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专题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考纲解读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政策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命题立意与角度1.从命题思路看,本专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及经验教训等内容。2.从命题角度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二是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当前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如住房问题)等相联系;三是以人民公社、计划经济的弊端入手考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四是将改革开放与当前的发展形势相联系。。综述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实践马克思构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经济:重工业为先导,高速度为灵魂,指令性的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单一公有制。政治:高度集权、一党专政,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思想: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盛行1.中国照搬斯大林模式:(1953—1956),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1956--1966)有成就、有重大挫折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至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所有制结构的改造(1953—1956):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1957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①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二、第二阶段(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1.十年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①成功探索:《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对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②严重失误:1958年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文革十年(1966-1976):“左”倾错误发展到高潮,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民主法制遭到践踏。三、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综述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及阶段特征1.起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全面展开:1984年改革的重心从农业转向城市;形成对外开放的格局3.深化发展: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顺应全球化一个核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个方面: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三个阶段:过渡时期(1949——1956年)、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年)、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今)背景标志影响(1)1949-1952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政权,中心任务是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物质基础。(2)1953-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化三改);开始一五计划建设,重点发展重工业;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三大改造。中心任务是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1)确立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保证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照搬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1956)考点一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考点解读点拨1: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一化三改”实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也就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进行意义:标志着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纲领性文件。考点点拨例: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目的: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点拨2:“一五”计划(1953-1957)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一九五二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即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制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发挥它们的作用,而特别是对于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进行必要的改建,以便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供应国民经济的需要,支援新工业地区的建设……——《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依据:中心环节:重点:成就、意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地区原因:工业基础优越,靠近苏联易受援助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考点点拨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薄弱;现实因素: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外部因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一五”计划的条件与特点工业化(1)条件:①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等到巩固。②经济基础: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③理论条件: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④客观条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特点:①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②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③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个农业之间的关系。④渐进性和长期性。⑤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相辅相成。(3)“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并不能说明我国已实现了工业化,它只是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刚刚全面展开。(2012年浙江文综,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大跃进时期例2: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0%,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上述数据说明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②国民经济均衡发展③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④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点拨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性质、结果、评价1.概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内容、方式、影响影响:(1)中国历史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我国历史巨大进步(农业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工业化,实现工业化需要农业提供物质和人力保证,需要农业摆脱分散自然经济状态迅速发展)(2)提高农村生产力,推动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3)后期的急躁和粗糙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原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内容:变农民个体所有制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方式: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点拨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材料: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决议》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策略:利用、限制、改造;(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策略、方式、步骤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顺利进行。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2)建国后党对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及其原因政治上:实行联合政策,实行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经济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政策,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原因: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决定(1)民族资本主义曾经代表先进生产力,推动中国工业化,民族资产阶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新中国成立,民族资产阶级仍具有两面性,即有剥削的一面,但也有拥护宪法和接受改造的一面。提示1:国家资本主义指国家能够直接控制、支配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提示2:党对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一大创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考点点拨点拨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点拨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质: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评价:①积极: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②消极:改造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动,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等,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提示: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前社会主义改造后经济成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阶级状况存在着经济剥削和剥削阶级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心任务三大改造前后中国社会结构对比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民族资产阶级转化为普通劳动者,剥削阶级消灭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点拨4:全面理解计划经济体制(4)消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建立: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2)基本特征:高度集中统一,国家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3)积极作用:在建国初期,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促进“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保证市场稳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发挥过重要作用。背景表现教训(1)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2)苏共二十大后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的探索(1956—1976)正确探索:(1)1956《论十大关系》发表: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义道路的开端。(2)1956中共八大召开:对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的正确认识,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义道路上取得初步成果。(3)1960年“八字方针”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国民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改善。挫折失误:(1)1958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