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对物流产业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产业受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是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因此搞好交通运输工作对物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运输业总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物料和产品的承运者,运输业在商品实体形态的改变、储存和空间位移等物流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物流产业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关键字:运输体系物流产业影响物流发展一、运输业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自古以来,交通运输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同交通运输的关系更为密切。早期,物流几乎不具有明确的内涵,常常被视同运输;随着物流内涵的扩展和物流功能的不断完善,物流形成了包含有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功能的完整体系,但是运输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在物流活动中,运输承担了物品在空间各个环节的位置转移,解决了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场所的分离,是物流创造“空间效应”的主要功能要素,具有以时间(速度)换取空间的特殊功能,是城市、区域、国家以及国际物流经济发展的启动器。其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物品运输是物流系统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物流业务的中心活动。可以说,一切物体的移动,都离不开运输环节,运输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合理化。在国外,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运输业和物流业常常是联合经营的。在我国,运输业和物流业基本上分而设之,虽然一部分物流企业也自备一定的运输工具,但大量运输任务还是要运输部门来完成,因而运输的关键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2.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较大的比重。在进行物流活动中,直接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所需支付的直接费用主要有: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搬运费和运输损耗等。而其中运输费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影响物流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运输费用的研究,如日本曾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调查,在成品从供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费用中,保管费占16%,包装费占26%,装卸搬运费占8%,运输费占44%,其他费用占6%,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流通费用则占到9%~10%,可见运输费在物流费用中的比重之大。因此在物流系统中,如何搞好运输子系统的工作,积极开展合理运输,不仅关系到物流的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到物流的费用。运输系统合理化,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分工,运输范围的优化设计,以及运输路线的规划等,对于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里讲的运输是指作为物流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的运输,它同作为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的交通运输业是有区别的。物流中的运输子系统不含客运流,主要解决物品在空间的位移问题。二、我国运输体系发展现状交通运输体系是指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5种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系统。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在交通设施总量、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一、铁路运输业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在全国铁路机车中,内燃、电力机车比重达到99.3%,主要干线全部实现内燃、电力机车牵引;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达到2.3万公里,电气化铁路比重由2002年末的29.2%提高到37%。2006年全国铁路客货运输量、国家铁路运输收入、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在连续三年大幅度增长的高起点上再创历史新高,客运量、货运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约四分之一的换算周转量。二、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农村公路建设明显加强2006年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4.5万公里,比2002年末增加2万公里,增长80.4%,年均增长15.9%。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区、市)都建有高速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的省(区、市)达到6个。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就。2006年末,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3%,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2006年末我国公路密度达到36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2年末增长95.8%,年均增长18.3%。农村公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出行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06年我国公路客运量为186.0487亿人次,旅客周转量为1.0131万亿人公里,货运量为146.6347亿吨,货物周转量为9754亿吨公里,分别比2002年增长26.1%、29.8%、31.4%和43.8%。2006年全社会公路运输集装箱3518万标箱、货运量3.6748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150.7%和145.6%,年均分别增长25.8%和25.2%。2006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2333万辆,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63.1%,比2002年末增长140.8%,年均增长24.6%。三、港口建设步伐加快,货物吞吐量成倍增长2006年末全国主要港口码头泊位数为10848个,比2002年末增加2381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108个,增加499个,生产用码头泊位10171个,增加2105个。2006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6亿吨,比2002年增加23.6亿吨,增长105.8%,年均增长19.8%;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5.8亿吨,比2002年增加8.1亿吨,增长104.9%,年均增长19.6%。随着港口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发展,集装箱运输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水路运输集装箱达2330万标箱,货运量2.5775亿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89.1%和108.1%,年均分别增长17.3%和20.1%。四、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4年来,我国飞机数量迅速增多,航线里程和民航网络进一步扩大。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民用飞机达1614架,比2002年底增长45.1%,年均增长9?8%;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为211.3万公里,比2002年底增长29.1%;民航航线总条数达到1336条,比2002年底增长13.6%。与2002年相比,2006年民用航空客运量1.5968亿人次,增长85.8%,年均增长16.8%;年旅客周转量2371亿人公里,增长86.9%,年均增长16.9%;年货运量349.432亿吨,增长72.9%,年均增长14.7%;年货物周转量94.3亿吨公里,增长82.9%,年均增长16.3%。三、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与重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以高速化和智能化为目标的新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成为世界交通强国和运输大国。交通科学技术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交通运输技术装备、运输组织与运输管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铁路(含高速铁路)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系统;公路及其运输系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航空运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之一;水运成为世界航运强国。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重点:1、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21世纪初期,我国交通运输的主题仍是发展。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但是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仍不完善,总体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如目前公路通车里程为128万公里,低于印度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仅为8733公里;铁路里程6.64万公里,铁路网密度69公里万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银行提出的铁路网密度标准120公里万平方公里;民航机场密度仅为印度、巴西的19.2%和15.9%。21世纪我国交通运输要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扩大交通网规模,力争交通运输路网总量、质量实现新的突破,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应拓展和完善铁路网,建设高速铁路,提高路网规模,并建成现代化的铁路枢纽和客货运输中心,构筑起全方位的铁路运输网络。——公路建设在“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及公路主枢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主要公路客货运输站为枢纽,实现全国重要城市、工农业生产中心、交通枢纽和主要陆上口岸相连接,并通过发达的干、支线公路和农村道路连接全国各地,构成主干线、干线、支线相衔接、高效便捷的全国公路网。——港口建设以集装箱运输系统为重点,形成由枢纽港、干线港和支线港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不断完善煤炭、石油、矿石、粮食等运输系统,使各类货物通过以港口为中心的水水、水陆联运系统,实现快速、方便、安全地运输。——机场建设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扩充机场数量,形成由枢纽航空港、干线航空港和支线航空港组成的民用航空系统,使全国民用航空航线基本覆盖全国大中城市和边远、偏僻等交通不便及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2.不断提高运输速度,大力发展高速交通。高速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速交通发展,相对交通发达国家言,起步较晚,总体滞后三十年左右。高速水运八十年代后才得到了较快发展,高速公路在1988年实现零的突破,高速铁路至今还是空白。21世纪,交通运输的运行高速化、运营优质化、运量集中化等发展趋势和特点,要求高速交通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高速交通的发展,设想用5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完成全国高速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由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速水运和其它高速交通方式所组成的高速交通运输体系,高速交通网络布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高速交通主体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新型的高速列车系统,使运营速度达到500~700公里/小时;同时,大力提高既有铁路列车速度,客列车达到200公里/小时以上,货运列车150公里/小时以上。——新建和改扩建民航机场,使占机场旅客吞吐量90%以上的40个城市的41个机场尽快达到现代化水平;建立先进空中管理服务系统,如枢纽航空港辐射式航线网络。——建成由全国高速公路网为骨干的公路运输通道,提高汽车行驶速度,实现由小客车和大型客货汽车构成的快速运输。——在沿海、内河及湖泊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高效舒适的水上高速客运,大幅度提高客船航速。货运船舶航速也将大幅度提高。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交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同时又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就业、资源和环境等压力,建立对生态危害最小、消耗资源最低、运输效率最高的交通运输系统,是交通运输行业负有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建立21世纪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任务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以高速化和智能化为目标的新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并成为世界交通强国和运输大国。交通科学技术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交通运输技术装备、运输组织与运输管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铁路(含高速铁路)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系统;公路及其运输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航空运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水运成为世界航运强国。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任务:1.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21世纪初期,我国交通运输的主题仍是发展。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但是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仍不完善,总体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如目前公路通车里程为128万公里,低于印度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仅为8733公里;铁路里程6.64万公里,铁路网密度69公里/万平方公里,远低于世界银行提出的铁路网密度标准120公里/万平方公里;民航机场密度仅为印度、巴西的19.2%15.9%。21世纪我国交通运输要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扩大交通网规模,力争交通运输路网总量、质量实现新的突破,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应拓展和完善铁路网,建设高速铁路,提高路网规模,并建成现代化的铁路枢纽和客货运输中心,构筑起全方位的铁路运输网络。——公路建设在“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及公路主枢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主要公路客货运输站为枢纽,实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