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花儿与少年》课时数5第1课时总课时数1教学目标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2、能够随着音乐做一些声势动作,或者配上伴奏敲敲。教学重、难点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组织教学二、乐句连接三、欣赏《花儿与少年》发声练习1=C2/45342123453421—ninoninoninoni认唱旋律短句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1930—)创作于1956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调》改编而成。《四季调》又名《四季歌》,流传于青海地区。写的是姑娘与阿哥去踏青及谈情的故事。语言生动,旋律优美而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曲为ABA三段式结构。A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B段与A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旋律。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四、实践表现欣赏多种表现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感,为给去分段,并随着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1、播放音乐,教师拍手为歌曲伴奏。师:大家今天表现真不错,我不禁要为大家鼓掌了,可是我的掌声可是有节奏的,请大家听好了!2、请学生放慢速度练习拍手。3、请一半学生唱歌,一般学生伴奏。然后调换。4、自评,互评。5、集体演唱并伴奏。课题《我的祖家是歌乡》课时数5第2课时总课时数2教学目标1、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2、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教学重、难点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创设二、感受体验三、唱歌表现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2、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风光。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特点吗?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1、教师范唱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把这首歌曲唱下。欣赏歌曲回答问题:(1)、该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四、高山族的民歌主要类型五、实践表现(2)、音乐的情绪如何?再次欣赏歌曲,思考: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3、视唱曲谱。师:曲谱作为音乐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是会唱歌了再唱曲谱,但是,你学会唱曲谱后,没有老师你也能学会新歌。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歌。它多用于婚礼、葬礼及各种祭祀活动。其四为叙事歌。它多以传说、故事为歌唱的内容。在上述四类民歌中,除了单声部歌曲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多声部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流传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排湾支系民歌。它属于舞歌类的“欢乐舞曲”。这首歌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的祖家是歌乡》为C羽调、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1、播放音乐,教师拍手为歌曲伴奏。师:大家今天表现真不错,我不禁要为大家鼓掌了,可是我的掌声可是有节奏的,请大家听好了!2、请学生放慢速度练习拍手。3、请一半学生唱歌,一般学生伴奏。然后调换。4、自评,互评。5、集体演唱并伴奏。课题《跳柴歌》课时数5第3课时总课时数3教学目标1、学唱《跳柴歌》,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2、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风族特点。教学重、难点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教学准备录音机、葫芦丝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组织教学二、练一练,我的创造三、教学新歌1、听曲入室,师生问好!2、精彩三分钟,模仿各地方言。1、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唱一唱;2、哪一组旋律最通顺、流畅?1、谈话: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听赏一首海南民歌《跳柴歌》,听完后请告诉我你们想干什么?想跳一跳,那我们先来学唱歌曲。2、模唱全曲;用柯尔文手势视唱旋律。3、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4、跟琴唱词。5、小组合作唱词至熟练。6、歌曲艺术处理。1)小组交流意见;2)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3)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四、扩张延伸五、小结1、欣赏《百鸟朝凤》2、介绍:这首乐曲曾获第四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近年来我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奏民族器乐作品时受到热烈欢迎。3、参与表现:1)展示你创作的动作,并教给大家。2)分组活动表现歌曲。A、舞蹈组b、演唱组c、跳竹竿组。4、各组展示,评价。听曲出室。课题《月光下的凤尾竹》课时数5第4课时总课时数4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部分乐谱。2、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特有的音色,并能够吹奏简单乐曲。3、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乐曲情绪并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和部分歌词。4、能根据音乐即兴创编与乐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葫芦丝曲《月光下的风尾竹》。教学难点: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及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葫芦丝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说竹二、走进竹乡——西双版纳1、师:同学们在课前大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竹子的活动,我看到有的同学从书上查找资料,有的同学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老师很想看看,愿意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一下吗?请你们说一说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并试着先介绍一下。3、指名介绍,学生交流课前研究的竹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初步成果。师:中国是竹的故乡,有毛竹、紫竹……从古至今,竹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大画家、大诗人都以竹为题材作画作诗呢!人们还用竹来比喻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君子。师:走进这片如海的竹林,你听到了什么?(生回答初听时感受。)揭示课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片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三、完整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四、知识拓展1、完整欣赏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无画面)(1)完整欣赏这首乐曲之后,在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师简介乐曲:《月光下的风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师:你能说出演奏的乐器吗?(2)葫芦丝的由来2、学唱主要旋律。出示《月光下的凤尾竹》简谱3、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4、再次聆听让学生搜集有关竹子的歌曲、乐曲,下节课分享。课题竖笛练习(一)课时数5第5课时总课时数5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能听出最具特色的民族音乐;2、掌握圆滑线和延音线的区别;3、竖笛练习:彝族民歌《阿西阿里》;4、视唱。教学重、难点能听出最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掌握圆滑线和延音线的区别。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竖笛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常规训练二、成长的足迹三、竖笛练习----彝族民歌《阿西阿里》1、节奏练习:XX2、视唱练习1、听一听,下列音乐片段分别是哪个民族的?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和同伴合作表演一下。2、下面两句旋律中的连线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选一选,唱一唱,分清楚圆滑线和延音线1、师示范演奏2、讲解mi的演奏指法3、学生练习,注意吸气符号课题《丰收之歌》课时数3第1课时总课时数6教学目标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教学重、难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教学A发声练习B复习歌曲1.师:同学们,你们还喜欢童话故事?认识安徒生吗?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安徒生的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2.欣赏丹麦风光图。(多媒体)3.师:丹麦的人民最喜欢秋天了,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麦田果园丰收的时候,他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劳动的歌声吧。4.播放《丰收之歌》。好听吗?请听听老师再唱一遍。5.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出示掌上五线谱,学习歌旋律(板书中)6.带领学生反复视唱,幻灯出示全歌谱,找一找歌中有无相同的旋律。7.带领学生跟钢琴再唱主旋律。8.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三、拓展四、欣赏《丰收歌》9.说说2/4拍号的强弱规律及含义。10.跟钢琴学唱歌词多遍。11.再听范唱歌带,带领学生轻声模唱歌曲。12.歌曲处理(1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学生答。(2幻灯出示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3跟钢琴再唱两遍。13.跟伴奏带唱出丰收的喜悦。师: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丰收的欢乐,但在丰收的背后,有让人更加感动的场面,那就是辛勤的劳动。有首诗我们都学过,让我们一起朗诵一遍。幻灯片出示《锄禾》。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师:同学们要热爱劳动,珍惜每粒粮食,平常生活中不能浪费,要学会感恩。课题《打麦号子》《喜洋洋》课时数3第2课时总课时数7教学目标1、欣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2、能用一领众和的形式,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3、能积极参与歌表演《打麦号子》的创编活动,并能大胆地当众表演。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难点:采用一领众和演唱形式时,领与合的相互衔接。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导入二、欣赏三、学唱歌曲1、生谈谈自己对“号子”的理解2、师小结:“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它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是人们在从事繁重的劳动时,为了使大家在同一时刻协同用力而自然产生的呐喊。当这种呐喊具有节奏性旋律性时,便形成了“号子”,后来“号子”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歌曲体裁。1、生听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思考: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给你怎样的感受?2、师小结:“号子”常见的演唱形式有合唱,一领众和。这首《打麦号子》采用的是一领众和,这样的演唱形式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引起听众共鸣。1、再听号子,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2、同学分析歌谱,找出相同的部分。前八小节是1+1的结构,没有旋律,都是规整的八分节奏。中间八小节发展成2+2的结构。最后八小节基本是中间八小节的反复。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三、拓展四、听赏《喜洋洋》3、学习前八小节前八小节是劳动的呐喊,可采用师领生合再交换的方式学习。要求呐喊有一定力度,烘托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4、学唱中间八小节分句跟琴唱,唱准相似乐句。教师示范下滑音的唱法;注意唱准3/4拍这一小节。5、学唱最后八小节唱一唱与前八小节不同的地方。后十六分音符替代了小附点节奏,吐字要清晰。6、学生跟范唱完整默唱歌曲7、学生跟琴完整唱歌曲。8、教师问学生:号子中出现两处三拍子的节奏,如改成二拍子,会给人怎样的感受?教师分别组织学生唱唱两种不同的拍子。9、师:同学们,我们也来用一领众和的形式唱唱歌曲。师生或同学之间进行,注意衔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靖江民歌《打麦号子》,老师还找了一首《船夫号子》,我们也来欣赏一下。生听《船夫号子》为《喜洋洋》创编打击乐器伴奏课题竖笛练习(二)课时数3第3课时总课时数8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作品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2

1 / 1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