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常规检查-形态学检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视粪便常规检查中形态学检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艳粪便的组成未消化的残渣如4天前摄入的食物纤维素胆汁(色素类和盐类)-颜色通常是由于细菌活动引起胆色素的变化肠道分泌物,包括粘液来自血液的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至少1/3的固体成分由细菌组成无机物(占10%~20%):主要是钙和磷酸盐不能消化的或不能被吸收的食物粪便的检查大小、形状、稠度、颜色、气味、有无血PH值、粘液、脓汁、组织成分食物残渣细菌或寄生虫、寄生虫类型或虫卵胆色素、粘液丝、淀粉、酶类、蛋白、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粪常规形态学检验的现状检验模式镜检原因客观问题主观问题手工盐水涂片镜检为主1、临床需求2、操作简单方便1、工作量大2、工作条件较简陋3、容易交叉污染4、人为误差大1、工作人员不愿意主动承担2、盐水镜检法阳性率低下粪常规形态学检验的现状问题:1、如何提高粪便形态学阳性检出率?2、如何规范粪便常规的检查?3、如何培养检验人员的粪便形态学知识?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BECDA质量管理程序管理检验项目作业指导书证实文件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粪常规检验如何编写管理文件?消化生理过程人体的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从口腔开始、到直肠才最终完成的消化吸收生理过程)消化生理过程消化、吸收部位: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消化、吸收的过程:肝脏和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胆汁和胰液通过总胆管排入小肠,与食糜混合,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大面积的小肠粘膜是主要吸收场所食物的消化生理过程大肠对已被吸收营养素的废物再次吸取水分后形成粪便食物经牙齿咀嚼和唾液混合在酶的作用共同作用下进行分解淀粉食物经胃的混合并使胃液分解蛋白质食物在小肠(其他汁液)分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粪便检验目的根据粪便的性状,间接判断胃肠、胆胰等功能状态根据粪便中有无炎性有形成分(细胞、结晶及寄生虫卵或虫体等)病理情况,间接或直接判断胃肠道疾病的类型根据粪便隐血试验结果,间接判断消化道溃疡及恶性肿瘤标本务必新鲜,不可混人尿液,盛器应洁净干燥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挑取粪便含有粘液或脓血部分,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粪便标本采集一般检查留取少量粪便即可(至少有5克大小)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立即送检,从脓血和黏液部分取材,寒冷季节时标本送验及检查时应需保温粪便标本采集粪便的形态学肉眼可见性状(宏观形态)显微镜下的物质(微观形态)生理学指标(PhysiologicalFinding)肉眼可见的:颜色-棕色、稠度-可塑的、量-(0-300g/天)、(粘液、脓液、血液、寄生虫)阴性、外形-成形的、气味-(有赖于粪便的pH、细菌的发酵作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粒细胞、未消化的食物、肉纤维、淀粉、寄生虫的卵和节段)阴性、脂肪-(脂肪酸结晶、中性脂肪)形状(Shape)过度硬实:排泄延迟所致的液体吸收增加带状结构:直肠弹性降低、肠痉挛、直肠狭窄硬粪块(小的、圆的、大的粪便):便秘量(Volume)量增加的临床意义:缓泻药滥用、分泌性腹泻、吸收障碍、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脂肪痢、素食饮食量减少的临床意义: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摄入增加(肉类、蛋白质)、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吸收障碍综合征)粪便的颜色红色:(直肠异常,痔疮)浅表出血,下消化道出血黑色(黑粪症):上消化道出血,铁剂,铋的摄入,活性碳干扰因素:红色-甜菜、黑色-(高肉饮食、炭、樱桃)、浅红-(牛奶饮食、低肉饮食),绿色-(抗生素、富含叶绿素的绿色蔬菜)、黄色-(母乳喂养的婴儿、大黄、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粪便的颜色药物:白色物质-(抗酸药、铝盐)红色物质-(抗蠕虫药、苯酚、四环素、抗凝剂、水杨酸盐)黑色物质-(铁剂、铋盐、活性炭、抗炎药、消炎镇痛药)粉红物质-(过量的抗凝剂或水杨酸盐)淡色物质-(钡)绿色物质-(消炎镇痛药、汞盐)棕色物质-(蒽醌)蓝绿色物质-(diathiazine噻嗪)橘红色物质-(苯重氮吡啶)棕黄色物质-(蕃泻叶)粪便的颜色灰色(灰色的,脂肪的):巧克力、可可、脂肪-(皮脂溢)灰白色(酒精性的):高奶制品饮食、机械性黄疸-(胆管阻塞)、钡餐棕黑色:肉类饮食、长期暴露于空气中黑绿色:溶血性黄疸绿色:含菠菜量高或其他绿色植物饮食、严重的腹泻、抗生素治疗银色:黄疸与血液的混合黄色或黄绿色:含菠菜量高或其他绿色植物饮食、严重腹泻、蔬菜轻泻剂、rapidtransittime粪便的粘绸度血性腹泻:阿米巴病、霍乱、大肠肿瘤、伤寒热炎症腹泻:局部肠炎、结肠溃疡、沙门菌感染、细菌性痢疾、肠结核脂肪性-糊状(灰-白色):乳糜泻、囊性纤维性变、胆管阻塞、钡餐、斯波卢腹泻粪便的粘绸度稀薄(腹泻):液体吸收降低、淀粉样变、肠分流、酶缺乏症(乳糖酶)、高蔬菜饮食、糖尿病性肠病细菌性肠毒素--(霍乱弧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毒素)、肠瘘、水泻、低钾血症、局部缺血/炎症性肠道疾病胰腺疾病-(功能不全,肿瘤,炎症)、管腔内液体与吸收的表面缺乏接触、降钙素、类癌瘤、溃疡性结肠炎粪便的粘绸度稀薄(腹泻):药物-(氨苄西林、含镁抗酸药、头孢菌素、毛地黄甙、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能阻滞药、奎尼丁、钾、轻泻药、林可霉素、甘露醇、普萘洛尔、促胰液素、山梨糖醇)淋巴瘤、局限性回肠炎、惠普尔疾病、吸收障碍、消化障碍、甲状腺髓状瘤、胆汁梗阻、血管活性肠多肽、运动障碍、肠切除、体液分泌过度、斯波卢腹泻、综合症-(过敏性肠炎综合症、胃酸过多综合症)粪便的粘绸度干燥:高肉质饮食干结(便秘):胃肠道脓肿、植物血凝素、脱水、膀胱膨胀,糖尿病性肠病,器官壁内血管瘤、甲状腺机能减退,精神病、长期卧床、胃肠能动性减少/变化、阿片制剂、脊索损伤,先天性巨结肠、胃肠道肿瘤、食物摄入减少、管腔内外的阻塞、息肉、排便反射改变、巩膜瘤、直肠/肛门损伤继发状况、过敏性肠炎综合症水状(容积过大):双糖酶缺乏、大肠埃希菌、霍乱、金葡菌性食物中毒、毒素黏液(Mucus)在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下,粪便中出现黏液。脓血黏液:急性憩室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大肠炎、结肠肿瘤、肠结核大量黏液:结肠绒毛状腺瘤在粪便表面有血性黏液:阿米巴、直肠肿瘤、志贺菌痢、直肠炎症在粪便表面有凝胶状黏液:黏液性结肠炎、排便过度用力、痉挛性便秘、肠易激综合症,情绪影响粪便性状与疾病大便为米汤样多见于霍乱与副霍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腹泻以及急性砷(砒霜)中毒洗肉水样或血水样见于副溶血弧菌感染、嗜盐菌感染或急性坏死性肠炎大便呈黄绿色水样内含蛋清样或粘膜样物质,应首先考虑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及假膜性肠炎粪便性状与疾病粪便含脓血可称为痢疾样粪便,提示结肠有溃疡或糜烂性病变,见于菌痢疾、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及放射性直肠乙状结肠炎暗红色或果酱样常见于阿米巴肠病;冻状便见于过敏性结肠炎患者或某些慢性菌痢病人柏油样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出血或药物所致)粪便性状与疾病粪便为绿豆汤样见于沙门氏菌感染粪便呈蛋清样见于白色念珠菌性肠道感染粪便干燥颗粒状见于结肠痉挛引起的“痉挛性便秘”,肠梗阻便秘或粪块堵塞性肠梗阻粪便有形成分与疾病细胞食物残渣结晶寄生虫镜检图谱(MicroscopicalPicture)上皮细胞:胃肠道炎症炎症细胞:肠道炎症疾病、侵袭性细菌感染-(阿米巴、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细肌纤维:腹疾病、胰腺功能不全、肠蠕动加快、胃肠道吸收紊乱镜检图谱(MicroscopicalPicture)结晶:草酸钙结晶、脂肪酸结晶、三磷酸结晶、类胆红素结晶-(胃肠道出血)、夏科雷登结晶-(寄生虫如阿米巴)脂肪颗粒淀粉颗粒寄生虫及其卵粪便细胞真菌红细胞脓球粪便细胞•白细胞增加肠炎时白细胞数量一般少于15个/HP、菌痢或阿米巴样痢疾及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时白细胞数量也会增加•红细胞增加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结肠、结/直肠癌、直肠息肉、痔疮出血、菌痢和阿米巴痢疾等•念珠菌病理粪便中出现的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母菌最为多见,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化疗之后白细胞(Leukocytes)检测目的:1)辅助诊断腹泻疾病;2)检查与有明显的白细胞,血液和粘液的排泄物相关的情况白细胞(Leukocytes)量多的临床意义:溃疡性结肠炎、沙门氏菌病、志贺菌痢、伤寒、(弧状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鼠疫杆菌、副溶血弧菌、难治梭状芽孢杆菌、结核分支杆菌、轮状病毒)所致的感染、抗生素所致的大肠炎、阿米巴病白细胞(Leukocytes)量少的临床意义:产毒素型细菌-(梭菌,葡萄球菌)、腹泻-(非特异性腹泻、滤过性毒菌腹泻、非侵袭性的肠杆菌腹泻)、霍乱、阿米巴结肠炎、寄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脆弱双核阿米巴、贾第鞭毛虫)粪便结晶夏科-莱登结晶为无色透明的菱形结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常在阿米巴痢疾,钩虫病及过敏性肠炎粪便中出现粪便残渣淀粉颗粒在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时大量出现脂肪小滴大量存在提示胰腺功能不全,因缺乏脂肪酶而使脂肪水解不全所致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吸收不良综合征,小儿腹泻等植物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等肌纤维在肠蠕动亢进、腹泻或蛋白质消化不良时和胰腺功能严重不全的反映粪便残渣脂肪球呈大小不一圆形折光强的小球珠淀粉颗粒具有同心性纹或不规则放射线纹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或棱角状颗粒,无色,具有一定折光性粪便残渣植物纤维螺旋形或网格状结构肌纤维淡黄色条状、片状,带纤维的横纹肠道阿米巴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侵入结肠壁后所致的以痢疾症状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病变多在回盲部结肠,易复发变为慢性。原虫亦可由肠壁经血流-淋巴或直接迁徙至肝、肺、脑等脏器成为肠外阿米巴病,尤以阿米巴肝脓肿最为多见肠道阿米巴滋养体大滋养体20~40μm大小,依靠伪足作一定方向移动,见于急性期患者的粪便或肠壁组织中,吞噬组织和红细胞,故又称组织型滋养体。小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6~20μm大小,伪足少包囊多见于隐性感染者及慢性患者粪便中,呈圆形、5~20μm大小,成熟包囊具有4个核,是溶组织阿米巴的感染型,具有传染性肠道寄生虫病土源性线虫病由土源性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导致的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蛲虫病等)分类肠道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是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有寄生虫幼虫或虫卵的生的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引发的疾病(如华支睾吸虫病、带绦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包虫病等)分类1995年中国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5-14岁儿童0-4岁幼儿感染率(%)感染率蛔虫46.87954.36042.836鞭虫19.92025.1169.970钩虫18.38513.4775.534蛲虫30.43516.7399.131华支睾吸虫0.400————溶组织阿米巴0.8890.8610.595兰氏贾弟鞭毛虫2.6544.3203.930(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总感染率(%)虫种流行病学中国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2001年卫生部公布第二次中国寄生虫病区域普查:其中土源性寄生虫病占10%左右(包括广东、江苏、山东、云南等地区)2004年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调查结果,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34%,但其总体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中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然居高不下,食源性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明显上升流行病学中国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种类1995年总感染率(%)2005年总感染率(%)蛔虫46.87912.72鞭虫19.9204.63钩虫18.3856.12蛲虫30.435——华支睾吸虫0.4002.40(流行区)溶组织阿米巴0.889——兰氏贾弟鞭毛虫2.654——(来源:2005年卫生部《全国人体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