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阿珍畲乡发展历程畲民自称“山哈”,表明是外地迁往山里的客户。景宁汉族称以“客家人”,畲族称汉族为“民家人”。解放前,由于民族歧视、压迫,“畲客”二字常被用作侮辱性称呼,有的畲民被迫更改、隐瞒自己的民族成份,畲族家谱有“徭人”或“徭家”的别称。1956年12月,国务院认定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景宁,隶属浙江省丽水市,为“革命老区县”、“中国农村水电之乡”、畲族自治县。位于浙江西南部、洞宫山脉中段,属浙南中山区。位于北纬27°58′,东经119°38′。总面积1949.98平方千米。总人口17万人(2004年)。景宁县东邻青田县、文成县,南衔泰顺县和福建省寿宁县,西接庆元县、龙泉市,北毗云和县,东北连莲都区。1990年人口17.3万。汉族为主,有畲、藏、苗、彝、侗、黎等少数民族。县政府驻地鹤溪镇。景宁介绍畲乡风情(一)畲族族谱及民间相传,广东潮州市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外省都是由凤凰山迁徙而去,凤凰山成了畲族崇拜祖先的圣地。粤、闽、浙、皖、赣等省畲族中有着广东路上有祖坟的传说。其始祖原居住深山,以狩猎为生,后不幸被山羊所伤,死于丛林中,葬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上。畲族文化(一)由于长期交错杂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密切联系,畲族的生产生活水平与当地汉族日渐接近。只是在语言、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上,还保留有本民族的特点。(二)畲族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粗犷朴实、奔放刚健的舞蹈,富有哲理的谚语,工艺精巧的刺绣编织等,尤以民歌为胜。解放前,民歌、传说故事多口头流传,也有手抄本。解放后,经发掘整理,艺术水平提高。畲族自治县建立后,文化活动内容更广泛,形式更多样。畲族编织工艺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竹编中堪称一绝的是斗笠.斗笠上分别编织有斗笠燕,顶四格,三层屋,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不同的花纹.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畲族畲族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畲族男子一般穿大襟、圆领青色短衣及长裤;妇女上穿黑衣或花衣,下着黑裤,衣服上有刺绣花纹。畲族的舞蹈-祭祀畲族舞蹈成为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种重大祭典礼仪活动中留传下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和所发现的畲族民间舞蹈几乎无不与宗教祭祀仪式浑然一体,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畲族有着本民族的图腾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宗教祭祀舞蹈就是这种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一,带有迷信色彩,起到了精神鸦片的麻痹作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宗教祭祀舞蹈在历史上、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多功能作用。传统婚嫁三月三活动东西岩风景区位于丽水市老竹畲族镇,“三月三”是畲族传统的节日。近年来围绕省“文化大省”的发展战略和丽水“绿谷文化”的建设工作部署,结合丽水市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总体要求。借此节日全力推进东西岩的景区建设,弘扬畲族文化,促进畲族旅游经济发展,特举办东西岩“三月三”畲乡文化节活动。茶文化景宁惠明茶据《景宁县志》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861),惠明和尚建寺于南泉山(今鹤溪镇惠明寺村,寺因僧名,村以寺名),并在寺周围栽植茶树。此处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亦因僧名称惠明茶,迄今已有1100余年的种植历史。现在寺右尚有一株古茶。此茶叶芽乳白带淡黄,冲泡后又呈白色,色、香、味俱佳,人称“白茶”、“仙茶”“兰花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