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五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专制制度仍旧根深蒂固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中国的出路是什么?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新文化运动1.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2.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3.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怀疑和保留1、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毛泽东:“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立场又有着不同的学习重点:早期改良主义者主要以英国为典范康梁变法学日本的明治维新孙中山主要是学美国“创立合众政府”陈独秀偏重于学法兰西文明2、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活动基地: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新青年》北京大学(1)兴起:(2)两大旗帜:DEMOCRACY--民主SCIENCE--科学民主: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科学:指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陈独秀提出的民主和科学,具体含义是什么?陈独秀提倡民主和科学,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个目标。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十月革命后: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3)主要内容: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反对旧礼教、旧道德,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思想。关于提倡新文学,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不主义。他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八不主义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第一首白话诗《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采桑子--纳兰性德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词牌格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旧词对比: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胡适(1891-1952)安徽绩溪人李大钊(1889-1927)直隶乐亭人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风云人物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吾国之社会,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因此,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孔学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提倡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文章指出,中国封建文化和制度已经一文不值,急需改弦更张。他号召青年们“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青年杂志》创刊号(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一场前所未有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意义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制度的必要性。在思想方法上,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局限性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形式的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不可调和的矛盾。3、新文化运动中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怀疑和保留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努力:①洋务运动: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②戊戌维新:103天便以失败告终③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的积贫积弱④中华民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国家在《中国通史资料选辑》里描述了这样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双方动员兵力达889师,共计7400万人。大战中死亡人数达1000多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其中700多万人成为终身残废。所有参战国的直接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无法计算”。李大钊:“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梁启超一战后到欧洲考察后指出:“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李大钊: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世界非有第三种文明崛起,不足以渡世危崖。”中国难道应该学习西方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再跟他们一样陷入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五四简介(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中国资产阶级、工人阶级(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4)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27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对德宣战,也是战胜国之一,因而也派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代表团6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要求①废除势力范围②撤退外国军队、巡警③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④撤消领事裁判权⑤归还租借地⑥归还租界⑦关税自由权⑧废除“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发言.flv——张黎《走向共和》(7M)巴黎和会的结果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各项要求几乎全部遭到拒绝。由西方各列强把持的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其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会议给予中国的,只是归还八国联军入京时被德国掠去的天文仪器而已。五四运动爆发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由此爆发。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城楼前愤怒的学生向赵家楼奔去5月4日当天,火烧赵家楼北京的游行学生在向天安门行进•1919年6月,学生罢课规模扩大。•6月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大批军警,戒备森严。•1919年6月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自动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6月3日军警逮捕学生170余人;6月4日逮捕800余人;6月5日逮捕2000多名学生。6月3日,斗争中心转至上海,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级。五四运动的前期,斗争主力是青年学生。•迫于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卖国的全国规模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片段.wmv(10M)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对“彻底性”的理解: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毛泽东:“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扩展:不为我们所熟知的五四1、军警到底有没有严厉镇压学生运动?2、学生中的内部矛盾3、五四运动的负面影响扩展:不为我们所熟知的五四1、军警到底有没有严厉镇压学生运动?①对学生恭敬有加②章宗祥被打时,军警无动于衷③军警跪地哀求学生回学校(1)对学生恭敬有加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地位向来较高,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读书人也常被称为“学老爷”。张鸣在《北洋裂变》中有如是论述:晚清时节,士兵们就不敢轻易进学堂生事,哪怕这个学堂里有革命党需要搜查。进入民国之后,这种军警怕学生的状况,并没有消除。即使有上方的命令,军警在学生面前依然缩手缩脚,怕三怕四。他们尊学生为老爷,说我们是丘八,你们是丘九,比我们大一辈。五四运动中尽管有敢杀人的主——山东镇守使马良,不过他杀的也不是学生。马良是回族,面对学生运动,他也无可奈何,不过后来他发现有回族参与其中,于是便抓了几个回族,并杀掉其中的三位领袖。杀完人的马良声称,我抓自己人,杀自己人总没人管得了吧。除了马良,再无其他人有这般胆子了。在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下,连大总统徐世昌最后也服软了,面对被捕的学生,徐世昌只得派官员前去道歉,请学生回到学校去。不过学生不买账。之后,步兵统领衙门和警察所又派人道歉,学生才肯出来。到后来,简单的道歉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了,甚至预备汽车燃放鞭炮也不能把这帮大爷们请走。于是当时的总务处长只好向学生作揖恳求说:“各位先生已经成名,赶快上车吧!”在如此待遇下,学生们才选择昂然回到学校,享受英雄归来的荣耀。(2)章宗祥被打时,军警无动于衷据当时记者报道,五四当天,步兵统领李长泰劝聚集在天安门的学生散去,有学生骂他是“卖国者”,他回答:“你们有爱国心,难道我们做官的就不爱国,就要把地方让给别人了么?”并表示愿意为学生传达意见,但恳请学生不要用野蛮的方式,当学生回答自己极为文明后,这位长官便坐车离开。当学生闯入赵家楼,放火烧房时,全副武装的军警都不为所动。章宗祥遭学生毒打,全身50多处受伤,而在场的几十个带枪军警竟然束手无策,他身边有人向警察呼救,巡警回答说:“我们未奉上官命令,不敢打(学生)。”章宗祥当被要求抓捕打人学生的时候,李长泰抓住了几个掉队学生应付差事;当需要指证打人者时,当时在场的军警无人愿意出来指证。甚至是那些被学生打伤的军警,也不愿意出来指证学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