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微快车微信营销导论(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由来和发展(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热点(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热点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2.重视对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3.重视对物化或异化问题的研究4.重视对历史辩证法的研究5.重视对意识形态的研究6.重视对实践问题的研究第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第一节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卢卡奇的生平卢卡奇一生思想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前马克思主义的阶段(1885——1918)(二)救世主式的、“左”的马克思主义的阶段(1919——1929)(三)斯大林主义阶段(1930——1945)(四)批评的、更新的马克思主义时期(1945——1971)(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1.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辩证法理论的误解。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主义既然是一种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只能是一种旨在改变现实的“社会辩证法”。置于“自然辩证法”,它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讨论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必然淹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本性的革命本性。二、卢卡奇的代表著作——《历史和阶级意识》2.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在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理论的同时,卢卡奇又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的基本见解出发,对自然这一概念的含义,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作出了新的说明。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反复重申,“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3.“历史唯物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知识。”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不能简单地照搬到以前对以前的社会形态的分析中去,它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以便指导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二)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1.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卢卡奇在分析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时,提出了著名的“物化”(Verdinglichung,reification)思想。可以说,他是在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经过普遍化的、扩展了的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批判。实际上,物化起源于商品的交换价值,因为交换原则是一种同一化的力量,它旨在取消质的差别,而代之以量的等同。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都变成了商品之间的关系,物质世界通过似乎独立于它们的客观法则(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正如上文所述,是将真理永恒化、使现实存在显得自然合理的一种纯直观态度)统治人类,人类因此而成为客体(生产机器),变为建构自身生活过程的消极旁观者。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意识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所有领域之中,渗透到了人类主体性之中,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2.物化的具体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关系的物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它使人屈从于狭隘的分工范围,把整个社会生活分解为一块一块碎片。(2)它使现实(活生生的历史过程)物化、僵硬化和机械化了。(3)它使无产阶级在劳动过程中客体化、对象化了,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3.物化意识的形成及其危害。既然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这一现象也必然在人们的观念中反映出来,这就是卢卡奇说的“物化意识”或“物化思想”。由于卢卡奇没有把异化与物化、客观化严格区别开来,所以,他既不可能揭示造成异化的根源,又不可能找到消除异化的道路。他的异化劳动理论后来被唯心主义思想家海德格尔等所利用,决不失偶然的。(三)“渴望总体性”1.总体性范畴是具体的,它是“现实的概念复制品”。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是专门用来指称社会现实,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现实,决不能站在社会现实之外去索解他的总体性范畴。所以,他说,总体性即是“被视为一个过程的社会整体”。2.总体并不排斥部分的多样性,但总体总是优先于部分。总体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而它不但不排斥部分的多样性,反而以多样性为自己的前提。在物化意识的笼罩下,人们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间不认,不见总体。所以,重要的是强调总体的压倒一切的优先性。3.总体性范畴所指称的现实是一个动态性的社会发展过程。如果说,物化意识力图把现实理解为一些不变的、孤立的事实的堆积的话,那末,总体性的方法则强调现实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4.渴望总体性也就是渴望领导权。事实上,领导权的概念正是社会现实总体性的最高表现。无产阶级要从总体上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就必须对资产阶级的领导权,这一社会总体的化身获得清醒的批判意识,因为“资产阶级领导权确实包括了社会总体,它力图按自己的利益来组织整个社会。”要言之,渴望总体性也就是渴望夺取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四)无产阶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在卢卡奇看来,无产阶级是社会和历史演变过程中“同一的主—客体”。说无产阶级是“客体”,因为它是整个社会历史过程,特别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说它是“主体”,因为只有它才有资格充当整个社会现实的认识者和改变者。所以卢卡奇说,“这个同一的主—客体;这个行动的主体;这个发生中的‘我们’;就是无产阶级。”(五)革命实践:社会现实的改变者1.实践主要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2.实践和理论统一在历史进程中的转变中。3.实践是总体的转变者。第二节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柯尔施的生平柯尔施一生的经历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求学、反战与最初的政治活动时期(1886—1919)(二)参加德国共产党时期(1920—1926)(三)退出政治生涯和迁居他国时期(1926—1961)二.柯尔施的代表著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作为思想起点的国家问题在柯尔施看来,不确立正确的国家理论,就不能领导无产阶级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而要正确地把握国家理论,又需要廓清理论上的迷雾,真正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见解上去。所以,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国家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是两个相互平行的重大的问题。(二)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柯尔施开宗明义地说:“直到最近,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都还完全没有理解这一事实,即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三)总体理论柯尔施的总体理论,强调社会是一个总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他否认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首要性、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作用,显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四)马克思主义发展三阶段论第一阶段(1843—1848)。这一阶段以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起点,以《共产党宣言》作为结束的标志。第二阶段(1848—1900),始于巴黎无产阶级1848年6月的流血斗争,终于上世纪末。第三阶段(1900—一个不确定的将来)。在这个阶段中,出现了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学说上去的口号。由此可见,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三阶段论完全是以其总体理论为依据的。(五)《反批评》对列宁哲学思想的非难柯尔施认为,列宁的唯物主义哲学在割裂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同时,又把实践与党的实际工作和利益紧密联系或等同起来,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成了盖到一切的最高司法权威。总的来说,柯尔施对列宁的批评是缺乏说服力的,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列宁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柯尔施的某些批评,尤其是对列宁去世后苏联出现的愈益严重的意识形态的批评是发人深省的。第三节葛兰西《狱中札记》的主要思想一、葛兰西的生平葛兰西的短暂而坎坷的一生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早年教育与初期革命活动阶段(1891—1911)(二)创建与领导意大利共产党阶段(1920—1926)(三)狱中生活和写作阶段(1926—1937)二.葛兰西的代表著作——《狱中札记》(一)实践哲学的来源、实质和基本特征第一,实践哲学的来源及它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第二,实践哲学的实质第三,实践哲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强调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3)强调实践哲学的批判性(4)强调实践哲学与政治不可分离(5)强调实践哲学改造意识形态的特征(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市民社会的理论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的提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这基于他对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市民社会关系的独特的理解。葛兰西的见解图示如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国家)(三)关于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领导权:一种是“文化上的领导权”;另一种是“政治上的领导权”。众所周知,政治领导权的本质是暴力,文化领导权主要体现为教育关系。(四)新的革命战略:以阵地站取代运动战阵地战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坚守自己的阵地,并逐渐扩大,以逐渐夺取敌人的阵地。第二章法兰克福学派第一节法兰克福学派的兴起一、法兰克福学派兴起的时代背景二、法兰克福学派兴起的思想渊源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四、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1.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2.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3.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第二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一、霍克海默1.霍克海默的生平2.霍克海默的主要思想霍克海默的主要思想(1)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霍克海默认为,批判理论在两条战线从事着理论斗争,亦即反对传统的实证主义(割裂事实和价值,将现实世界当作既成事实不加批判地接受,因为科学本身并不给人任何超越性的意义,它仅仅判断事实,由此形成的认识就是:人只可能认识那些在经验中被给与的东西,或者那些通过语言传递的经验的表象,可谓一种事实拜物教),以及反对正统的(官方的、或者说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霍克海默认为其具有科学主义的倾向,并且是一种将经济因素作为根本的还原论)。(2)理性的蜕变(异化):所谓“蜕变”,指的是辩证理性(Vernunft,reason)蜕变为一种抽象知性的理性(Verstand,understanding),理性由目的自身而异化(物化)为一种纯粹的工具,亦即基于商品交换经济模式的理性(交换价值代替了使用价值)。换言之,理性已经被剥夺了判断现实真假的权利:思想与外部现实相同一,从而丧失了反思、批判的向度,批判性的理性遭到压抑,理性成了为工业生产、商品交换服务的工具理性。实际上,资产阶级容忍(技术)理性的存在,将其纳入生产体系、管理体系之中,只是为了扩张资本的需要,而思想只不过是现实的奴隶。(3)权威的神化:1)文化的内在驱动力: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成为一种动态化的因素,它影响人的行为和性格,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类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整个文化构型(模式)的作用:向处于依附地位的人灌输某些人必然统治另一些人的观念(接受现状的观念),从而使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屈从于外部权力。2)理性与权威:上面讲到,资产阶级用理性(权利、真理的合法性力量)取代了传统的权威(教会、君权),但实际上,启蒙本身也带有极权主义的印记,从传统权威到理性权威再到技术权威(经济权威),在霍克海默看来,“权威”概念与“理性”概念一样,没有任何确定的内涵。换言之,权威先被断然去除(类似于自然的祛魅),而后又在哲学中以形而上学概念的形式重新出现。3)社会的非理性:霍克海默也称之为“盲目的经济必然性”,将其视为一个“无名的上帝”,正像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生产一样,经济权威迫使各个主体尽最大可能地适应这一停不下来的、追逐利润的“自动机”,而主体在将自己租赁给他人时所运用的理性,恰恰就是理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实际所采用的形式。由此,人简化(蜕变)为非人,人的作用被化简为一种经济因素,且是自觉自愿地被化简的,换言之,是自觉自愿地被奴役的。这正是霍克海默加以反思的一种资产阶级权威盛行下的压抑。4)新的家庭精神:在《权威与家庭》一文中,霍克海默提出了一种以母爱为典范的新家庭精神,用以区别传统家庭,后者是权威意识的诞生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