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鱼儿的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鱼儿的家》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引领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临其境,去体验和自行发现鱼儿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鲜活问题,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学情分析本节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鱼儿为研究对象,利于学生以生活经验或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能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的能力,因此活动在开始阶段,教师要精心引导学生自己分成小组,小组讨论商议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活动规则。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去体验和自行发现鱼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鲜活问题,自己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培养计划与组织能力。3.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见解。教学重难点1.做好考察活动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2.填写“考察活动记录表”。评价任务能够小组合作制定考察计划。教学准备考察记录表和笔、玻璃瓶、塑料袋、盆、放大镜、自制的网、照相机等。教学过程一、观察小鱼,激发兴趣讲桌上的鱼缸里有几条小鱼,让学生分组观看。看后说说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二、设置考察情景1.我们学校东边就有一条小河,那里是小鱼的家。猜一猜小河里有什么。2.学生将自己的猜想画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并汇报。3.小河里到底有什么呢?我们一起去考察吧。2/2三、计划与组织考察前我们先分一下组,4——6人一组,选出组长,分工。仿照课本28页考察活动记录表制作自己小组的考察记录表。强调活动规则:1.遵守纪律,不单独行动。2.把采集好样品保管好,专人保管。3.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4.注意安全,不在家长的陪同下不准自己到河边去,河边是有危险的。我们这样做就是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活动时要充分准备,遵守规则,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设置场景一:假如讲桌上的鱼缸就是村东的小河,让两三个同学扮演不文明的人向鱼缸(小河)里扔垃圾,在扔之前先把自己当时的扔垃圾的情况描述出来。设置场景二:分组实地考察,强调“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带好自己的记录表,及时作好记录。设置场景三:我们要纠正不文明的行为。让三个同学扮演高素质的学生,从鱼缸里捞出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并为文明行为鼓掌。四、小结本节课是同学们实地考察的开始,只有实践才出真知。考察时要及时做好考察记录,保存好采集的样品。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是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利于主动发展的教育氛围,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课一开始,先通过观察小鱼创设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问题,并尝试怎样解决,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用什么样的方法。这样教学,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总之,上完这一节课,让我感受到教师不惜花时间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讨论、交流。我们的教学就会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科学知识”;“不同的人在科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