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研究研究方案一、问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只局限在校内,学生大量的闲暇时间给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学校闲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系统地归纳、整理、总结和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的渠道,提高学生闲暇时间生活质量,实现新时代的教育任务。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改变过去只重视课堂教学,局限于校内教育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闲暇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因此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校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效能,提高学生闲暇时间学习和生活质量是现代教育发展必须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我校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研究也刚刚起步,通过对部分学生家长的采访调查,发现78.6%家长对闲暇教育概念模糊不清,认为闲暇教育就是学校以外的教育,跟学校没多大关系,只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适当报个辅导班就行了,让孩子从校内的学堂转移到校外的讲堂,孩子社会实践、探究自然的时间被剥夺了,成为学习的机器。那么如何走出误区,让全体教师和学生成为闲暇教育的参与者呢?我校地处县城中心,学生多数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闲暇时间校外活动空间比较大大,但教育资源毕竟是零散的、无序的。要想集中高效地利用闲暇时间组织活动,就要与最优质的活动场所建立正常的联系,建立活动基地就是最基本的办法。校外实践活动是我校的特色,并且取得了1一些成绩。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将着眼点放在了“开发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闲暇时间生活质量”这一项目的研究上。我们旨在立足学校实际,通过实践,增强教师闲暇教育意识,提高教师认识,培养教师开发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能力,尝试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闲暇教育新路子。二、概念界定1.校外实践,是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为学生自主发展开辟广阔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学校组织广大学生到学校以外社区或自然界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2.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家庭以外的能对学生产生教育功能,提供教育实践活动的处所。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田园、科技实验基地、植物园、动物园、学校周边的富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乡村。3.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利用,是指学校对学校以外的教育处所进行挖掘整合利用,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延伸,学生在这些社会场所中,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以发展,塑造了良好的个性品质。三、研究的策略1.周边开发,综合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开发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先从学校周边的环境入手,选择具有开放性且有益于教学活动的场所,方便学生到实践基地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受教育面广;此外,还要注意所选基地是否有综合利用的优越性,这样方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到那里参与不同层次的实践,让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具有永久性。如我校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之一“佳乐家超市”,就是上述校外活动基地的最佳选择,在学校东边约50米处。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可设计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到超市去体验。如低年级数学,学了元、角、分的认识后,可带领学生到超市中去体验,巩固所学的知识;品德与生活一课认识了一些蔬菜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到蔬菜区指认蔬菜名称;中、高年级的同学可做一些超市里对过期食品的处理2等问题的调查,也可以做实践体验,1小时收银员、超市迎宾、导购员等。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既有知识的巩固,又有社会实践的活动体验。2.问题入手,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让各班学生到社区中去发现问题,然后以班为单位进行梳理整合3——5个问题,再交学校教导处,由教导处对全校问题再次梳理整合,把学生公认的问题进行分析、权衡,最终确立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小交警交通指挥岗”是我校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就是采用上述办法来确立的。(此基地适合高年级学生活动)这一实践活动基地,地处新昌路与利民街的交叉路口,车辆较多,时常发生交通事故,这里白天都有交警执勤。学生通过轮流跟交警指挥交通,巩固了《安全教育》中所学的交通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交通肢体语言,还在实践中,潜移默化明白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体验到了服务社会的辛苦和快乐。3.关注科技,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科技实践基地的开发,要结合本地科技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针对学生对本土科技文化知识了解的欠缺,有目的、定期组织学生到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去参观实践,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如“城关街道科技示范园”就是我校的一所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学校平均每学期分批带领学生到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实践体验一次,通过采访技术人员了解科技种植的最新技术,动手采摘、插秧体验劳动的艰苦。同时也进行一些小课题研究《红提葡萄的市场价值》《何为绿色蔬菜》等。4.校际合作,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清清的小河、保留的沟渠、丰富矿产资源等,但是非常单一,而城区的社会实践就有多样性的特点,实践基地丰富,活动内容丰富,家庭条件良好。这些都是农村实践活动不能相比拟的。生活在县城和乡村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鉴于这个问题,县城学校和乡村学校利用校际合作,在双方建立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取长补短,资源互补。如“高崖库区学校”就是我校的校际合作兄弟单位,每年两个单位的学生和教师都要进3行3天的交流互动,实验小学的部分师生到库区小学体验生活,库区的部分师生到实验小学体验生活。通过两个学校师生的交换体验,城里的孩子在短短的几天,学会了自理,了解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认识了一些农作物,了解了它们的生长过程;而农村的孩子则适应了城市家庭生活,小到日常生活器械的使用,大到在公共场所的交际,熟知生活区域的乘车路线。校际合作,让两边的师生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受益匪浅。5.军民共建,开发利用校外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学校与就近的部队进行协商,建立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校内课程对学生进行校外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如我校在驻昌部队405团建立了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每年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部队去体验生活,通过听故事,了解军人的坚强,队列训练,射击等实践活动感受军队纪律严谨,树立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6.聚合还原,辐射结合,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聚合还原,就是学校牵头定点建立社区服务基地,由学校定期组织到社区服务。辐射结合,就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住所的远近,打破年龄的限制,自由结合,组建小组,确立自己在小区的实践基地。如我校定点设立的社区服务基地“蓝宝石花园”,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小区服务,培养学生岗位意识;每位学生又自己组建小组,在自己小区里确立个人的服务岗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四、研究步骤第一阶段(2011.3—2011.4)为项目研究的酝酿、准备、方案的确立阶段。再进一步总结前一段闲暇教育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第二阶段(2011.5—2011.11)项目研究阶段,具体开发校外实践基地,开展闲暇教育,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第三阶段(2011.12—2011.1)总结阶段。全面反思、总结,整理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五、研究的组织与保障41.坚实的科研基础。实验小学崇尚“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师们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经验。2.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地处县城中心,生源面很广,学校建立了佳乐家超市体验岗、小交警体验岗等五处社会实践基地为课程的开发准备了丰富的资料。3.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对项目研究的各种会议、研讨进行了详细论证和规划,确保项目研究的顺利实施。六、预期研究成果和成果形式(一)预期效果通过研究和实践,开发出几个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我们还要依托这些校外实践基地增强学生的多元能力发展,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1.学生方面(1)多元能力增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如课堂中的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2)激发潜能开发。①改变学习方式,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接受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相结合,以实践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体验可以借助语言工具来实现,也可以不通过语言工具来完成。学生在实践的感悟中,在现实的场景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认识、情感、态度与观念的变化。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是知能转化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化教为学,教学相长;化学为思,学思结合;化理为情,情理交融;化知为行,知行统一。学会体验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大有帮助。②培养学生思维,具有一定探究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学习活动,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敢于大胆实践探索,善于自我反思评价,乐于群体间的合作交流,学习能力明显提高。52.学校方面(1)开发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周边开发,综合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问题入手,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关注科技,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校际合作,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军民共建,开发利用校外教育活动实践基地;聚合还原,辐射结合,开发利用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基地。(2)较大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建设。这些运作机制,融丰富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于一身的独特的德育模式,它能拓展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体系,建构学校学习课内知识,实践于校外实践活动的立体式的学习方式,较大地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德育建设。并且以学为主线,社会实践为外围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成我校素质教育的一大特色品牌工程。(二)项目研究预期成果形式一是报告,总结形成研究项目研究报告、研究工作报告;二是开发校外实践基地,供学生开展闲暇教育活动;三是经验论文集,结集出版教师研究经验论文;四是形成各种闲暇教育教学模式;五是形成各种成果集,包括学校网站资源库、案例集、论文集以及相关音像资料。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