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带传输实验报告(武汉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8年11月10日实验名称基带传输实验指导教师姓名年级学号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基本原理实验一:码型变换一、实验目的1.熟悉RZ、BNRZ、BRZ、CMI、曼彻斯特、密勒、PST码型变换原理及工作过程;2.观察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变换测量点波形。二、实验仪器1.RZ9681实验平台2.实验模块:主控模块、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3.信号连接线4.100M双通道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码型变换原则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在选择传输码型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1)不含直流,且低频分量尽量少;(2)应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以便于从接收码流中提取定时信号;(3)功率谱主瓣宽度窄,以节省传输频带;(4)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5)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即码型具有一定规律性,以便利用这一规律性进行宏观检测;(6)编译码简单,以降低通信延时和成本。2.常见码型变换类型(1)单极性不归零码(NRZ码)单极性不归零码中,二进制代码“1”用幅度为E的正点平表示,“0”用零电平表示。单极性码中含有直流成分,而且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2)双极性不归零码(BNRZ码)二进制代码“1”、“0”分别用幅度相等的正负电平表示,当二进制代码“1”和“0”等概出现时无直流分量。(3)单极性归零码(RZ码)2单极性归零码与单极性不归零码的区别是码元宽度小于码元间隔,每个码元脉冲在下一个码元到来之前回到零电平。单极性码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仍然含有直流成分。(4)双极性归零码(BRZ码)它是双极性码的归零形式,每个码元脉冲在下一个码元到来之前回到零电平。(5)曼彻斯特码曼彻斯特码又称为数字双相码,它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表示“0”,而用其反相波形表示“1”。编码规则之一是:“0”码用“01”两位码表示,“1”码用“10”两位码表示。(6)密勒码密勒(Miller)码又称延迟调制码,它是双相码的再一种变形。它的编码规则如下:“1”码用码元间隔中心点出现跃变来表示,即用“10”或“01”表示。具体在选择“10”或“01”编码时需要考虑前一个码元编码的情况,如果前一个码元是“1”,则选择和这个“1”码相同的编码值;如果前一个码元为“0”,则编码以边界不出现跳变为准则,如果“0”编码为“00”,则紧跟的“1”码编码为“01”,如果“0”编码为“11”,则紧跟的“1”码编码为“10”。“0”码则根据情况选择用“00”或“11”表示。具体在选择“00”或“11”编码时需要考虑前一个码元编码的情况,如果前一个码元为“0”,则选择和这个“0”码不同的编码值;如果前一个码元为“1”,则编码以边界不出现跳变为准则,如果“1”码编码为“01”,则紧跟的“0”码编码应为“11”,如果“1”码编码为“10”,则紧跟的“0”码编码应为“00”。(7)成对选择三进码(PST码)PST码是成对选择三进码,其编码过程是:先将二进制代码两两分组,然后再把每一码组编码成两个三进制码字(+、-、0)。因为两个三进制数字有9种状态,故可灵活的选择其中4种状态。PST码能够提供的定时分量,且无直流成分,编码过程也简单,在接收识别时需要提供“分组”信息,即需要建立帧同步,在接收识别时,因为在“分组”编码时不可能出现00、++和--的情况,如果接收识别时,出现上述的情况,说明帧没有同步,需要重新建立帧同步。3.码型变换原理码型变换内部结构组成框图如下图:码型变换内部结构组成框图CODE+和CODE-决定了码型变换输出的高低电平,即:CODE+=1,CODE-=0,编码输出+1;CODE+=0,CODE-=1,编码输出-1;CODE+=0,CODE-=0,编码输出0;编码输出CODE-基带数据2P4码型变换CODE+2P1101EP4CE61033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准备(1)实验模块在位检查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确认下列模块在位:基带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2)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模块右上角红色电源指示灯亮,几秒后模块左上角绿色运行指示灯开始闪烁,说明模块工作正常。若两个指示灯工作不正常,需关电查找原因。(3)选择实验内容在液晶上根据功能菜单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实验-基带传输实验-码型变换,进入码型变换实验功能页面。(4)信号线连接使用信号连接线按照实验框图中的连线方式进行连接,并理解每个连线的含义。2.单极性不归零码(NRZ码)(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NRZ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后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相同。43.双极性不归零码(BNRZ码)(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在编码码型中选择“BNRZ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4.单极性归零码(RZ码)5(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RZ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5.密勒码(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miller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6(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6.成对选择三进码(PST码)(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PST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77.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附件。实验二:线路编译码一、实验目的1.掌握AMI、HDB3、CMI码编译码规则;2.了解AMI、HDB3、CMI码编译码实现方法;二、实验仪器1.RZ9681实验平台2.实验模块:主控模块、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3.信号连接线4.100M双通道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CMI码编码原理CMI码是是传号反转码的简称,与曼彻斯特码类似,也是一种双极性二电平码,其编码规则:“1”码交替的用“11“和”“00”两位码表示;“0”码固定的用“01”两位码表示。2.AMI码编码原理AMI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这是一种将消息代码0(空号)和1(传号)按如下规则进行编码的码:代码的0仍变换为传输码的0,而把代码中的1交替地变换为传输码的+1.-1.+1.-1…3.HDB3码编码原理HDB3码编码规则如下:二进制序列中的“0”码在HDB3码中仍编为“0”码,但当出现四个连“0”码时,用取代节000V或B00V代替四个连“0”码。取代节中的V码、B码均代表“1”码,它们可正可负(即V+=+1,V-=-1,B+=+1,B-=-1)。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准备8(1)实验模块在位检查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确认下列模块在位:基带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2)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模块右上角红色电源指示灯亮,几秒后模块左上角绿色运行指示灯开始闪烁,说明模块工作正常。若两个指示灯工作不正常,需关电查找原因。(3)选择实验内容在液晶上根据功能菜单选择:实验项目-原理实验-基带传输实验-线路编译码,进入线路编译码实验功能页面。(4)信号线连接使用信号连接线按照实验框图中的连线方式进行连接,并理解每个连线的含义。2.CMI码编译码实验(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CMI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93.AMI码编译码实验(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AMI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4.HDB3码编译码实验(1)编码观测通过鼠标在编码码型中选择“HDB3码”,点击“基带设置”按钮,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6bit,64K,然后修改16bit编码开关的值。用示波器通道1观测编码前基带数2TP1,用通道2观测编码数据2TP4;尝试修改不同的编码开关组合,观测不同数据编码数据的变化。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5-PN”,“64K”,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编码数据2TP4,并记录波形。10(2)译码观测使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编码前数据2TP1和译码后数据2TP9,观测编码前数据是否相同。尝试多次修改编码数据,观测译码数据是否正确。(3)AMI与HDB3编译码对比将基带信号修改为不同的基带码型,分别观测AMI和HDB3,分析两种编码的区别,并分析定时信息是否丰富,是够包含直流分量,根据结果分析HDB3编码的优势。1)将基带数据设置为全“1”码:观测分析AMI和HDB3码的区别;2)将基带数据设置为全“0”码:观测分析AMI和HDB3码的区别;113)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000100010001000”码:观测分析AMI和HDB3码的区别;4)将基带数据设置为“11000011000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