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明确指导思想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进行表述的方法。2.探索并掌握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与判定,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基本的作图技能;探索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投影与视图;探索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确定位置。3.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数学思考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4.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模块复习•复习课时数约32课时。•时间3月初—4月末专题复习•复习课时数约20课时。•时间为5月初--5月底。模拟测试•复习课时数约12课时•时间为6月初——中考前复习计划目录•学情分析•复习目标•复习措施•模块划分及课时安排•注意事项模块复习一轮复习学情分析: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还没形成很好的数学思维,对初中数学知识还没形成体系。基本概念、基本公式记忆模糊,遗忘现象严重。但学生面临中考,有一定的思想压力,想学好、想考好的欲望强烈,因此老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利用好这个关键环节,打好基础。复习目标:第一轮复习中应该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复习措施:1.复习内容上:第一轮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做到重视课本。现在中考命题仍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立体的引申、变式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的复习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结构。这一阶段的习题训练以基础知识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2.资料准备: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区集体备课的资料,结合自身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教学案,重点在于花功夫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课后通过《中考零距离》中的配套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同时在这一轮的复习中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励和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以便更好更快地提高教学质量。模块划分及课时安排根据课程标准和潍坊市考试说明初中数学共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其中《数与代数》共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三个模块;《空间与图形》分为:图形的性质、图形变化、图形与坐标三个模块;《概率与统计》分为统计和概率两个模块,共计8个模块。课时安排如下:课时序号复习内容课时过关测试内容时间数与代数15课时数与式第1课时实数1《数与式》1课时第2课时二次根式1第3课时代数式、整式运算1第4课时因式分解、分式1方程与不等式第5课时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一次方程组1《方程与不等式》1课时第6课时一元二次方程1第7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第8课时不等式的应用1函数及其图象第9课时函数概念、一次函数1《函数及其图像》1课时第10课时反比例函数1第11课时二次函数1第12课时函数的应用1模块划分空间与图形14课时图形的性质第13课时平行线、三角形与证明1《图形的性质》1课时第14课时特殊三角形1第15课时多边形、平行四边形与证明1第16课时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与证明1第17课时圆1第18课时作(画)图1第19课时投影与视图1图形与变换第20课时图形的变换1《图形与变换》1课时第21课时相似形1第22课时解直角三角形1图形与坐标第23课时图形变换与坐标1《图形与坐标》1课时模块划分概率与统计3课时第24课时统计1《统计》与《概率》测试1课时第5课时概率1模块划分注意事项重视模块之间的联系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重视模块之间的联系: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一定要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进行模块复习时,除了梳理各个模块的知识点,了解课标要求和考试要求以及各个模块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外,还要梳理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内在联系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一次二项式二次三项式分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代数式的值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函数值不等式的解集方程的解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与初中的内容也紧密相联.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些高中学习中常应用到的知识,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上调、降低难度.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师生双方都要有“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观念.中考是教学评价的指挥棒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深入、细致、准确、科学的研究初高中数学衔接,可以准确地把握中考脉动,为日常教学指明方向。专题复习•学情分析•复习目标•复习措施•专题划分二轮复习学情分析:学生已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回顾与学习,开始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所以本轮复习以知识的横向关系为线索实现知识的第二覆盖,这也是专项技能整理阶段。复习目标:本轮的最终目标是对数学知识的的综合运用和完善提高,以及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与提高。在本轮复习中,专题讲解与训练,重,难点突破,实现能力升华;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培养学生解题的技巧和策略。复习措施:1.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以纵向为主,按知识点顺序复习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就是以横向为主,突出重点,抓住热点,深化提高。这种复习是打破章节界限,绝不是第一轮复习的压缩,而是一个知识点综合、巩固、完善、提高的过程。2.习题选取:在专题训练时,习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习题要有针对性,围绕重点难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习题需要一定的难度,提高学生能力,但这个难度要兼顾好所有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分层练习与巩固。3.资料选取:以《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和区集体备课材料为主。4.优生优培:中考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多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活动。但临近中考,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抓好优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有明显的层次,安排一些优秀生努力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激发深入探究、学习数学的兴趣。专题划分:第一部分解答题专项计算求解型专题一分式化简求值专题二解分式方程概率与统计专题三统计专题四统计与概率结合几何图形的证明与相关运算专题五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相关计算专题六特殊四边形的判定与相关证明专题七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八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实际应用与方案设计型问题专题九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专题十方案设计问题专题十一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专题十二探索性问题运动变化型问题专题十三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的动点问题专题十四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结合的动点问题专题十五几何中的运动变化、折叠剪切专题划分:三轮复习模拟测试•复习目的•复习措施•潍坊中考数学试题特点•模拟题的选用•补救措施复习目的: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缺补漏、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复习措施:第三轮复习中,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题的时间,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设置,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教师也要批阅及时,评分规范。随着中考时间的越来越近,学生们要在考前在各方面逐步调整自己,以便在考场上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内容方面,要回顾整个知识体系,特别要重视那些易被忽视的细节,在此阶段不适合再去钻研难度过大的题目。最好适当地逐步减少练题量,调整好学生的心态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根据学情适当接触少量的综合题,以熟悉题型、保持自信为目的。潍坊中考数学试题特点:1.知识考查基础化;2.题材选择生活化;3.能力要求层次化;4.思维模式开放化;5.试卷结构格式化。模拟试题的选用:结合中考试题特点,第三轮复习模拟试题的选用有:1.近三到五年的潍坊中考试题;2.参考区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模拟试题;3.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参考课本、潍坊考试说明、和教参,自己命题3—5套;4.紧跟区教研室的模拟考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