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说课稿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杨小平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下面我就从说教材、编者意图、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总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本单元教学要求:《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3、《赤壁赋》在高考语文地位重要,出题频率高,是要求背诵的篇章。二、编者意图: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赤壁赋》呢?我想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从体裁角度。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分别从序、赋、记三种体裁的角度来选文。每一种体裁要选取最能体现这一体裁特征的文章,而《赤壁赋》完美地体现了“赋”这一文体的特点。其次,从表达方式角度谈,《赤壁赋》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渺,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再次,从文学审美角度来说,《赤壁赋》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第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赤壁赋》能够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在挫折面前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达观超然,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有重要的意义。三、学情分析我所带的学生是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的学生,底子较差,自觉性也不够。所以上课起点要低,注重基础。多鼓励,多引导。经过必修①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量,再借助工具书,文章字词的理解难度应该不大,教师只需要在难点、疑点之处稍加点拨即可。但由于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积累不够的原因,学生对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所获得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往往会浅尝辄止,教师宜多加引导。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将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意志坚定,达观超脱之人。四、教学目标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赋的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3、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过程与方法:1、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3、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五、教学重点:1、把握全文感情线索,学习景、情、理结合的写法。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苏轼面对困难时乐观旷达的情怀。3、掌握“舞”“泣”等使动用法和“侣”“友”等意动用法及特殊句式。4、了解知人论世的赏析手法。5、了解“赋”这种文体,懂得主客问答形式的作用。6、有节奏地朗读并准确地默写,因为此文在高考中地位重要。六、教学难点:1、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3、朗读时节奏的把握和语气的轻重缓急。4、对“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理解。5、学生没有与苏轼类似的人生体验,较难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重难点突破方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2、朗读与分析结合,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3、学生讨论与老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七、教法、学法1、充分预习——多遍诵读——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发散思维——读写结合多遍诵读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不断深化细化,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体现学生的合作,以学生来带动学生,使大家共同进步,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良好灵动的思维品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是一种双赢的训练方式。教师的意义在密切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关键的引导,导演学生活动,使每个个体的学生都能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展。2、重视诵读感悟。本文是古代散文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课文的情境,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和哲理。3、讨论释疑。在课程理念下,学生应该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当自己的观点与他有所不同的时候,适宜采用讨论的方法以其达成一致,即使不能达成一致,也能博采众家之长,增加自己的见闻和感受。4、在讲授过程中我采用采用追溯联系法、提问法、讨论法和交流互动法。学法指导采用多维听记法、合作探究。突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交流特点,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应有地位。其目的是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作用。5、说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苏轼生平的资料,了解苏轼其人及其文章的基本情况,明确《赤壁赋》的写作背景,这将有利于对课文的思想内涵的理解。6、以生为主,师生互动。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作用在于解惑和引导。因此本课在第一课时的安排上,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字词的含义,教师主要是将重点字词和特殊字词进行归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而第二课时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是本课的重难点,则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八、说教学过程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拥有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长,达到从诵读到研读、从整体感知到深层评价、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使教师做到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本课拟上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激起学生对苏轼的崇拜,渴望去了解走进他。)二、介绍新知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赋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三、走进作者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苏轼的信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名字由来:古时候车前的横木叫“轼”,登轼而望,可以高瞻远瞩,所以字子瞻,但轼这东西又暴露于车前,是极易受到损伤的,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初苏洵给儿子取名为轼,就有警示儿子做人不可锋芒太露之意,谁料东坡一生,恰因露才而屡屡遭嫉。(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苏轼的理解。)我用自编一副对联来,帮助学生了解苏轼在文学方面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联:诗词文赋独树一帜,书法竹画各有千秋。(让学生从这些方面谈苏轼。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前后《赤壁赋》。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书法自成一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四、了解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台),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为知人论世做铺垫)通过学习,与学生一起通过填虚词与实词来总结苏轼的一生。(虽然)才高八斗,(但是)仕途坎坷,(仍然)豁达开朗。历史上少了一个失意的(政治家),多了一个有才情的(文学家)。五、朗读。朗读课文时,采用三遍读法。第一遍听录音,目的是正读音、识文字。第二遍教师范读,目的是明节奏,察语气。第三遍师生同读。目的是断句读,品辞采,味情感,创气场。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读出语气与感情。明确:第一段写赤壁美景,应读出欢快的语气。第二段饮酒歌咏部分应读出欢快语气,听萧部分应读出凄清语气。第三段叹人生短促,应读出悲怆的语调,反问句“而今安在哉?”应重读。第四段要读出雄壮语气。第五段应读出喜悦感。这一课的最大特点是人物感情起伏很大,悲喜交错变化,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抓住其感情线索,读出作者的情,更要读出情中包含的理。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明确重要知识点,1、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然后攻克。)2、借你一双慧眼。(激发学生探寻的欲望,符合学生的心里。在寻找过程中,也可把其他特殊句式找出来。)①文章有两处使动用法,两处意动用法,请找出来。②文中有三处介词结构后置,你能找出来吗?七、布置作业:苏轼屡遭贬谪,来到偏远的黄州,这里却成了他的“洞天福地”,最负盛名的“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苏轼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对此,善于思考的你有何想法,请你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随笔。(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与不幸,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第二课时一、品读文本,感悟情感。1、请用一句话概括每段描绘的图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①泛舟赤壁图②悲歌吹箫图③客发悲慨图④苏子劝慰图⑤宾主尽欢图2、请用文中的三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乐,悲,喜)3、请学生讨论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及原因。(1)赏景之乐清代才子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学子们仕途受挫后,常常会寄情于山水以排解心中的忧愁和烦闷,从而写下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本文作者与客游于赤壁之上时,目睹了江上月色朦胧之景,顿觉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2)现实残酷由乐转悲感慨英名难留,叹息人生短暂,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愿望不能实现。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3)与苏轼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有关。儒家入世,道家避世,释家超世,三者原有矛盾,但苏轼却能外儒内佛、外儒内道,将其统一了起来:修身以儒,治心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