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基本机构为氨基酸,氨基酸多为L-α-氨基酸(“拉氨酸”);唯一不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甘氨酸;含有巯基的氨基酸——半胱氨酸2、氨基酸的分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携带一本书、两饼干、补点水”(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2)极性、中性氨基酸:“古天乐是陪苏三的”(谷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3)酸性氨基酸:“天上的谷子是酸的”(天冬氨酸、谷氨酸)(4)碱性氨基酸:“地上的麦乳精是咸的”(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1)赖氨酸:含2个氨基的氨基酸;2)谷氨酸,天冬氨酸:含2个羧基的氨基酸;3)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含硫氨基酸;4)脯氨酸,羟脯氨酸:亚氨基酸;5)同型半胱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6)色氨酸:在280nm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峰的氨基酸;7)无遗传密码的氨基酸: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必须氨基酸撷,异,亮,苯,蛋,色,苏,赖写一两本淡色书来碱性氨基酸赖,精,组捡来精读酸性氨基酸谷,天冬三伏天支链氨基酸撷,异亮,亮只借一辆芳香族氨基酸酪,苯丙,色芳香老本色一碳单位丝,色,组,甘施舍竹竿含硫氨基酸半胱,光,蛋留帮光蛋生酮氨基酸亮,赖同样来生糖兼生酮异亮,苯丙,酪,色,苏一本落色书3、氨基酸结合键为肽键,肽键由-CO-OH-组成。4、蛋白质结构:“一级排序肽键连,二级结构是一段,右手螺旋靠氢键,三级结构是亚基,亚基聚合是四级”。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维系键:肽键(主要)二硫键(次要)。一级结构的改变——分子病(镰刀形贫血:谷氨酸被撷氨酸代替)。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维系键:氢键。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维系键:疏水作用键,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维系键:氢键,离子键。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蛋白质结构中主键称为肽键,次级键有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键、范德华力、二硫键等,次级键中属于共价键的有范德华力、二硫键。(1)二级结构一圈有3.6个氨基酸,右手螺旋方向为外侧。(2)维持三级结构的化学键是疏水键。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一级结构是基础,二三四级是表现功能的形式。6、蛋白质构象病:疯牛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7、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空间结构的改变,发生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破坏。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1)蛋白质变性特点:溶解度,结晶能力,生物活性都降低,易被水解,只有黏度增加。2)凝固是蛋白质变性后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结果。3)蛋白质变性有可复性和不可复性两种。第二节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一、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磷酸+核糖+碱基→核苷酸→核酸,3’,5’磷酸二脂键。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由戊糖、含氮碱基和磷酸3个部分组成。2、碱基分:ATGCU(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DNA碱基:ATGC,RNA碱基:AUGCDNARNA一级结构相同点1,以单链核苷酸作为基本结构单位2,单核苷酸间以3’,5’磷酸二脂键相连接3,都有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一级结构不同点:1,基本结构单位2,核苷酸残基数目3,碱基4,碱基互补脱氧核苷酸几千到几千万胸腺嘧啶A=T,G≡C核苷酸几十到几千尿嘧啶A=U,G≡C二级结构不同点:双链右手螺旋单链茎环结构2、核酸中含量相对恒定的是:P。二、DNA的结构与功能1、碱基组成规律:A=T,G=C;A+G=T+C。1)不同生物种属的DNA碱基组成不同2)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不同器官的DNA碱基组成相同3)几乎左右DNA无论种属来源,其A=T,G=C;A+G=T+C。总嘌呤=总嘧啶4)生物体内的碱基组成不受年龄,生长状况,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2、DNA结构:(1)一级结构:核苷酸排列顺序,即碱基排列顺序。(2)二级结构:双螺旋,两条链平行、反向,一圈含10.5个碱基对。(3)三级结构:超螺旋3、DNA变性:DNA分子由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松解为无规则线性结构的现象。变性时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断裂,碱基堆积力遭到破坏,但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不伴共价键的断裂)。稳定性的维系:纵向堆积力(碱基平面间疏水性堆积力)横向维系力(碱基间的氢键维系,G≡CA=T)。骨架——脱氧核糖基和磷酸构成螺旋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4、增色效应(双链—单链—单个核苷酸):指变性后DNA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分子在波长260nm的光吸收最强,蛋白质为280nm。**DNA变性后:生物学活性改变,但为丧失,增色效应(OD260)增高,粘度降低。三、RNA结构与功能1,mRNA(1)作用:信使、模板、密码,半衰期最短(2)多为线状单链,局部形成双链。(3)5’-端有帽子结构(“鸟无帽子”):帽子结构中多为m7GpppN(7-甲基鸟嘌呤-三磷酸核苷);3’-端为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polyA增加mRNA的稳定性(“3个尾巴多稳定”)2、tRNA(1)作用:转运,分子量最小。含稀有碱基最多。(2)tRNA的3’-端为CCA-OH:搬运的部位。(3)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三级结构:倒L型。3、rRNA(1)作用:合成蛋白质。比例80%(2)rRNA是最多的一类RNA,也是3类RNA中分子量最大的;rRNA与核糖体蛋白共同构成核糖体,核糖体蛋白为蛋白质合成场所。第三节酶一、酶的催化作用酶:由活细胞合成,对其特异性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1、酶分为:单纯蛋白质的酶和结合蛋白质的酶,清蛋白属于单纯蛋白质的酶。单体酶: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称为单体酶。2、体内结合蛋白酶占多数,结合蛋白质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一种辅助因子与多种酶蛋白结合。所以酶蛋白决定酶反应特异性。结合蛋白质酶酶蛋白:决定酶反应特异性;辅助因子分为辅酶、辅基;1)辅酶:辅酶和酶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结合不牢固;2)辅基:结合牢固,由多种金属离子。3、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局部空间结构区域:结合基团,催化基团=必须基团。4、酶的高效催化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5,维生素与辅酶转移基团辅酶与辅基名称所含维生素氢原子(质子)NAD+(CoI)NADP+(CoⅡ)尼克酰胺(VitPP的一种)尼克酰胺(VitPP的一种)FMN(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VitB2(核黄素)VitB2(核黄素)醛基TPP(焦磷酸硫胺素)VitB1酰基辅酶A(CoA)硫辛酸泛酸硫辛酸烷基钴胺素辅酶类VitB12CO2生物素生物素氨基磷酸吡哆醛吡哆醛VitB6一碳单位FH4(四氢叶酸)叶酸**B族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酸B5(泛酸,CoA)B6(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B7(生物素)B11(叶酸,四氢叶酸)B12(钴胺素)。二、辅酶的种类三、酶促反应动力学1、米氏方程V=Vmax[S]Vmax最大速度S(底物浓度)Km+[S]Km为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亦称米氏常数,当V=1/2Vmax时Km=S。Km是酶的特异性常数,Km表示亲和力,Km值越小,表示亲和力越大。2、酶促反应的条件:PH值:一般为最适为7.4,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胰蛋白酶的为7.8温度:37—40℃合适的底物。四、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1、竞争性抑制:见书30页2、酶原激活: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酶的过程。实际上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1)盐酸可激活的酶原:胃蛋白酶原(2)肠激酶可激活的消化酶或酶原:胰蛋白酶原(3)胰蛋白酶可激活的消化酶或酶原:糜蛋白酶原(4)其余的酶原都是胰蛋白酶结合的3、同工酶:催化功能相同,但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各不相同的酶。第四节糖代谢一、糖酵解1、两个阶段:葡萄糖——丙酮酸,(糖酵解途径)丙酮酸——乳酸(糖酵解过程)(脱氢过程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由己糖激酶催化,不可逆;6-磷酸果糖转变成1,6双磷酸果糖,由6-磷酸果糖激酶催化,不可逆;1,3二磷酸甘油酸为3磷酸甘油酸,生成1分子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由丙酮酸激酶催化,有ATP生成(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不可逆;2,6双磷酸果糖是6-磷酸果糖激酶最强的变构激活剂。)2、糖酵解的3个关键酶(限速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4,糖酵解总结:一次脱氢(丙酮酸——乳酸),2次底物水解磷酸化(一次可逆一次不可逆)2ATP,每分子GS—2分子乳酸3个激酶(关键酶)3个不可逆反应。二、糖有氧氧化1、三羧酸循环(1)生理意义:产生能量,而不是产生物质,整个反应过程中草酰乙酸、柠檬酸量不变。(2)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两柠檬一个酮)(3)6个关键物质:“一琥柠住草苹”(乙酰CoA、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苹果酸)(4)发生部位:线粒体,为不可逆反应。2、底物水平磷酸化:“两酸变一酸”,最终产物为琥珀酸。3、生成物质:(1)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30或32个ATP;(2)1分子丙酮酸有氧氧化生成15个ATP;(3)三羧酸循环一周4次脱氢生成10个ATP、1份FADH、2份CO2、3份NADH;(4)除了琥珀酸脱氢酶辅酶是FAD,其余都是NAD。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糖原分解首先生成1-磷酸葡萄糖,再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只存在于肝和肾——可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2、糖原分解的限速酶是磷酸化酶。3,关键酶:糖原合酶,糖原磷酸化酶四、糖异生1、糖异生的原料:氨基酸、乳酸、丙酮酸、甘油(“丙乳氨甘”)2、糖异生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果糖二磷酸酶-1,丙酮酸羧化酶(最重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3、糖异生的生理意义:利于乳酸的利用。五、磷酸戊糖途径1、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2、产物:核糖、NADPH,NADPH+H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六、血糖及调节1、正常值:3.89-6.11mmol/L。2、血糖去路:第一卷P44第五节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是指糖、脂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及体外氧化生成CO2和H2O的过程。2、人体活动的主要功能物质是:ATP3、氧化磷酸化包括:物质氧化递氢的过程和ADP磷酸化,生成ATP相耦联的过程。4、氧化磷酸化通过ATP合成酶的参与在线粒体内完成,有2条呼吸链:(1)NADH→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O2(2)琥珀酸→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注:1.NAD与FAD水火不容;2.CoQ的作用:递氢;3.细胞色素(Cyt)有3种:b、c、aa3;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生物氧化反应。5、ATP合成酶由F1和F0组成:F1——合成;F0——通道。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氧化呼吸链抑制剂:①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抑制复合体Ⅰ②萎锈灵抑制复合体Ⅱ③抗霉素A粘噻唑菌醇抑制复合体Ⅲ④CN-N3-抑制复合体Ⅳ。2,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3,ATP合酶抑制剂—寡霉素。6、氰化物中毒:抑制了细胞色素aa3。第六节脂类代谢、甘油三酯合成原料甘油,脂酸;脂肪酸(胞液),胆固醇(内质网)合成原料乙酰CoA;甘油磷脂(内质网)合成原料脂酸,胆磷酸酸盐,甘油,丝氨酸。1、脂肪合成的原料:脂肪酸、3—磷酸甘油三酯,可由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2、脂肪分解重的关键酶:甘油三酯脂肪酶。胰岛素、前列腺素可以抑制其活性。1)甘油三酯:肝、脂肪组织和小肠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但肝不贮存甘油三酯。长期饥饿时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2)脂肪酸:合成部位:肝细胞质脂肪酸的合成原料:乙酰辅酶A、NADPH,乙酰辅酶A线粒体进入胞液主要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完成。脂肪酸合成的载体:CoA;脂肪酸分解的载体:肉毒碱。脂肪酸β氧化是脂肪分解的主要方式,关键酶是肉毒碱—脂酰转移酶。部位在线粒体内,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反应是可逆的。3)胆固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