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中学高三地理组2007.12地球的运动第六节地球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专题绿色P33太阳高度角是我们观察太阳时的仰角,也就是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一、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地球自转,造成太阳东升西落,太阳高度角在一日内不断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正午(地方时为12时)太阳位于上中天时,太阳的高度角达到最大值H,我们将此时的太阳高度角称为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太阳高度(角)P33(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空间变化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年变化规律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年变化规律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年变化规律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A。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B。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上图C。(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年变化规律④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6月22)H达最大值,冬至日(12月22)H达最小值。如右图A所示。⑤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冬至日H达最大值,夏至日H达最小值。如右图B所示。•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D折线所示。(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③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E折线所示。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夏至日90°0°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纬度变化: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夏至日二分日90°0°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90°0°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纬度变化: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同一时刻: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随纬度变化)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且随季节变化难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太阳方位0°23°26´N23°26´S90°´N90°´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3211、赤道地区:由图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PP:赤道地区0°23°26´N23°26´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321P: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4PSN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大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增大---(最大)--小--(最大)------减小---(最小)----增大---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0°23°26´N23°26´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321P: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4PSN0°23°26´N23°26´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190°23P:北回归线地区PSN夏至日达最大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0°23°26´N23°26´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190°23P:南回归线地区PSN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0°23°26´N23°26´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23P:北回归线以北地区PSN1夏至日达最大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0°23°26´N23°26´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23P:南回归线以南地区PSN1甲、乙、丙是三幅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夏至日冬至日NSSN冬至日夏至日SN冬至日夏至日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形成:如右图所示。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2.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推导。H=90°—∠B=90°—∠AOB=90°—(∠COB-∠COA)=90°—纬度差(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AOB∠COA纬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某地=9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H某地=9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0º23º26´N23º26´S30ºNA30º23º26´BC23º26´若求30°NP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春秋分:H=90º-(A±0º)=90º—(30º±0º)=60ºPP30º6º34′夏至日:H=90º-(A-B)=90º-(30º-23º26′)=83º26′P53º26´N冬至日:H=90º-(A+C)=90º—(30º+23º26′)=33º34′纬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40°50°P5°N55°N0°纬度差50°纬度差: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0°5°S45°NH四、正午太阳高度应用绿色P35hs有关太阳高度计算题:已知纬度,问:不同季节热水器摆放的角度?已知楼高,问:不同纬度的楼间距的大小?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关于热水器角度计算:计算原理:a=90°-HH=90°-¦Ø-ð¦(H:正午太阳高度Ø:纬度ð:直射点纬度,夏至ð取23°26’,冬至ð取-23°26’)若:在纬度为40°N地区,热水器太阳能受热板与地面的角度随四季的变化?夏至:a=16°34’冬至:a=63°26’春秋分:a=40°BA夏至冬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此时B楼日影最长,若此时A楼不被挡,则可终年获得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地区,楼距较近,纬度较高地区,楼距较远。楼距计算chsH关于楼间距的计算:计算原理:h/s=tanHh=s*tanHS:楼间距H:正午太阳高度h:楼房高度如图所示,位于北纬36°34′的某疗养院,计算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根据题意因疗养院位于北纬36°34′,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H=90°-|φ-δ|(代φ=36°34′,δ=23°26′)H=30°根据三角函数关系,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x=20cot30°,x=34.7m。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比原来变大,则此时北纬36°34′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φ-δ′|,H′=29°52′变小,但x=20cot29°52′在(0°~90°)为减函数,故两楼间距应增大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2002年江苏、河南文理大综合卷)·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90°一φ︱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甲为当地纬度,取正值;φ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②tg35°=0.70.tg45°=1tg60°=1.732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图3),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正午太阳光线照射。那么在两栋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域约为A.20米B.30米C.40米D.50米例:在30ºN某地使用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要和正午太阳光线保持垂直,则一年中倾角a的最大值是____,最小值是______。解题思路:倾角a的大小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分别计算即可得出答案(53°26´、6°34´)。其他如日影长短、室内光照面积大小的问题,均可以看作是计算某地最大或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问题。夏至日:H=90º—(30º—23º26´)=90º—6º34´=83º26´a=90º—H=90º—83º26´=6º34´冬至日:H=90º—(30º+23º26´)=90º—53º26´=36º34´a=90º—H=90º—36º34´=53º26´H某地=90°—纬度差纬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L1L2H1H2H越大,影越短0H90补充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和日影的变化绿色P35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南极点相反。物影SSN经线经线竹竿物影NNS经线经线竹竿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高度基本不变。06121824H高度小时1、极点其太阳高度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4时太阳高度23°26′极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02、极圈及其以内地区(1)极昼期间,太阳高度24小时内都大于或等于零度。(2)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和为90°,且该日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3)其他极昼地区该日太阳高度最小值=当地纬度-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纬度。(4)某地某日刚好出现极昼,则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