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区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有多年了,从传统教学的模式到新型的教学模式,从“先学后导”到“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已成为中小学课堂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合作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但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教师在呈现问题后,马上要求学生开始合作学习,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忙得不亦乐乎,看似热闹,而实质没有实效,很多时候“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得不到真正发展,这就是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的有“形”无“神”现象,而要解决这问题,就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形神兼备”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的意识,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配合清新区现在正在推行的合作学习模式,我校全面铺开的新一轮课改形式,为此提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1、教学互动理论所谓互动,基本上有三种互动的方式,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合作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有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和成员型(是一种视教学为师生平等的互动关系的教学活动),这是合作学习对“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种教学观的拓展。有关专家认为:仅仅持“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一观点来认识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过于简单化。“互动”是合作学习教学思想的最主要思想。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互赖,即指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只有集体成功自己才成功,因此,这种互动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活动。2、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它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2-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首先,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次,事物的意义不能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新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实行协作学习,开发学生差异资源,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4、合作学习理论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从而扩大了知识的应用面。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冷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感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三、课题研究实践意义1、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3-2、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人一生赖以生存的能力,这是学生的宝贵财富。因此,数学课堂中必须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3、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听着乏味。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4、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5、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甚至是学习者。在群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时而迸发出的独到见解,对教师来说,又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四、研究的基本内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五、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索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以及针对低效的原因找出有效的策略。根据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让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合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合作效率。难点:在已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找出适合我校师生特点的合作学习方式,并能使双方愉快而又有效地合作,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从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中提高学习效率。六、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通过课题研究,我们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对学生及老师各个方面的分析,找出课堂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以及根据这些低效的因素找出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我校老师的策略。2、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4-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3、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互动,有效的开发现代教学的人力资源,创新课堂教学的互动理论。4、通过学生进行的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合作融洽,学习轻松愉快。5、通过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使教师提高合作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6、通过一定时期的分析及研究,积累丰富的资料,为今后我校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活动提供更为宝贵的参考资料。七、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通过深入学生、老师的细致调查和访问,了解七、八、九年级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教师教学的满意程度、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对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并对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典型案例收集分析。2、实验法:在研究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实验活动,比如上公开课、微型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从具体的实验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深入探索和反思,提出合理的意见和策略。3、文献法:查阅、收集、学习有关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经验或理论文章,吸纳、借鉴、充实,为我所用,指导和保证实验向有效方向发展。4、总结法:及时跟踪观察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设计和研究教学能力的变化,收集、记录、整理各阶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典型案例、教案及有关数据,测查、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和质量,并进行比较。八、课题的实施计划本课题的研究从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用时2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1、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16年6月)(1)进行前期方案设计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5-(2)完成课题申报及开题工作。(3)分析我校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4)在各班原有教学设施和学生情况基础上,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解;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行为习惯,文化背景,初步构成科学合理的分组方案。2、实施阶段(2016、9----2018、1)(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采取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我校实行课题的班级与不实行课题的班级进行对比。(3)定期召开研讨会,举行观摩课,进行阶段总结、反思,对实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策略,不断完善,并请专家予以指导。(4)特别注意课堂上小组合作形式和活动策略的研究。进一步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全面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引导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学习的步骤: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学生反馈——教师小结。(5)收集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品质等方面发生变化的相关材料。(6)撰写阶段研究报告、经验论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7)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建立起较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系。(8)每学期定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9)在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开展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通过写调查报告,总结实验的成败与得失。3、成果总结与结题阶段(2018、2----2018、5)(1)做好对比试验前与试验后的效果对比(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撰写。(3)收集、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课题研究报告:《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2、研究文集:论文集、教学案例汇编、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方案、学生学习成绩对比等;3、研究录像资料: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实录、小组合作课外图片、活动视频等;4、预期成果详细列表-6-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2016.3—2016.9准备阶段选题、资料收集、申报立项、制定方案、教学理论学习、开题报告会、课题申报书、调查报告、课题实施方案、教师学习心得、全体组员22016.10—2018.1实施阶段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汇编、教学论文与教学反思汇编、现场交流会、活动视频课题大事记、课堂实录、研讨记录、论文集、师生实验案例、教案集、实验随笔、中期报告、课题讲座、观摩、教学反思、阶段计划总结等全体组员32018.2—2018.5成果总结与结题阶段课题结题报告、结题优质课、结题专题报告会、课题总结性研究论文、课题成果推广方案与实施结题报告、研究报告、各类数据统计表、论文集、教学反思集、实验记录、实验课堂实录光盘等全体组员十、课题研究人员与具体分工曾素勤——负责课题的策划,制订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并负责开题报告、中期计划总结、结题报告的撰写。张国洪——负责课题经费管理;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课题研究工作大事记;课堂教学实录(图片资料收集,编辑录像、光盘制作)温杏梅——负责备课记录、听课记录、评课记录;课题研究的学习材料、学习心得。刘少琼——负责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及成果汇编(有关获奖证书复印件、教师论文集、优秀教案)廖敏宜——负责学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