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全套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一、研究对象——中国境内地球表层的自然与人文综合体二、研究任务(一)阐明中国地理结构与过程的特征、机制和地域差异(三)为从事地理教育和中国区域地理研究奠定基础三、研究内容(一)总论(二)区域分论(二)了解中国国情,确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三)统一性(四)实践性二、课程定位(二)综合性(一)区域性第二节中国地理的学科性质与地位一、学科性质(一)中国地理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1、传统地理学中的二分法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部门自然地理普通自然地理区域自然地理—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区域人文地理系统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2、现代地理学中的二分法应用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基础地理学(地学)区域地理学3、现代地理学的三分法区域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及其分支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经济地理学及其分支(二)中国地理在高师教育中的地位(三)中国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第三节中国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基础理论(一)人地关系论(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地域分异理论二、指导思想(一)体现“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模式”(二)由“二元论”走向“一元化”三、研究方法(一)区域分析与综合(二)比较法(三)野外考察法参考书目: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3、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李振全等主编,《中国经济地理》(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各部门自然地理、经济与人文地理书籍与教材。1、王静爱主编,《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6、《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2000。第二章中国地理区位与疆域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及其地理意义一、中国在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地理意义(一)半球位置(二)经纬度位置1、纬度位置南至与北至地理意义①②③2、经度位置东至与西至地理意义①②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地理意义(一)海陆位置及地理意义(二)板块位置及地理意义(三)自然地带位置三、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一)在世界政区及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二)在世界交通中的位置(三)在世界人口布局中的位置(四)在世界文明带中的位置第二节中国疆域及其地理意义一、中国的疆域与国土(一)疆界与邻国:陆疆与海疆(二)国土二、疆域辽阔的地理意义(五)世界自然资源大国(六)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思考题:中国与美国地理区位对比概括异同点并初步分析地理特征(二)辽阔的幅员带来环境的多样性1、陆地环境的多样性2、海洋环境的多样性3、区域差异与景观多样性评估(三)幅员辽阔带来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同时其本身又是空间资源(一)幅员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第三章中国地理结构第一节中国地貌结构一、中国宏观地貌格局(一)地势格局1、基本特征2、地理意义(二)地表结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地势高亢、起伏显著以山地高原为主体水文、气候、交通、经济1、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2、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西部3、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4、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5、丘陵散布于东部二、中国特殊地貌类型(一)黄土地貌分布、形态特征、成因(二)喀斯特地貌(三)红层地貌(四)风成地貌三、中国地貌成因分析(一)内力作用规定了我国地貌的基本结构1、晚近时期地壳差异性运动造成我国现代地势巨大高差2、地质构造走向控制大地貌展布方向(二)外营力在我国地貌形成中的作用1、现代外营力及其地域差异2、古代外营力作用的地貌遗迹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古夷平面、草原区沙地、黄土及黄土地貌(三)地表组成物质对地貌的影响1、结晶岩2、沉积岩3、岩浆岩(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1、微地貌的变化2、小地貌的变化3、中地貌的变化作业:填绘中国主要地貌单元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及沙漠、沙地注记法,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类型,不同字体反映不同等级第二节中国气候一、中国气候特征(一)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域广大1、影响季风范围和强度的因素2、我国季风现象明显3、我国季风气候的区域范围(二)气候的大陆性强1、气温年较差大2、气温日较差大3、降水集中于夏半年4、地理意义(三)气候区域差异悬殊,类型复杂多样1、气候区域差异显著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二、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决定我国所处的气候带与气温分布——决定我国所处的行星风带2、海陆位置——使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特别明显——加强了南亚季风的势力(二)下垫面1、多山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脉对气流的屏障——山地的垂直变化使我国气候垂直差异显著2、青藏高原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区——高原的屏障作用——高原的分支作用——高原季风现象(三)大气环流1、冬季环流——气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及气团——气候锋带——温带气旋2、夏季环流——气压中心——近地面气流与气团——极锋——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高空气流——高空风向3、春、秋季环流4、急流三、气温与降水(一)气温的分布及温度带的划分1、年平均气温分布——最低值2、一月气温分布——最高值——分布特点——最低值——最高值——分布特点——等温线分布形式及影响因素——特征等温线3、七月气温分布——最低值——高温中心——分布特点——等温线分布形式及地区差异4、四月与十月气温分布——分布特点——同一地点的气温比较5、气温变化与四季划分——气温年变化——气温日变化——四季划分四季划分的指标我国四季类型分区6、温度带划分——划分温度带的指标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温度带的划分(二)降水量的分布及干湿地区的划分——各温度带的农业特征——温度带分布1、季风的进退与雨季的关系——季风进退的时序特点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季风进退的速度变化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季风雨区的位移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期、云贵雨季——华北雨季、四川雨季、华中伏旱、华南后汛期——华西秋雨期、华中秋高气爽期——冬季风活动期间的降水2、年降水量的分布——季风区内降水多,无季风区内降水少——季风区内降水南多北少——无季风区内降水从东西两侧向中部减少——山地多于平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2、降水的季节分配及其地区差异——从全国范围看,降水集中于暖季——降水四季分配:夏雨、冬雨、春雨、秋雨——降水四季分配类型3、降水变率——年相对变率的地区差异——四季相对变率的地区差异4、干湿地区的划分——划分指标——划分意义——干湿地区的分布——自然景观与农业特征四、几种特殊的天气过程1、寒潮2、梅雨3、台风五、我国气候评价(一)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1、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使亚热带2、雨热同期且夏温偏高使我国温带地区有利于作物生长成为农业发达的富庶地区3、气候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使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二)山区面积广大、气候条件复杂,构成了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重要优势(三)我国气候也具有一些明显不足1、冬温偏低,不利于作物越冬2、气候年季间变化大,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第三节中国陆地水及水资源一、地表水(一)河流1、水系和流域(1)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外流区内部的局部内流区——内流区内部的局部外流区(2)外流流域及水系——外流河的归宿:——外流水系的发源地:三大洋三大河源带——外流水系的主要河流(3)内流地区的划分——内蒙古内流区——甘新内流区——柴达木内流区——藏北内流区2、径流分布(1)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内外流域的不平衡性——外流区与内流区各具特点(2)径流深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东南部高值区和西北部低值区——东南部径流深度南大北小——西北部径流深度从东西两侧向中间递减——各地区径流深度山区大于平地(3)径流带的划分——丰水带、多水带、过渡带、少水带、缺水带(4)主要河流的年径流量——年径流总量近10000亿m3的河流——年径流总量超过1000亿m3的河流——年径流量在500—1000亿m3的河流——年径流量在100—500亿m3的河流3、径流时程分配(1)河川径流的补给——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融水补给(2)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变差系数的分布规律——最大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分布规律(3)年径流量的季节分配——汛、枯期径流量分配——四季径流量分配:冬干、春增、夏涨、秋减(二)湖泊与沼泽1、湖泊(1)我国湖泊概况(2)我国湖泊分布的区域性——大多湖泊分布于平原、盆地与高原区——“五大”湖泊区——主要湖泊(3)湖泊的利用——水利方面——水产方面——矿产方面——水能方面——风景资源2、沼泽(1)沼泽的分布与类型:泥炭、潜育沼泽(2)我国现存的主要沼泽区:三江平原、若尔盖沼泽(三)山岳冰川1、概况2、我国冰川分布(1)分布区域(2)我国山岳冰川分布的基本特征——环绕于荒漠四周的山地分布且集中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友谊峰、玉龙雪山、帕米尔高原、贡嘎山(2)海洋型冰川4、冰川融水径流及分布(1)我国冰川消融期(2)我国冰川消融量3、我国冰川类型(1)大陆型冰川——形成若干巨大的冰川作用中心——按山系分配——按省区分配——按流域分配(3)冰川融水对径流的补给二、地下水(一)地下水的复合类型与分布1、松散沉积物孔隙水2、基岩裂隙水3、岩溶裂隙溶洞水4、冻土孔隙裂隙水(二)地下水的化学类型1、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区域分布特征(1)全国范围内(2)地方性分布2、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地区差异(1)南方(2)北方(3)青藏高原三、水资源结构及区域分布(一)水资源结构(二)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低矿化淡水、重碳酸盐水丘陵山区、东部平原、西北盆地低矿化淡水、重碳酸盐水1、东部与西部水资源量差异极大2、东部地区内南北差异显著3、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衡(1)地下水总量的分布趋势(2)地下水资源结构的地区差异四、水资源特点及评价(一)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第四节中国土壤地理一、中国土壤类型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初育土、冻土、变性土、干旱土、高寒腐殖土、松软腐殖土、灰土、硅铝土、铁硅铁铝土、潮湿土、盐渍土铝土、初育土:风沙土、绵土、紫色土、堆垫土、灌淤土冻土:冻漠土(高山荒漠土)干旱土:棕漠土、灰漠土、冷漠土、棕钙土、灰钙土高寒腐殖土:寒冻毡土、寒毡土、寒冻钙土、寒钙土松软腐殖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黑垆土硅铝土:寒棕壤、暗棕壤、棕壤、褐土铁硅铝土:黄棕壤铁铝土: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潮湿土:潮土、灌淤潮土、水稻土盐渍土:干盐土、碱土二、中国土壤分布(一)水平地带土壤分布规律1、自成土类的形成条件2、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1)东部湿润类型土壤带(2)西部干旱类型土壤带(3)过渡性土壤带.(4)青藏高原土壤带(二)垂直地带土壤分布规律1、土壤垂直分布规律的形成条件2、中国土壤垂直地带分布模式(1)湿润型土壤的垂直分布(2)干旱型土壤的垂直分布.(三)垂直与水平复合式分布规律(四)隐域性土类的分布1、岩成土(1)风沙土(2)紫色土(3)石灰(岩)土2、水成土、盐成土(1)沼泽土(2)草甸土(3)白浆土(4)盐土、碱土(龟裂土)(五)耕作土类的分布1、水稻土2、潮土3、灌淤土、绿洲土4、塿土、黑垆土5、绵土8001500230028003600508001100800120018002400260035004200450052003300第五节中国生物地理一、中国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一)植物种类丰富(二)起源古老(三)地理成分复杂(四)各种地理成份联系广泛,分布交错混杂(五)特有植物繁多二、植被分类系统(一)《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植被型、群系、群丛(二)《中国植被地理》分类系统群系纲、群系(植被型、群系组)(组、亚级)三、中国主要植被类型植被型: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荒漠、草原、草甸、草本沼泽植被群系纲:39个四、中国植被地理分布规律(一)水平地带分布规律1、植被水平分布的干湿度地带性(1)全国范围内(2)各地区内——温带、暖温带植被分布的干湿度地带性.——亚热带植被水平分布的经度变化——青藏高原

1 / 3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