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为常生龙老师所著。在自序中,常老师通过记叙两件小事来说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其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并且已经被别人进行总结,发表在各类著作、报刊或新闻媒体中。因此,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开目录可以看到本书分为五辑: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每辑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第一辑为教学即创造,常老师精选了一组有关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的书籍。其中有对教学技术的研究,有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有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对教师价值的探索,也有转化“学困生”的经验,更有整体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创造,顾名思义,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主观地制造客观上能被人普遍接受的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简而言之,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生产出来。因此,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将教学与创造相联系,体现了教学的创新性。众所周知,伟大的艺术通常依靠的是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毕加索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跟他从学生时代就已经练就的非常扎实的素描技能密切相关。同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艺术家,必须有对教学基本技能的勤学苦练。在《教学始于技巧》一文中,首先谈及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并为他们设定高的学习期望,激励他们奋力前行。但给学生设定高得学习期望,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的。道格·莱莫夫总结了五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技巧,它们分别是杜绝退出、对就是对、不断拓展、形式重要和无须道歉。其中,“杜绝退出”意在把“我不知道”这句话驱逐出课堂,从而使每个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无法逃避提问。具体做法就是从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开始,知道他能给出正确答案或能重复正确答案为止。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说“我不知道”,教师可能会去提问别的学生,但在他人给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一定要让这个学生再次回答该问题,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出引申的问题要求他继续回答。当学生发现自己身处必须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课堂文化场中时,他就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其次,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两个技巧是“按部就班技巧”和“走动技巧”。“按部就班技巧”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前提是让他们把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流程,再在此基础上去自由发挥。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任务,把复杂的技能分解为可以操作的若干步骤,帮助学生学习它们。和学生一起确定步骤和流程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思维可视化”的过程。而“走动技巧”强调的是教师要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拥有整个教室。而要做到这一点,第一,要在课桌椅的编排上动脑筋,保证教师想要去的地方没有障碍;第二,要在上课开始的前五分钟内,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已经拥有了整个教室。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随时走到教室的任何位置,而不是因为要维持课堂纪律而走到某处。“走动技巧”对促进师生之间的全面接触,保障教学活动的全员参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平时上课的时候,除了巡视练习的完成情况外,我的活动范围一般是在黑板和前三排的同学之间,与后几排同学的接触面不够多,因而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多运用“走动技巧”。最后,在创建和谐课堂文化中,道格•莱莫夫说了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训练,即教学生正确和成功做事的方式;二是管理,即教会学生在做事的时候不瞻前顾后,积极投入其中;三是控制,即你有能力让学生按你的要求去做;四是影响,即用自己对教育的自信和热情来影响和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渴求成功,并发自内心地为之奋斗;五是参与,即给学生创造大量参与学习的机会,安排许多非常有趣的、能让他们集中精力的事情。将这些原则整合起来协同使用,会让课堂的文化发生质的变化。因为“训练”的缘故,学生们逐渐学会了独立做事;在正确的“管理”下,大家都将目光聚焦在既让课堂充满活力,又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影响”和“参与”,师生之间营造了充满信任、安全无忧的学习氛围,最终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第二辑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杜威说:“从教育产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生活。没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从何谈起。”在我们的生活中,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从而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在《要善于讲故事》一文中,常老师由南方黑芝麻的电视广告入手,说明教师所行销的不应该是知识本身,而是理解这些知识的思维路径和认知方式,是观念,是价值系统,是成长的机制。罗素有言:“教师的工作基本上属于表演业,他要用戏剧和故事说演的方式,将知识和智能呈现出来。这种工作,要有很多时间做预备,做锻炼,教学的现场乃是开花结果的现场,许多辛苦,都是在教室外面经历的。”在我们的世界里,有精神和物质两种世界。在这两者之间需要有一座桥梁,铺设一条可以从此岸到彼岸的道路。这座桥梁或者道路就是“想象力”。滋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听故事,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通过讲故事,一方面能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提供重要的食粮,另一方面又可以起到治疗人心的作用。苏珊•佩罗曾说过,“一个好的故事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隐喻、情节和解决方案。“隐喻可以帮助听者与故事建立联系,它既包含负面的失衡状态,又包含正面的再平衡状态。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本身积聚起张力,导致情节进入失衡状态,最终又超越这种行为,进入健康而正向的解决方案。但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就故事的情节给孩子们进行诠释,也不要问他们如何理解;不要借助故事试图进行说教,并引起孩子产生内疚感。借助故事给孩子”贴标签“的方式普遍存在,这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第三辑为学校即生活,突出说明学校就是孩子的社会。学校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要变革当下的学校教育生态,让学生爱上学校,真正地感受到“学校是我家”,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虽然不同学校的出发点、着力点各有差异,但在促进学生“全人格”的成长上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教给学生最有用的本领》一文中,介绍了海伦娜中学的教育理念。校长恩雅•瑞格在研究中发现,在书写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家长的“榜样”作用、现代媒体推波助澜和现代媒体让“看”取代了“读”而成为判断的基础有关。因此,定期写作文并不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好办法。海伦娜中学通过多方尝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编写墙报、写班级日记、表演自己写的剧本、老师和学生之间通信、不同地区学校之间学生互相通信、举办“阅读之夜”……此外,海伦娜中学会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主题教学”,二是“戏剧表演”。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主观地改变自我和客观地建立知识。第四辑为理论即支点,选取了九位教育名家的著作,有的是从哲学层面提炼出一般性的教育原则,有的是从实践层面归纳出教育策略。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教育理论的演变过程,理解教育理论是时代的产物,理论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佐藤学写的一篇序中指出教师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教学实践是高度复杂的智慧实践。支撑教师每天在教学领域发挥创意和创造性的,是以下三点:给每个孩子学习的尊严、专注教材(学问)的发展性、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首先,教与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只强调个别要素,忽略其他要素,都会导致教与学的过程出现问题。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倾听”是构筑和支撑师生关系的核心。倾听的关键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要能够听明白对方话语中渗入的而又没明说的想法,听明白暧昧地表达的意识或语言背后的所指。其次,学习的本质应该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在不断的反思中进行的活动。创造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要着力将上述三种对话关系组织成“主题•探究•表现”的“登山型”的课程,开展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这是课程建设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最后,学校改革的哲学是“学习共同体”。这一哲学由三个原理——公共性、民主主义与卓越性组成。依据这一哲学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三个中心任务:一是以“儿童”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创造;二是教师作为教育专家和同伴式的教师团队的形成;三是家长从“参观学习”到“参与学习”的实现。第五辑为变革即未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教育发展的可能性,有美国专家构建全球顶尖教育体系的思考和研究,如《超越上海:美国应该如何建设世界顶尖的教育系统》;有芬兰教育道路的经验总结,有对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思考,有互联网时代教育方式变革的探索,如慕课、微课等……这些都反映了数字技术对整个教育的颠覆。毫无疑问,读书是个人成长的必要途径。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阅读完这本书后,我越发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前朗朗上口的“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现在应该付诸行动使之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