井盖红布订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前一个月,新人不能见面。在结婚的前一天或当天凌晨,新郎才到女方家举行尼卡罕仪式。仪式后,男方即可迎娶新娘。回族称新娘为新姐姐。新姐姐梳洗打扮完毕,临行前要大哭一场,即使没眼泪也得挤几滴,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在迎娶的路上,若遇到水井,要用红布或红纸覆盖,表示新人将来不会遇到坎坷。娶亲途中,还不能与其他的娶亲队伍相遇,若不期而遇,新娘要相互交换裤带,以防冲喜。苗族•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龙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较为重要,最为隆重的当属牯藏节(13年一度)。苗族的婚嫁习俗•正大光明去游方苗族的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父母一般不干涉,每逢节庆、赶场的日子,他们便利用聚会的时机对唱情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这种婚前恋爱的方式在贵州黔东南称为游方。游方是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传统习俗。游方的地点除在每个村寨所设的固定的游方坡外,还可选在离村寨较远的河岸、挢头、田间或花木丛生、风景宜人的山谷去进行游方活动。但都得按照苗家的规矩,青年男女游方的地点必须在公开的地方进行。如果在隐蔽的地方进行这一活动,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新婚当夜不同房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方后,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通常是互赠信物或立下山盟海誓,私下订婚。私下订婚的男女到了约定的婚期,男方就邀请几个伙伴到女方寨子游方,顺便将女子带回家中。按照习惯,新婚夫妇当夜不能同房,新娘要由男方的姑嫂陪伴过夜。第二天,男方托媒人携带礼物去女家提亲。如女方同意,便收下礼物,宴请媒人。随后,女方备一份与男方相等或稍多的礼物回赠男方。男方得知女方赞成这门亲事,便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新婚后不落夫家过去,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在新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娘结婚不久便回娘家居住。属于父母包办婚姻的新娘,在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或次日,即回娘家居住。住娘家的时间,未成年的早婚妇女一般是六七年,成年妇女一般为三四年。在此期间,仅仅在农忙和重大节日,或遇到夫家丧事时才可暂回夫家居住。傣族•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傣族的婚嫁习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历来轻男重女。女孩出生,家里往往要庆贺三天,而生了男孩仅仅庆贺一天。这是因为女孩是举足轻重的千金,而男子是赔钱货。傣族生男5岁出家当和尚,进学校识字。这和尚长大后可以吃肉喝酒谈恋爱,谓之“花和尚”。18岁归家,倒插门出嫁。小伙子有了相好,得先在女家做三年苦力。头一年进山砍柴,第二年务农割胶,第三年澜沧江淘金。砍柴为的建房,务农养家糊口,淘金给相好打首饰。这三年风里来,雨里去,对女家言听计从,听凭调遣,低眉敛首任劳任怨自不在话下。期间倘稍有怠慢或不恭,人家一句话便会打发你走人。女方一旦翻脸,男方前功尽弃不说,想再找一位意中人,还得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男子三年苦力期满,若女方考验合格,即可风风光光嫁过去,做倒插门女婿。完婚之后,情形随即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作了三年娇小姐的女子,从此下田插秧,喂猪做饭,里里外外一把手,成了一辈子的苦力。而上门女婿则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四季只作一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在家呆腻了,至多洗洗衣服,带带孩子,串串门散心而已。傈僳族•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州。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傈僳族婚嫁习俗•傈僳族实行族内婚制。婚姻有“姑表亲优先”的习俗,即姑姑生的女儿必须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其次才是堂姑亲和姨表亲。婚礼分别在男女双方家举行,须请两位男子主持,傈僳族称“娃拿扒”,即证婚人。农历七月半后说亲、订亲,婚礼多在腊月至次年二月举行。规矩是“男方不给聘礼,女家不陪奁。”深林里的新娘刮脸刮脸是傈僳族婚俗中的重要环节,因从不让外人特别是男性看见,又在大山深处的密林里进行,所以,充满种种神秘的色彩新娘刮脸在婚礼的当天上午进行,之后是新娘梳妆、换衣、宴请宾朋、送亲等仪式。拔去汗毛表示姑娘已长大成人,死后才能转世……•密林深处,空旷寂静,新娘坐在一块相对平坦但杂草丛生的地上,舅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石膏粉涂抹在她发际边长有汗毛的地方,然后用手轻揉汗毛,并将其一根根拔掉。山路弯弯送亲寻新郎•刮脸回来后,新娘就由姐妹陪伴在闺房。外面送亲的酒席在热闹中开席,舅母回到闺房为她洗脸洗脚,改换嫁衣。按传统要将新娘洗过的水泼洒在闺房的地上,以示吉利。新娘穿上由亲人缝制的绣花衣裙,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穿戴整齐后,新娘由伴娘陪同坐在闺房门旁的草地上接受祝福。女方家请的懂礼仪的阿巴莫手持菜花和松针叶在堂屋敬女方家神,告诉家神姑娘要出嫁的事,给前一天夜里到新娘家领亲的两位娃拿扒挎上两条交叉打结的红布,表示娃拿扒已承诺为女方家领亲。女走前男走后•送亲不论是山高坡陡路途遥远,新娘都必须和送亲的人一起走路。按傈僳族人的习俗,送亲途中要安排三次休息。第一次是新娘出娘家门后在室外小憩;第二次,则由娃拿扒根据路途的远近适当安排;第三次休息的时间较长,而且就在新郎家附近。•新娘家派人前来迎亲时,男女双方的葫芦笙手要相互致意。送亲人将被褥举过头顶把新娘罩在中间,待新娘走到堂屋门外时,男方家接亲的人便会抓起羊屎粒撒向新娘。驱赶新娘从野外带来的饿鬼和病魔。男方家的人从新娘身后接过被褥,新娘进屋时,不能与新郎及家人碰面,避免婚后不和。原始的草地婚宴•婚宴讲究吃单不吃双,通常是吃九大碗。酒席不论大人小孩均8人一桌,婚宴视场地大小一次可摆几桌十几桌不等。在场坝的上方要摆可坐10至20人的两个大桌,是专门为送亲的长辈而设的。长辈要分男女,必须男一桌,女一桌不能混坐。待酒菜上齐后,新郎在一位长辈的带领下来到大桌向新娘的长辈叩拜行礼。新郎的父母要各拿一瓶酒,端一碗肥肉分别陪客人,给新娘家的长辈敬酒致意。草地婚宴•通常这样的婚宴都要吃到天黑才结束。随后,新房里摆一桌酒席,新娘的舅舅、舅母和葫芦笙手由迎亲的两男两女陪着吃饭。待他们吃完酒席,请拜喝酒的仪式就要开场了。喝喜酒丢请拜钱•在进行请拜仪式前还有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要将前面讲到的羊头、羊脚请到男方家堂屋中的神龛上供奉;•二是要找一对童男童女把草席铺在洞房门口,以备新人谢拜之用。•傈僳族新郎新娘拜堂,俗称“请拜”;赠送新人礼金,叫丢拜钱。新郎新娘被带到堂屋,站在草席上。他们面前放一簸箕用来装拜钱,簸箕里还要放四碗酒。几位男子在供奉男方家神的墙边摆开许多酒碗,一切就绪,请拜仪式开始。照傈僳族的习俗,须由男方家的人先请拜,讲究辈分高低先后,而新郎的小辈是不能请拜的。请拜的人只要往簸箕里丢拜钱,不论多少,新郎新娘都要鞠躬答谢负责敬酒的人急忙从簸箕里端两碗酒左右交叉后递给客人,客人交叉接过碗后,要将右手碗里的酒倒进左手的碗中,并把空碗还给敬酒的人。然后端着酒退出堂屋与他人慢慢品尝。摇羊头娃拿扒取新名•娃拿扒作为专门操办婚礼的人,婚礼中的大凡小事都由他尽力操办。所以,谁家能请到好的娃拿扒,婚礼就成功了一半。请拜在女方家的客人丢完拜钱后,娃拿扒要为一对新人另取新名

1 / 10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