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公开课优秀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前预习:1、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说了什么?1、在文章里面找出描写阿房宫的词语。2、是什么原因造成阿房宫被毁?作者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出身名门,26岁中进士,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自号为“樊川居士”杜牧诗歌创作成就突出,其以清丽自然的诗风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称之为“小杜”;他又和李商隐同时代且齐名被人们合称为“小李杜”。“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杜牧生于晚唐多事之秋,立志经邦济世,希望恢复昔日唐朝的繁荣昌盛。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据外族侵略,认为必须除去祸患,国家才能安定。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饮酒赋诗以自遣。杜牧善于将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熔铸于诗情画意之中。他的诗歌作品与晚唐气象紧密结合,同样也体现了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的诗多为讽喻诗,长于七绝,情致豪迈。写作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赋》。”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的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关于阿房宫“阿房宫”是秦始皇在位时营造的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阿房”读“ēpáng”,是地名)关于“赋”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始于战国赵荀子的《赋篇》,汉代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赋的代表作还有欧阳修的《秋色赋》、苏轼的《赤壁赋》等。正音缦回màn囷囷焉qūn不霁jì何虹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焚椒jiāo兰辘辘lù杳yǎo极妍yán摽掠piāo鼎铛chēng逦迤lǐyǐ锱铢zīzhū架梁之椽chuán在庾之粟粒yǔsù横槛jiàn呕哑ōuyā参差cēncī兀wù啄zhuó一(1—2)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二(3—4)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第一段重点词语重点词语六王毕:直走咸阳:廊腰缦回:钩心斗角:盘盘焉:不霁何虹:复道行空: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完了、结束。通向。原指丝绸,这里指像丝绸那样萦绕。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复杂精密。……的样子。雨后天晴。横跨半空。声响,指歌声和乐声。气候,天气(风雨晴雪);齐,相同。这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虚实结合:实写楼阁、廊檐,描写细致入微;虚写长桥、复道,想象神奇瑰丽。夸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思考:比喻: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第一段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第二段重点词语辇来于秦:朝歌夜弦:绿云扰扰:腻:雷霆乍惊:杳不知其所之:缦立远视:坐着车(名作状)。朝、夜(名作状);歌、弦(名作动),唱歌、弹琴。绿云,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浓密。扰扰,蓬松的样子。粉腻脂水突然见不到踪影;之:到。同“慢”,久久地。第二段铺叙阿房宫的宫女生活。美女起床四步骤:1、照镜子2、梳美发3、化靓妆4、熏香气此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比喻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比喻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夸张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夸张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夸张第三段重点词语逦迤:人亦念其家:庾直栏横槛:函谷举:可怜焦土: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收藏的金银珠宝(动作名)。聚敛的金银珠宝(动作名)。鼎、玉、金、珠(名作状)“把……”铛、石、块、砾(名作动)“当作……”连绵不断顾念。露天谷仓栏杆。被攻占。可惜(古今异义)本段中有“六多六少”栋多椽多钉头多瓦多栏槛多管弦多农夫少织女少粮食少衣服少城郭少言语少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中!这段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铺写了秦王的骄奢淫靡,滥用民力。1.本段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2.秦皇荒淫奢侈的后果如何?“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叫、举、炬”这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农民起义迅猛异常,不可压抑。“可怜焦土’与上面的壮丽描绘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收束有力,概括了秦的迅速灭亡思考:第三段铺叙阿房宫的珍宝,指出秦朝必亡。1.前三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阿房宫?宫殿建筑宫女生活宫中珍宝规模宏伟壮观,布局精致密集生活奢华空虚,命运悲惨珍宝众多,过度浪费2.读前三段,你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宫女空虚悲惨,以此突出秦皇荒淫到了什么程度。珍宝数不胜数,以此突出秦皇奢靡到了什么程度。自取灭亡!!!第四段重点词语族:灭族、杀尽。鉴:以......为鉴。原指镜子。古人常以历史或别人的成败比喻为一面镜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引为警戒,故“鉴”又引申为警戒或教训。前车之鉴: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以后的教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秦人不暇自哀,而①后人哀之;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③后人而复哀④后人也。汉朝到唐朝的人唐以后的人第四段的那几个“后人”分别指谁?思考:这段指出秦(包括六国在内)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原因:“不爱其人”。目的:“鉴”,即: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秦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商女不知王国恨,至今犹唱后庭花”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辙。段意理解这一段作者发表议论,指出六国灭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在于本身自己而非秦国和天下人。作者运用了假设论证,说明爱护百姓可以拒敌固国,万世而为君,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作者讽谏时弊,希望统治者以秦灭亡为借鉴。阿房宫赋剽掠其人(建宫宇)自灭秦朝六国不爱六国之人(阿房宫)自族唐朝大起宫室广声色(哀之而不鉴之)自取灭亡归纳大意一、铺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二、铺叙阿房宫的宫女生活。三、铺叙阿房宫的珍宝,指出秦朝必亡。四、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统治者勿蹈辙。叙议谏阿房宫赋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雄伟壮观的阿房宫总结教训警示当世宏大宽广宏伟瑰丽统一建筑美人之多珍宝之富由描写转为议论阿房宫内美人珍宝对比事例秦王骄奢宫化焦土戒奢爱民借古讽今铺采摛文体物言志一词多义一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一肌一容全部楚人一炬一把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族族秦者,秦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云气不待族而雨使……灭族家族聚结词的活用1.数词活用为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动词活用为名词:燕、赵之收藏收藏的金银财宝。韩、魏之经营聚敛的金银财宝。2.名词活用为动词:朝歌夜弦唱歌;弹琴鼎铛玉石当成铁锅;当成石头。金块玉砾当成土块;当成石子。2.名词直接做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从骊山。(表处所)向北;向西。(表方向)廊腰缦回像丝绸一样。蜂房水窝像蜂房像水窝一样。辇来于秦坐车。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鼎铛玉石鼎:把宝鼎。玉:把美玉。金块珠砾金:把黄金。珠:把珠宝。虚词焉1.盘盘焉,囷囷焉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或师焉,或不焉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4.且焉置土石5.焉用亡郑以陪邻形容词尾,“……的样子”代词,她兼词,“于之”兼词,“从那里”疑问代词,“哪里”反问语气,“何必”而1.骊山北构而西折2.而气候不齐3.不敢怒而敢言4.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5.谁得而族灭也表顺承表转接表转接表顺承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的连词1.一日之内2.杳不知其所之也3.燕、赵之收藏4.秦人视之5.一人之心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之主谓间,不译到助词,的代词,它助词,的代词,它于1.辇来于秦2.多于南亩之农夫到比判断句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也”表示判断。形式是“……者”、“……也”、“……者……也”。如: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灭六国者,六国也。状语后置句如: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介词结构后置句,“比集市上众人的话语还多”。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