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理论练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一、单选题1、()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答案:A2、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社会生产力D、上层建筑2答案:B3、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A、区域分工B、产品分工C、劳动分工D、市场分工答案:C4、()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A、国际分工B、社会分工C、劳动分工D、生产分工答案:A5、()是世界各地或地区进行商品、服务、科技交易的场所。A、国内市场B、国外市场C、海外市场D、世界市场3答案:D6、二战后,国际分工向()过度和发展。A、垂直型B、水平型C、垂直型和水平型D、水平型和混合型答案:D7、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是在()。A、19世纪中叶到二战B、二战后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D、16-18世纪中叶答案:B8、在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特殊交易所是()4A、国际博览会B、商品交易所C、国际商品拍卖中心D、服务性国际贸易中心答案:B9、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世界市场是()。A、封闭市场B、自由市场C、垄断市场D、北美市场答案:B10、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A、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B、18世纪到19世纪初C、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D、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5答案:C二、多选题:1、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B、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C、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阶段D、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答案:ABCD2、世界市场主要由()所构成。A、签约人B、信息网络C、运销渠道D、市场调节机制答案:ABCD63、根据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以及生产的部门结构不同,当代国际分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水平型B、交叉型C、垂直型D、互补型E、混合型答案:ACE4、19世纪末的统一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帝国主义列强巳把世界爪分完毕B.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形成C.国际金本位制建立D.形成了较完善的销售渠道E.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制约着世界市场的发展答案:BCD75、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中间商包括()。A、进口B、进口代理商C、出口商D、出口代理商答案:AB6、正确描述影响国际分工主要因素的有()。A、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C、国际生产关系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D、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8E、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F、上层建筑可以促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答案:CDEF7、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实现的条件,这主要体现在()。A、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纽带B、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C、国际贸易可以协调参与国际分工主权国家的分工利益D、国际贸易引导国际分工的发展方向答案:ABCD98、世界市场销售渠道通常由()几个部分构成。A、出口国的销售渠道,包括生产企业或贸易企业本身B、出口国与进口国的销售渠道,包括贸易双方的中间商C、进口国国内的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D、出口国、进口国及第三国的销售渠道答案:ABC9、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以下描述正确的有()。A、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10B、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C、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D、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答案:ABCD10、对于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B、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C、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1D、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E、生产力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答案:BCDE三、判断题:1、发展中国家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对2、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并在现代国际分工中居主导地位。()对3、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错124、从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关系来说,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的表现,世界市场是国际分工的基础。()错5、世界市场的运销渠道是指世界市场上的贸易中心、运输和销售渠道。()对6、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中也必然处于中心地位。()对7、二战后,发达国际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处于国际分工格局的主导地位。()错8、国际分工的发展速度是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成反方向变化。()错139、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结果。()对10、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由各个贸易国家的市场构成的。()对案例分析一从新型国际分工看美国贸易逆差14中美之间彼此在产品出口上是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即使在高技术领域,中国出口日益上升,但同美国之间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竞争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是双赢而不是零和。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了4352亿美元,比2001年猛涨了21.4%。这对于受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艰难爬坡的美国经济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美国贸易逆差日益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也有竞争力、财政赤字、利率、汇率、贸易15壁垒等诸多问题,近年来还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型国际分工相关联。全球化时代.贸易逆差已经不再是一个衡量美国全球销售额和企业竞争力的合适尺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贸易逆差又有新特点.它同信息化、全球化有密切关系。在此时期,信息产业大发展,并在全球布局,所谓WINTEL生产方式,就是由美国大公司控制高端生产,如微处理器、应用软件和关键网络设备,而把边缘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分散到劳动成本低的世界各地制造,然后返销美国,由美同大公司加以组装,销往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16这种产业链的内部分工和全球布局,注定要使美国进口产品大量增加。许多其他产业.如汽车、运动鞋、玩具也具有设计营销在美国,加工制造在国外的类似特点。全球化还使美国大公司把触角伸展到世界各地,但其子公司的生产并没有计算在美国的出口之内。据统汁,1998年美国子公司在国外的生产高达2、4万亿美元,而在美国本土,企业的出口只有93.30亿美元,不足国外子公司售额的40%。美国跨国公司情愿通过其在国外的子公司向全球销售其产品和服务。而不愿从美国本土出口。同时美国进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它们子公司的返销产品。所以有些美国学者17认为,在全球化时代,贸易逆差已经不再是一个衡量美国全球销售额和企业竞争力的合适尺度。至于2002年贸易逆差之所以破纪录.还有一个美国经济相对好于日、欧的原因.。这一年美国GDP的增长率达到2、4%.而日本只有1.3%左右,欧盟只有1.6%左右,美国从贸易伙伴国的进口增大,但对伙伴国的出口滑坡,导致逆差上升。就性质而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因中美双方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因中国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所产生的。根据美国官方统计,截至2000年,日本一直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中国则可谓“后来者居上”。由于中美贸易18增长迅速,美方贸易逆差也有相应的快速增长。根据美方统计,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从2001年开始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对美的第一顺差国。根据2002年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资料,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当年为1031亿美元,日本对美顺差为701亿美元,其次为加拿大498亿美元,墨西哥372亿美元。由于统计口径问题,中方公布的对美贸易顺差远较美国公布的数字为小,2002年只有近300亿美元,但美国贸易逆差在迅速增长则是事实。这种情况在美国已经引起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和某些利益集团的不满和抨击。说中国只讲多出口、不愿多进口,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不履行加入19世贸组织承诺,等等。但撇开统计口径不谈,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就性质而言,主要是因中美双方的国际分工而不是因中国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所产生的。证明这一点的依据是:第一,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开放度已有相当大的提高。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中国的进口渗透率①(importpenetration)1986年是33%左右,1993年达到50%以上,1996年是38%左右;同期美国的相应数字分别约为30%、38%;、42%;日本相应数字分别约为10%、13%、20%。另据OECD的资料,就反映参与国际产业内部分工的产业内部贸易指数而言,1996年中国20是55.5%,高于日本的42.1%和澳大利亚的41.2%。对实行开放政策不过十多年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当承认其进展是快速的。第二,从造成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主要商品看,基本上属于中国与美国之间合理的国际分工,并由中国发挥两个比较优势——产业之间的比较优势与产业(行业)内部的比较优势所导致的结果。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资料,199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最多的五大类商品依次是玩具、游戏和运动器械;靴鞋;通信设备;计算机和自动数据处理机;办公机械和零件。同年美国对中国出口最多的五大类商品依次是航天和航空21设备;肥料;通信设备;计算机和计算机设备;半导体、晶体管和两极管。两相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对美国大宗出口的前两类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美国对中国大宗出口的前两类产品则都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中国对美国大宗出口的后几类产品表面上看也是高技术产品,与美国是重叠的,实则中国只是从事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制造,而美国从事的则是高技术中的高端产品以及设计和营销。这种重叠,明显属于高技术产业内部的分工。这种分工是产业链的内部分工,在利益分配上高端产品和设计营销总是拿大头.而低端产品和加工制造则只能拿小头。所以.两22国之间彼此在产品出口上是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即使在高技术领域.中国出口日益上升,但同美国之间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竞争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是双赢而不是零和。这里要强调指出的一点是,美国在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方面虽然得益很大,但它也是造成贸易逆差的重要根源。可以用计算机和办公机械为例来说明这—点。这个行当是美国的优势产业,但是由于进行国际发包,由1981年顺差62亿美元,到1990年变为逆差22亿美元,到1999年逆差再攀升为358亿美元,成为继汽车和服装之后的第三大逆差产23品。美国贸易逆差审查委员会的艾伦·兰茨在《美国的经常账户——部门业绩和前景评估》一文中说;促成这种结构性变革的是新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加快。从提出创意到老化过时常常不过是几个月时间。这就使那些资本雄厚的大公司.如IBM和菲利浦斯,要想投资于全球并生产出所需要的数量、同时又能给股东提供体面的利润变得十分困难,于是他们就采取发包给制造商制作的办法。电子制造承包商的利润很薄,让它们去生产可以解决大公司建厂开支和学习曲线问题。由此可见.这种产业内部的分工确实使大公司获得更24高的利润,而贸易逆差则是这件事情的反面。(资料来源:《世界知识》2003年第10期,作者:吴宝森)思考题1.如何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理解中美之间的贸易?2.如何看待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3.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将会怎样影响中美贸易的发展?案例分析二(一)“国际分工陷阱”案例解析:25在新一轮全球并购高潮中,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强化其在原有贸易格局中的既得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则被更加牢固地锁定在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进而掉入“国际分工陷阱”。在美国市场,中国出口玩具“芭比娃娃”的零售价为9.99美元,她在美国海关的进口价仅为2美元,两者相差的8美元作为“智力附加值”被美方拿走。在剩下的2美元中,1美元是运输和管理费,65美分支付原材料进口的成本,中方只得到区区35美分的加工费。由此可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和低端,而发达国家则成为最大的26赢家。这样的例子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并不鲜见。国际分工的收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严重不对称的。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大量闲置的低素质、低技能的劳动力。发展中国家能够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发达国家都能够从事。发达国家的跨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