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陈跃跃宿迁民建沭阳县会员小组2018-03-24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和其他专家学者组成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民建于1945年在重庆成立,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光荣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民建团结、联系经济界和有关知识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成立之初的政党活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民族工商业者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摧残下,已濒于破产境地。为团结自救,争取光明前途,一部分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文教界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联合起来成立了民主建国会这一政治组织。民建成立大会于1945年12月16日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召开,主要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其政治纲领的核心是要求民主和建设,集中反映了我国爱国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反对独裁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政治要求。这一政治主张与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完全一致,同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主张相呼应,表明了民建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爱国、革命、进步的性质。民建的诞生,是我国爱国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争取光明前途作出的历史抉择。民建成立后,积极投身于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为促使旧政协会议成功,民建积极提供意见并多次举行报告演讲会,宣传动员社会舆论支持,有力地配合了中共在旧政协会议上的斗争。在“沧白堂”、“校场口”、“下关”等事件中,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揭露其扼杀民主运动、坚持独裁内战的阴谋,以促进民众觉醒。民建积极参加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政治斗争,声援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解放前夕,民建又通过多种渠道,以各种方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工商界介绍解放战争形势,介绍解放区情况,宣传解释中共经济政策,安定人心,为迎接解放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贡献。1948年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是民建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民建确立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路线。民建确认并接受中共的领导,有其认识发展的形成过程,是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首先,民建是一个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的政党。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前者是其区别于官僚资产阶级成为革命同盟军的客观依据,后者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其次,尖锐的政治斗争,使民建逐渐认识到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不可能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振兴中华的希望所在,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才能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正是基于共同的政治斗争需要,各民主党派和各界进步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与中共密切合作,互相声援配合,共同并肩战斗。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随后,民建参加由毛泽东领衔的10个党派《反对北大西洋公约联合声明》的署名,特别是针对美国国务院关于美中关系白皮书,发表《加强内部团结和警惕,答告美帝好梦做不成》的声明,表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终于懂得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新民主主义之路,才是自己惟一的光明前途。这一《声明》,也是民建对自身成立以来政治活动、政治立场的总结,昭告世人自己所选择的政治道路和政治前途。毛泽东对这一声明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民建发言人对白皮书的声明写得极好,这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教育作用是极大的。民建的这一类文件(生动的积极的有原则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当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是一个政党必不可少的”。二、建国初期的政党实践新中国成立前后,民建积极参加了新政协的筹备和《共同纲领》的制定,并把《共同纲领》作为民建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教育、推动会员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新中国的建设献计出力。民建积极宣传中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贯彻《共同纲领》,参加政权建设,参与政协协商,教育推动会员进行自我改造,带动工商界人士爱国守法、依法纳税、支援国家建设,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争取财政状况根本好转,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在参加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中,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旗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1952年7月召开的民建第二次总会扩大会议上,民主建国会更名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并推选黄炎培为主任委员。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为了推动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工商业者进行团结、教育、改造的任务,民建积极组织会员及其所联系的工商业者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帮助他们在思想上适应所有制变革的要求,在行动上配合政府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在这一过程中,民建组织发挥了“一教育、二代表”的特殊的历史作用。一方面,教育会员和所联系的工商业者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工商业者会员成为工商界骨干分子,发挥带头、模范、桥梁作用;另一方面,切实代表和反映民族工商业者的合法利益和要求,协助中共和政府制定和贯彻对工商业者的政策,尽了自己的光荣历史责任。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政策,以及广大爱国工商业者和进步分子的积极配合,我国顺利完成了对资改造任务。在对资改造过程中,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不完善,也出现了一些缺点和失误,但整体上可称为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将要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由于指导方针上“左”的错误,导致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直至发生了“十年动乱”。这个时期,民建与工商联协作,帮助会员和所联系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的方针政策,推动会员进行自我教育,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提高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觉悟,收到积极效果。民建一大和一届二中全会就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问题开展辩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毛泽东对民建的自我教育给予高度评价。民建二大采取“神仙会”的方式,对当时我国工商业者所处的地位、工商业者与中共的关系、工商业者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等问题取得共识,使会员进一步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经过自我教育,逐步形成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纲领。在“十年动乱”中,民建被迫停止活动。在非常困难的时候,广大会员仍然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与共产党一道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三、新时期的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经过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开创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新的时期。随着国内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资本家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现在,他们作为劳动者,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我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共产党领导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这是对民主党派所作的历史的、科学的结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民建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这个纲领的提出,体现了民建在总结50年代“听、跟、走”的长期实践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拥护和坚持中共的路线方针,并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主动性,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在三届一中全会上选举胡厥文为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以后,民建各级组织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经济咨询服务、工商专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的为四化服务的新路子,发挥了民建的特点优势,调动了广大会员的积极性,开创了具有自身工作特色的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效益。民建四大以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并形成了民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开展为四化服务的基本经验,更鲜明地强调把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民建的具体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经验的总结,把民建坚持中共的领导和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奠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对民建几十年来实践的概括,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这一指导思想的统领下,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充分发挥民建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并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年11月,胡厥文向民建中央提出辞去主席职务、建议由孙起孟担任主席。在同年12月召开的四届七次常委会上,选举孙起孟为民建中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强调现阶段要致力于基本制度的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建五大认真贯彻中共十三大精神,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民建的基本职能是政党职能,要以发挥政党职能为自己的根本职责,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改革,发挥积极作用。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新的里程碑,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的发挥。民建各级组织根据这个文件精神和民建五大的要求,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参政议政工作,围绕改革与建设,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重大建议。同时,着眼于提高全会的组织程度、觉悟程度,提高参政党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进步。中共十四大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14年来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部署。面对新形势和自身发展的要求,民建六大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会要努力成为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能够掌握较高主动性的,在参政议政、实施民主监督中确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在自身建设上有较系统的理论认识和比较健全的工作机制、充满活力的参政党,努力开创发挥参政党职能和自身建设的新局面,把民建建设成为有自己特色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会议以后,按照六大精神,民建各级组织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国有大中型企业、农业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多党合作等经济政治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和提案,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关于把多党合作写入宪法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采纳,正式写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扶贫开发工作为重点,切实有效地开展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活动,发挥了自身的特点优势。同时,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会员达到6万多人。在1996年12月召开的民建六届五中全会上,接受了孙起孟辞去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成思危为民建中央主席,新老合作交替迈出了新的步伐。四、新世纪的光荣使命在中共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民建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新一届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大会确定了把民建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机制上健全和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的目标。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和民建七大精神,围绕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积极而丰富的成果。七大期间,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12件,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34件、发言12件,全国政协民建界委员提交提案共计3990件。民建中央关于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同,推动了这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在九届二次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民建提出的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