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定义(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广义: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3)狭义:指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质的规定性。(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3.教育形态:学校、家庭和社会4.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教育者起主导作用5.教育功能(1)按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按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与负向功能(3)作用呈现形式分为显性与隐性功能。显性是与教育目的相吻合的功能,隐性是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6.教育起源(1)神话起源:所有的宗教(2)生物起源:教育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物现象。代表有英国沛西能,法国利托尔诺。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3)心理起源: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有孟禄。否认了社会性(4)劳动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代表有苏联学者7.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8.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和无阶级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具有原始性(2)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具有阶级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古中国:夏代出现学校,学习内容有四书,五经,六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印度:婆罗门教有和佛教教育;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④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教育。雅典最早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斯巴达培养军人武士。⑤中世纪西欧: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内容“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3)近代社会: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德国(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4)现代社会: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法国保罗朗格朗最早论述终身教育;教育民主首先是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师生关系、教育方式等的民主化,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9.学校为什么会出现?(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2)体脑分工的出现(3)统治阶级的需要(4)经验的积累和方法的产生(5)文字的出现练习1.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A.决策者B.志愿者C.学习者D.支持者2构成学校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条件D.教学组织3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A.西周B.春秋战国C.夏朝D.殷商4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1.研究对象:教育问题2.研究意义: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3.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创新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原则4.研究过程(1)选择研究课题:选题有价值;现实性;明确具体;新颖独创;可行性(2)文献检索与综述(3)制定研究计划(4)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5)研究报告的撰写5.文献分类(1)按文献来源及其公开性划分,正式文献与非正式文献(2)按文献的功能分,事实性文献(文物、教育史学专著)、工具性文献、理论性文献(论文、教育家评传)、政策性、经验性文献(工作总结、教育参考书)(3)按文献的处理分,一次文献(论文,调查报告等作者本人实践的原始文献),具有创造性;二次文献(题录、文摘、提要等检索性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三次文献(动态综述性文献、专题研究报告等参考性文献)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6.文献检索(1)方法:网络检索最快;顺查法(由远及近)、逆查法(由近及远)、引文查找(滚雪球式方法)、综合查找(综合运用各种方法)(2)要求:检索的指向性;全面性;准确性;勤于积累;善于思考7.调查报告结构:标题、前言、主体、结尾8.研究方法(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的方法。根据观察情境条件,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根据是否借助仪器,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根据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着的活动,分为参与和非参与观察;根据内容是否有统一的结构,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观察;根据观察是否有规律,分为系统和非系统观察(2)调查法: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做出分析的方法。有查阅资料、问卷法(最基本、使用最广的调查法)、开调查会、访谈法、调查表法。有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全面调查(3)实验法:运用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验证因果关系的方法。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有自变量,又叫原因变量,是引起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结果变量,是自变量作用后的效应;无关变量,其他的一切变量。(4)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5)叙事研究:故事性,讲述教育事件,体悟背后的思想真谛。有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调查的叙事、经验的叙事和历史的叙事(6)经验总结研究法:对某一问题实施策略等的经验总结教育学的发展1.定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2.孔子教育思想(1)“庶富教”反映了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2)主张有教无类(3)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核心是“仁”“礼”(4)主张“不愤不启”的启发诱导原则,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相结合。3.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4.《学记》(1)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2)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藏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结合(4)豫时孙摩。预防,把握时机,遵循顺序,相互观摩(5)启发诱导。“道而弗牵”(6)长善救失。(7)学不躐等。(循序渐进)5.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6.柏拉图:《理想国》国家主义7.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提出和谐教育,著作《政治学》8.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或(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9.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学之父”(1)泛智教育。提出普及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2)教育适应自然。(3)班级授课制10.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教育的任务是让儿童归于自然。11.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学者。12.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13.洛克:“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教育漫话》绅士教育,对家庭教育和学园教育产生影响14.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传统教育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15.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以儿童为中心。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反映了其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1)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2)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本身就是目的。16.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以教育实验为标志(2)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狄尔泰,人是文化的存在(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即生活(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7.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1)蔡元培:被毛泽东评价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出了五育并举,“以美育代替宗教”,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倡导教育独立,(2)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先驱,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3)晏阳初:国际平民教育之父,“四大教育即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即学校、家庭和社会式”,要化农民先农民化(4)陈鹤琴:活教育(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被毛泽东称颂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18.当代教育学(1)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一般发展(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4)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5)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练习1.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课描”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叙事研究D.行动研究2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B.徐特立C.杨贤江D.蔡元培3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4.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A.杜威B.卢梭C.裴斯泰洛奇D.洛克5.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杨贤江B.徐特立C.蔡元培D.陶行知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于()。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7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A.作品分析B.文献分析C.行为分析D.调查分析8.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位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A.事实性文献B.工具性文献C.理论性文献D.经验性文献9.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是()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10在教育研究中,透过单向玻璃进行的隐蔽性观察属于A。显性观察B。参与性观察C。隐性观察D。非参与性观察11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12李老师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需要收集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A.教育论文B.教育年鉴C.教育辞书D.教育著作13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A.观察条件是否认为控制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C.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活动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构教育目的1.定义: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2.意义: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归宿,贯彻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3.作用:导向,激励,评价的重要标准4.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理论(1)个人本位论: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代表人有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2)社会本位论: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代表人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柏拉图(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