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RS: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狭义理解:是应用探测仪,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2.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3.密度分割:单波段黑白遥感图像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幅彩色图像,这种方法叫做密度分割。4.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响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5.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简称,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P296.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称为米氏散射。P387.地物反射波谱: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P48.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9、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10、空间滤波:以突出图像上的某些特征为目的,通过像元与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采取空间域中的邻域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增强方法。11、多光谱空间:多光谱空间就是一个n维坐标系,每一个坐标轴代表一个波段,坐标值为亮度值,坐标系内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像元。像元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表示成一个n维向量:其中每个分量xi表示该点在第i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即亮度值。12、多源信息复合:是将多种遥感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之间以及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之间的信息组合匹配的技术。13、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14、传感器:传感器是检测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的主要工具。15、TM:专题绘图仪,7个波段。16、数字图像:遥感数据有光学图像和数据图像之分。数字图像是能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用数字表示的图像。1、填空题:1、太阳是被动遥感的最主要的辐射源。2、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影像,遥感数字图像的最基本单位是像素,像素具有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像素的属性特征采用亮度值来表示,我们把一个像素内只包含一种地物的像素称为正像素,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地物的像素称为混合像素。3.遥感器本身发射人工探测信息,信息碰到对象后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又被遥感器所接收,依靠这种信息进行的遥感称为主动遥感。4.遥感传感器所探测到的目标物在单位时间辐射(反射或发射)的能量,由于电磁辐射的粒子性,所以某时刻到达传感器的电磁辐射能量才具有统计性。5.由图可知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分别为:①辐射出射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②温度越高,黑体的辐射伏射度越大,不同黑体的温度曲线是不相交的,③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移向短波方向。6.已知已氧化的铜表面温度为1000K,比辐射率ε(吸收率α)为0.7,这时该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M=3.969*10^4(σ=5.67×10-8W·m-2·K-4)7.气溶胶颗粒尺度与可见光波长相当,故它对光的散射作用属于米氏散射。8.就地球辐射分段特性来说,在中红外波段遥感图像上,地物信息主要来自两方面:地球对太阳辐照的反射和地表物体自身的热辐射。9.Landsat的TM1-5波段和第7波段中一个像元代表地面面积为28.5m×28.5m,称之为TM影像的空间分辨率。10.数字图像增强中对比度变化是一种通过改变像元亮度值来改变像元对比度,从而改善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法。下图是一种常用的分段线性变换,其中属于拉伸变化的为2,属于压缩变化的为1、3。11、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km2。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m。12、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包括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形、相关布局。1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冷阴影和暖阴影两种。1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地面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15、遥感图像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地物的光谱特征。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依据是遥感图像像素的相似度。16、遥感平台的种类可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三类。17、数字图像中的像元值可以是整型、实型和字符型。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字节型最为常用。量化后,灰度值从0到255,共有256级灰阶。(或者从0到63,共有64级灰阶)18、进行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利用三次多项式时,控制点的最少数目为10个。19、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三、简答题:1.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有何区别?58第一,投影距离的影响:垂直投影图像的缩小和放大与投影距离无关,并有统一的比例尺。中心投影则受投影距离(遥感平台高度)影响,相片比例尺与平台高度H和焦距f有关。第二,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当投影面倾斜时,垂直投影的影像仅表现为比例尺有所放大,像点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但比例有所夸大。在中心投影的相片上像点的比例关系有显著变化,各点的相对位置和形状不再保持原来的样子。第三,地形起伏的影响:垂直投影时,随地面起伏变化,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实际水平距离成比例缩小,相对位置不变。中心投影时,地面投影越大,像上投影点水平位置的位移量就越大,产生投影误差。这种误差有一定的规律。2.对栅格数据做均值平滑、中值滤波等空间滤波运算(采用3×3模板,只要求计算中间的四个像元,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并简要说明两种空间滤波的特点。117没有答案…均值平滑是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内取平均值来代替其像元值,以达到去掉尖锐“噪声”和平滑图像的目的。中值滤波是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邻域内取中间亮度值来代替该像元值,以达到去尖锐“噪声和平滑图像目的的。3.何谓遥感影像判读标志?举例说明主要的直接判读标志。144遥感影像判读标志是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判读标志又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判读标志。主要的直接判读标志有:形状、大小、色调与颜色、阴影、纹理、图型、位置。4.试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不同。201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根据训练场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读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相比之下,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它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性进行分类。因此,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分类具有一定的精度。5、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72一、能全天侯、全天时工作。二、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普特征。三、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四、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五、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6、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3~106①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航高、航速、俯仰、翻滚、偏航。②地形起伏的影响:产生像点位移。③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一是像点位置的移动;二是像元对应于地面宽度不等,距星下点愈远畸变愈大,对应地面长度越长。④大气折射的影响:产生像点位移。⑤地球自转的影响:产生影像偏离。7、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261~268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遥感是指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其几何、物理性质和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是指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8、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01~202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1)大气状况的影响(2)下垫面的影响(3)其他因素的影响9、简答研究地物光谱特征的意义以及应用地物波谱特征需要注意的问题。物体波谱曲线形态,反映出该地物类型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通过测量该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并以此与遥感传感器获得的数据相对照,可以识别遥感影象中同类地物。应用地物波谱特征需要注意的问题:(1)绝大部分地物的波谱值具有一定的变幅,它们的波谱特征不是一条曲线,而是具有一定宽度的曲带(2)“同物异谱”是指两个同类型的个体地物,在某个波段上波谱特征不同“异物同谱”是指不同类型的地物具有相同的波谱特征1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有哪些?①系统功能;②输入输出功能;③文件管理或图像数据库管理;④图像显示与屏幕操作;⑤图像的几何变换;⑥图像恢复与图像重建;⑦图像增强;⑧图像统计和图像测量;⑨图像的代数运算、逻辑运算和数学形态学运算;⑩图像变换;⑩纹理分析和空间结构分析;⑥图像分类和图像分割;⑩图像编码与图像压缩;⑩雷达图像的处理与分析;⑩成像光谱图像处理与分析;⑩图像整饰与影像图制作;⑩帮助功能。四、论述题:1、被动遥感是遥感探测的主要方式之一,请根据所学遥感知识回答以下问题:⑴简述被动遥感的过程。⑵详细叙述在被动遥感过程中,大气起到什么作用,对地物判读有什么影响?⑶大气作用影响了遥感图像的质量,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图像质量?(1)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P4(2)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会发生反射、折射、吸收,散射和透射。其中对传感器接收影响较大的是吸收和散射。在没有大气存在时,传感器接收的辐照度,只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辐照度和地物反射率有关。由于大气的存在,辐射经过大气吸收和散射,透过率小于1,从而减弱了原信号的强度。同时大气的散射光也有一部分直接或经过地物反射进入到传感器,这两部分辐射又增强了信号,但却不是有用的。大气的主要影响是减少了图像的对比度,使原始信号和背景信号都增加了因子。(注:P99有一个公式L=L1+L2+Lp的)P98——100(3)严格的说,去除大气影响是将4.2式中的附加项和附加因子求出,最终求出地物反射率R,从而恢复遥感影像中地面目标的真实面目。当大气透过率变化不大时,有时只要去掉含ED和LP的数据项就可修正图像的亮度,使图像中像元之间的亮度变化真正反映不同像元地物反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这种对大气影响的纠正是通过纠正辐射亮度的办法实现的,因此称作辐射校正。因为精确的校正公式需要找出每个波段像元亮度值与地物反射率的关系。而若不通过特别的观测,一般很难得到这些数据,所以常常采用一些简化的处理方法,只去掉主要的大气影响,使图像质量满足基本要求。粗略校正包括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和回归分析法。直方图以统计图的形式表示图像亮度值与像元数之间的关系。具体校正方法:首先确定条件满足,即该图像上确有辐射亮度或反射亮度应为零的地区,则亮度最小值必定是这一地区大气影响的程辐射度增值。校正时,将每一波段中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去本波段的最小值。使图像亮度动态范围得到改善,对比度增强,从而提高了图像质量。回归分析法是假定某红外波段,存在程辐射为主的大气影响,且亮度增值最小,接近于零,设为波段a。现需要找到其他波段相应的最小值,这个值一定比a波段的最小值大一些,设为波段b,分别以a,b波段的像元亮度值为坐标,作二维光谱空间,两个波段中对应像元在坐标系内用一个点表示。(阿尔法a)就是波段b的程辐射度。校正的方法是将波段b中每个像元的亮度值减去(阿尔法a),来改善图像,去掉程辐射。同理依次完成其他较长波段的校正。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