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店面销售之四种相迎方式(doc3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打造你的王牌门店(一)终端店面销售之四种相迎方式终端店面销售之四种相迎方式店铺销售是一种被动销售,销售人员站在店面内等待顾客上门。顾客上门时需要我们采用顾客喜欢的方式去迎接顾客,只有这样顾客的感觉才会更好、更自然。我们比较常用的是四种相迎方式:问好式、切入式、应答式、迂回式。1.问好式有一次我陪夫人去北京某商场购物,走了10多个品牌的专卖店,所有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对于我们的来临全部是“统一口径”的“您好,欢迎光临,请随便看看”。听得我已经没有一点感觉了。这种方式大家都在说,说得多反而起不到相迎的作用了。店面多如牛毛,当每个店的销售人员都采用简单的问好,顾客就不会有特别的感受。如果我们在问好的后面加上产品的主要卖点,作一个简单的引导,就会在顾客的心里面留下一些新鲜的印象。例如,“您好!欢迎光临,这是某某品牌推出的环保节能型笔记本”。这种问好除了简单问候以外,直接切入产品,把我们店面里的优质产品阐述出来了。还有,“您好!欢迎光临,这段时间是我们某某品牌笔记本的优惠期”。这种问好方式又阐述了一种新观点,让顾客对优惠期感兴趣。“您好!欢迎光临,这是某某品牌笔记本专门为白领人士设计的时尚型笔记本”,类似于这样,专业的销售人员在问好后面加上产品的简单介绍来吸引我们的顾客,给顾客与众不同的感觉,让顾客记住我们这家店。2.切入式顾客大都具有一种从众心理,越是人多的地方越要挤过去看看。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店面里人很多,还会有更多人涌进去,这就会造成一种局面——当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一下子来了三拨或者四拨顾客,怎样做才能照顾好每一拨顾客,让他们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受到关照。切入式相迎非常适合此种情形!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名顾客在和我们交流:“恩,你们这款笔记本是什么材质的?结实么?”顾客在探询,说明对产品有需求,我们的销售人员就要做出相应的解释:“铝镁合金外壳,即使受到撞击,它也能够保证完好的运转,最终保护您的重要资料不会丢失”。正在这时,又来了一批顾客。这时,我们要先安抚住眼前的顾客,“对不起,请稍等一下”说完后立刻转到新来的顾客面前:“先生您好!您先看看喜欢哪款机子,有什么问题直接和我说好了”,同时递上我们产品的宣传彩页来稳住我们的顾客,让他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稳住顾客后马上回来和前面的顾客沟通:“这位小姐,您看通过我刚才的介绍,这样的笔记本是否符合您的要求……”直到把第一拨顾客搞定,再转到新来的顾客那里:“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只有这样做,你才会发现,每一批顾客你都能掌控得住,而不会冷落任何一批顾客,不会出现顾客等了三分钟找不到人而黯然离去的情况。这就是切入式的相迎方式。3.应答式应答式就是回答客户的问题,看起来是被动的,但是随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回答顾客的问题了解顾客的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顾客:“这是某某品牌的笔记本么?”这时我们要先做回答,然后变被动为主动:“是的,先生,您对我们某某品牌的笔记本很了解是么?”直接一个探询需求的问题就推给了顾客。而有些不合格的销售人员则是直接回答:“是的,没错。”白白丢掉了探询顾客需求的机会。我们销售人员要努力做到随时探询顾客需求,随时用“问”的形式来引导我们的顾客。有的顾客可能会问:“你们这款笔记本的质量怎么样啊?”我们会怎样回答呢?“这款质量很好啊,在卖场里很知名的,您是第一次了解我们这款笔记本吧?”这又是一种“问”的方式,有效引导我们的顾客。而不是顾客走到哪里跟到哪里,只有有效的引导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这就是应答式方法。4.迂回式迂回式就是要创造一种朋友见面的愉快的场景,互相的交流沟通,不是直接切入销售的话题,而是采取迂回的策略,从其他话题引入。举个简单的例子:第一种:“张先生,今天心情不错嘛,有什么好事情啊?”利用生活场景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第二种:“张先生,我记得您,您上次和夫人来过……”叙旧方式,表示您给我的印象很深。第三种:“哦~,这是您的小孩吧,好漂亮的哦~”赞美方式,让顾客心情愉快。第四种:“李先生,上次是您带朋友来买我们某某品牌的笔记本吧,用得还好吧?”营造一种朋友见面的感觉,既问候了顾客,也切入了话题。这就是迂回的方式。打造你的王牌门店(二)终端店面销售之有效沟通我们是否能够做到有效地沟通,让顾客享受到购物的乐趣而不是花钱的痛苦?这就需要我们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与顾客进行沟通。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有效沟通只有两个字——舒服。只要让顾客舒服了,心里舒服了,感觉舒服了,下一步就是购买的事情了。与顾客沟通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在学习正确的沟通技巧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在沟通中经常出现了哪些问题。1.沟通不良的原因(1)不具有设身处地的同理心不具有设身处地的同理心,即没有站在顾客的立场考虑问题。我们80%的销售人员都不具备这一点,而是想着两个字——赚钱。赚钱是结果,但决不是目的;如果把赚钱当作目的,我们就不会站在顾客的立场考虑问题。(2)总想改变别人我们很多的导购人员总想改变顾客。希望用自己的介绍来改变顾客的想法,最终购买我们的产品。但是,客观地想一想,一个人真的能被别人改变么?不会!我们是无法改变别人的,但是我们可以加以影响和引导,让顾客自己去改变。只有这样,顾客才会很顺利地购买我们的产品。(3)只讲道理不讲效果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产品,我们讲得很有道理,但是顾客听不懂!听不懂就没有任何效果,而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得多。举个例子:病人被推进了手术室,两小时之后,主刀医生出来向家属汇报:“本次手术非常成功,都是按照医学的方式来操作的,然而病人死掉了”。这个手术道理都具备,但是最终目的没有达到,没有效果。我们在和顾客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仅要讲道理,还要讲效果。怎样把专业术语和大白话作一个有效的结合,即让顾客听得懂又让他感觉有道理。效果和道理都具备了,我们的产品销售才会越来越好。(4)口是心非,心口不一口是心非可以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有意识”的口是心非,可以避免掉,而“无意识”的情况一般是这样:“这位先生,我知道,您是第二次出现在我们的店面里吧?说明您对我们的产品还是很了解的,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再一次向您介绍这款产品……”在说“非常荣幸”的同时面部表情僵硬,一副“阶级斗争”的模样,一点都让人感觉不到“荣幸”二字!这就是口是心非,如果用这种方式来和我们店内的顾客交流沟通,顾客会认为我们不实在、不诚恳,从而不愿意从我们手中购买商品。(5)无法分清顾客的内在区别——感性和理性顾客可以分为感性和理性两种,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是不同的。感性的顾客更注重产品的外在,比如说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享受;而理性的顾客会侧重于购买的产品能给我解决哪些问题。感性的人想象力非常丰富,这类人喜欢做“白日梦”,如果我们能给他描绘使用这种产品后他会享受到的生活,他就会很感兴趣。而理性的人一般在购买前会先到网上收集信息,查找资料并和其他同类产品做对比,排除其他,最后作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我们在向理性的顾客介绍产品时要根据功能情况说明能够解决他哪些实际问题,不要夸大效果。这就是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区别。我们在工作中可以引导顾客,探询其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这样就可以避免沟通不良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要努力通过专业的方法引导和影响顾客,使顾客最终决定选择我们的产品而不是试图改变顾客!小测试:你是感性还是理性?睁开双眼,举起你们的双手,虎口相对,找一个比较小的物体看着它(最好是挂着的),虎口逐渐收缩,直到把这个物体缩到一个小小的框里,这时闭上你的左眼,用右眼看这个物体,看是否能够观察到这个物体;换一只眼睛,闭上左眼,用右眼观察,看结果是否和刚才一样?这时你会发现有一些人左眼看得到而右眼看不到,另一部分人正好相反。这说明我们在看事务时主要用一只眼睛(另外一只基本上不工作),最终用左眼看到的人是用右半脑思维的,属于感性的人;用右眼看到的人相反,属于理性的人。2.沟通一定有方法(1)占位主观法每个人讲话都有一个主观的思想,先说出对方可能的立场,占领对方的思维领域,对方就会失去主观思想,另外寻找其他可替代的观点,而这恰恰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男士很喜欢吸烟,当我们劝说吸烟者“吸烟是很有害处的”时,吸烟的一方就会想:“吸烟也是有很多好处的”。他会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想到吸烟的好处,例如香烟是和朋友沟通融洽的媒介;香烟可以提神醒脑……所以说如果要劝服吸烟者不再吸烟就要先站在他的立场去问问题:“小张,吸烟其实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嘛,既可以促进交流还能够提神……”作为吸烟者的一方,这一瞬间,他会头晕,因为他要反抗,所以他会无意识的说:“也不是很好的,吸烟也会有很多坏处的……”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就占领对方的立场,然后我们说出吸烟的害处,正好与吸烟者头脑中刚刚想到的一致,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占位主观法运用在我们的销售中,可以这样来说:“这个价格,其实也不是很低……”(引申意:价格高)顾客一听,会想:“其实价格高也有其自身的道理,购买笔记本不能光看价格,还要看品质和后期的售后服务”。而如果我们这样说:“这款笔记本还是很好的”,顾客就会想:“但是价格也很高啊!”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沟通中,要很好地引导顾客,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2)采用“如果”策略“如果”策略可以绕过一个人的思维,让他的潜意识的成分暴露出来。例如:一名心理医生询问病人最近压力是否很大,病人会回答“是”。医生继续问压力大到什么程度时,病人却叙述不清,医生会说:“你想一想,如果用颜色来表示压力,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病人回答:“我看不到,不太清楚具体颜色。”这时医生会用“如果”策略,他会说:“我知道你不了解,如果你知道,你认为是什么颜色”绕过他的正常思维进行沟通,病人就会说:“如果我知道……如果我知道,我认为是黑色。”再举个销售中的例子:“这位先生,您想买一款什么价位的笔记本呢?”顾客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过”。销售人员继续问:“我知道您没有想过,我是说如果您想过了,您会购买什么价位呢?”顾客:“如果我想过了……我会选择一万元左右的吧。”这样通过“如果”策略绕过消费者的正常思维,开发他的潜意识,引导他说出他的真正想法。(3)沟通中的“上提”策略沟通分“上提”、“平行”、“下切”。举个简单的例子:汽车,进一步“上提”,变成了交通工具,“平行”是飞机、轮船等,“下切”可以分为奔驰、宝马、别克……等品牌。沟通中的“上提”策略是指阐述事情更高的属性。沟通时越细分,沟通的分歧就越大,越往上意见越趋于统一。使用一些价值或深层次中都认可的事实(或目的)来引导客户。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公司组织出游,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去海南,有人说去桂林……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结果,想要结果就要这样去说:“大家辛苦了一年,都很累,公司希望借助这次旅游的机会让大家放松一下身心,对么?”“对”大家会相应回答。“既然是以放松为目的,那到哪里旅游倒是次要的了,对么?”大家会回答说:“是啊”。这就是沟通中的上提,把具体的地点上提为旅游,问题就轻而易解了。放到销售中来,顾客说:“价格蛮贵的”,并且还有其他的异议。我们要回答:“张先生,我知道您还有其他的异议,不知您想过没有,我们沟通了这么长时间,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其实是为您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把概念“上提”到购买产品和享受服务,顾客会认同。这时我们再继续“那您看是不是我要给您推荐一款好的产品,最终能够达到您的目的呢?”顾客会说:“好像是这样的”。——把顾客的思路向上提,沟通起来能够更快达成共识。(4)使用催眠式语言——把话说到位我们要让顾客觉得沟通起来非常舒服,一般可以采取一下几点:l把“意见”转换成“比较关心”或“比较关注”例如:销售人员说:“张先生,您对我们的后期服务有些意见是么?”如果这样说,其实我们是在扩大反对意见,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会把意见转换成“您对产品后期的服务比较关注是么?”虽然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最终效果却是不同。l把“成交”转化为“谢谢支持”和“合作愉快”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