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设疑导入:•一、什么是演讲?•二、我们平常说这个人“热心肠”是什么意思?”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检查预习:•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记梁启超先生演讲的?•二、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中说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可全篇文章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理解?(同学交流预习笔记,可提出疑问)第一个问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记梁启超先生演讲的?(重点分析正面实写)侧面虚写__(略)出场开场白讲演中间——讲到紧张动情时正面肖像有精神、有风度神态腔调自谦自信、风趣、有感染力动作细节博闻强记表情神态自由洒脱第二个问题:谁能说说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理解?“热心肠”体现在哪里?(补充材料,赏析细节,深层探究)明确:真性情富有感情炽热的爱国心(这一点课文体现不明显,需要深层探究)赏析细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探究(“热心肠”体现在哪里?)1、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为什么任公讲到杜氏“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呢?(小组合作讨论回答)2、关于《桃花扇》:《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哭主》一出写左良玉在黄鹤楼开宴,正饮得热闹时,忽然接到崇祯帝殉国的急报,唱道: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桃花扇》•那么大家知道了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谁了吧?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和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小组合作讨论回答)3、关于《箜篌引》:《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叙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朝鲜水兵在水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朝鲜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丽玉讲述了这个故事,丽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创作了这首歌曲,听过的人无不动容。箜篌,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清代刘鄂的《老残游记》中有介绍,这种乐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竖琴。其声凄凉悲怆。文本中有一句话“这四句十六个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这般感慨,这样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他想到了谁呢?(小组合作讨论,发散思维)小结:任公的爱国思想及对青年的影响、教育:《箜篌引》、《桃花扇》和杜诗都是任公先生演讲中的内容片断。任公先生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是不是就钻进故纸堆,钻进学问的象牙塔,不再过问窗外事了呢?他还是关心国家,关心青年的。就如他做的这次《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他的真性情、他的爱国情感打动了青年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受到影响。他是在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关心政治关心国事。•我们应该感谢作者梁实秋,他是一位大散文家,也是一位大才子,13岁考入清华大学。梁实秋先生写了这么好的一篇文章,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活跃在清华讲坛上至情至性,一腔爱国情怀的任公先生。课堂小结:侧面虚写才华出众令人景仰出场肖像有精神、有风度演讲开场白神态腔调自谦自信、风趣、有感染力讲演中间动作细节博闻强记讲到紧张动情时表情神态自由洒脱正面炽热的爱国情怀1、杜甫2、《桃花扇》3、《箜篌引》热心肠作为一代大师,是否他的文章就完美无缺呢?我们试着做一个练习。合作探究: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仿照课文37页“研讨与练习一”的示例)。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下面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堂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课本上。(我们先课堂解决语法错误)•⑵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⑶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⑷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质疑:⑴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感受人物:梁启超在创作梁启超蜡像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