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大学张践宋代大儒朱熹谈《四书》的学习次第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可见《中庸》在《四书》中最难度,故放在最后。关于《中庸》写作的目的,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忧道学之失而传其作也。”本书就是为后人讲解儒学最根本的中庸之道。“中庸”作何解,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也就是说,中乃正中不偏,庸乃不可变易。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教人保持中正的恒常不变之道。中庸是儒家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是儒学的核心与灵魂。《中庸》一书为孔子之孙子子思(孔伋公元前483~402年)所作,集中阐述儒学的中庸之道。在进入原著讲解之前,我们先要介绍一些儒家的中庸思想。在儒学创立之前,中华文化圣人就已经产生了中庸的思想。按照朱熹的解释,尧再传位于舜的时候告诉他:“允执厥中”,舜在传位于禹时加上了三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形成了圣人的千古“心传”。孔子(公元前479~551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生逢战乱之世,他认为世界之所以会失去秩序,就是因为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中庸之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理想的社会境界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在认识事物时,孔子把中庸当成了方法论,“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在办事情时,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子贡问:‘师(颛师孙——子张)与商(卜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生活态度上,“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丧致乎哀而止”。“唯酒无量,不及乱”。“肉虽多,不使胜食饩”。在审美上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他反对偏激的行为,将其上升到君子、小人的品质高度。《中庸》一书正是对孔子这些思想的发挥。《中庸》一书古文记载为孔子孙子子思(孔伋)所作。孔子只有一子孔鲤,在孔子之前就去世了,子思是孔鲤鱼的儿子。子思在传承孔子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建树,因此被尊为儒家“四圣”中的“述圣”,其他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配祀于孔庙,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子思学术地位之高,很重要一点是由于他的再传弟子孟子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由此历史上“思孟学派”后来便成为儒学的主流。《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由于其内容和结构的独特,在汉代就开始有单行本发行。《中庸》从宋代开始受到官方的重视,宋仁宗时,为了激励考试及第的儒生,皇上或赐《大学》,或赐《中庸》以为嘉奖。到了南宋,大儒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教科书,地位极大提高。《中庸》原在《礼记》中不分章节,只是一段段的语录,是朱熹将其分成了33章。《中庸》全书共3600余字,分33章,内容并不很多。《中庸》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结构。《论语》、《孟子》只是弟子们回忆老师的讲课笔记,每一章节没有太多的内部安排,章节的题目只是本章前两个字,主题也不集中。但是《中庸》却与此不同,不仅主题突出,而且结构严谨,可以成为一本独立的著作。宋代程颐说:“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物,末复合为一理。”这样他把《中庸》分成了三个部分,首章为第一部分,即“始言一理”,中间31章为一个大部分,即“散为万物”,最后一章是全书一个总结,即“复合为一理”。首章是《中庸》一书的“破题”阐明根本道理,我们将其称为“宗旨篇”。由于中间的部分仍然很大,如果不进一步划分不便于学者掌握,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又将其分成了“《中庸》三支”。第一支是第2章到第11章,乃“子思所引夫子之言,以名首章之义止此”,是对宗旨的进一部阐述,讲明中庸的基本道理,我们称之为“明道篇”。第二支从第12章到20章,“此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举而措之,亦犹是耳。”这几章主要讲中庸之道的应用,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行道篇”。第三支是指21至32诸章,“子思承夫子天道、人道各章之意而立言也。”这部分主要讲“诚明”、“明诚”修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成道篇”。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总结,子思引用大量《诗经》的文句,对掌握了中庸之道的君子的德行进行艺术性地描述,所以我们将其称为“境界篇”。以下我们就按照这个结构,对《中庸》一书进行逐章的讲解。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对于各章都有指导意义。本段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译文:上天赋予人的本然之质就是“性”,遵循这种本性去做就是“道”,使道德规则得到修明就是“教化”。儒家认为人性善,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什么是恻隐之心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向善之心,而且这颗善心是上天赋予的,所以说“天命之谓性”,按此天命去做就是“天道”,修明天道就是教化。中国哲学中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性三品论”,但是正统只能是“性善论”,因为伦理道德需要要一个终极价值。“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天道无所不在,人须臾不可离,如果可以离开的“道”,就不是真正的“天道”。第二层意思是说君子要慎独,即在别人看不到地方也要保持自己的善行,不要随波逐流,因为天道是无所不在的。遽伯玉不欺暗室。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这段话是连接“率性”和“中庸”的关键,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谈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的关系,未发之前的人性是先天之性,都是纯然至善的;发而为喜怒哀乐之后则有善有不善,关键就看所发是否“中节”。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节”的重要方法,故君子不仅应当“守性”,而且还要“持情”。儒家不赞同佛教那种逃避世俗之情。第二,谈中庸与和谐的关系。未发之中的天性就是中庸之性,发而中节则是和谐的大道,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结果。中乃道之体,和乃道之用,二者互为表里。第三,“致中和”就是儒家以中求和的方法。人要体会自己情感未发之前的至善天性,不偏不倚,中正至公,勿使情感意念去恶存善,就可以得天地之性(规律),化育万物。这条“致中和”的思路,后来就被孟子演绎成“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儒家所谓的“内在超越”路径。《中庸》一书从2章到11章,从总体上阐述中庸之道是一切道德根本,所以朱熹认为:“解论中庸以释首章之意”,是对首章的发挥。从内容上讲,这一章主要是讲“中庸之道”的。“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将是否坚持中庸的原则,上升到君子、小人的高度来认识,君子坚持中庸之道,顺遂时代的发展;而小人则反对中庸之道,为所欲为,君子安贫守命,小人行险侥幸。过去有人见孔子主张“复周礼”就认为儒家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保守派、反动派。其实儒家并非泥古不化。孔子主张三代之礼要有所“损益”,“君子时中”。孟子赞孔子是“圣之时者”,都是强调与时俱进。“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终极的真理,春秋战国的混乱,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这个不可或缺的“大道”。例如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徒,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节文尔。”这段话虽然短,但是深化了首章的两层意思。第一,中庸是至德要道;第二,中庸“不可须臾离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这是孔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中庸之道“民鲜久矣”。一些天资聪颖的人,认为中庸之道实在是太平常了,不值得重视,而把某种原则坚持的过了头;另外一些愚昧的人思想懒惰,不愿意刻苦学习,也不能达到中庸之道。所以说“平平常常才是真”,“道即在日用常行之中”。一些贤能的人,办事情总是会过头,一些不肖者,办事情总是无所作为,这也是中庸之道不行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持太高,办过头的事。也不能自暴自弃,放弃应做的努力。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人都离不开饮食,但是真正知道饮食之道的人并不多。同样中庸之道就在我们身边,但是真正把握它也是很难的。简单地把所有快餐都归结为“垃圾”不可取,但是全用快餐替代正餐也不可取。不更讲卫生反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故要提高“钝感力”。“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这段话的意思前一段已经讲过了,朱熹编写《中庸》章节时,单独将其列为一章,其深意在于强调实行中庸之道的困难。朱熹特别推崇《尚书·舜典》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句,将其视为圣人千古“心传”。中庸之道不可行,是由于人们心中欲壑难填,所以微妙的“道心”才需要刻苦学习才能获得,中庸之道需要认真实践才能保持。“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一段基本是将孔子的知识论改成了实践论,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而这一段则说舜在行政的时候善于体察民情,并能够在两端之间保持中道,把握多方的利益平衡。“执两用中”是很重要的方法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不左不右,“允执厥中”。“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一些耍小聪明的人,其实并没有掌握人生的大智慧,往往会陷于物欲的诱惑而不能自拔。一些人认为中庸之道不难,但是往往坚持不了一个月。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这说明坚持中庸之道,一是要超越功利的境界,达到与“天地合德”的高度;二是要有恒常之心,死守善道而不改,秉持真理矢志不渝。范蠡功成身退成为著名的陶朱公,文种错失机会反被其害。曾国藩削减湘军而避祸,韩信“狡兔死走狗烹”。“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是孔门弟子中道德品质第一的人,一生安贫乐道,聪慧爱人。《论语》记载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之乐,不是乐其贫穷,而是乐其道。对于中庸之道,颜回也是坚持不渝,时刻不忘的。子思引孔子的话,是要人们向颜回学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推辞爵禄、直面白刃和坚持中庸之道相比,都是比较容易的。上述三事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大难题,孔子提出中庸之道,也是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向深层看,这段话也说出了中庸之道与“三达德”的关系问题。“天下国家可均”是智,“爵禄可辞”是仁,“白刃可蹈”是勇,但是“智仁勇”离了中庸之道都不可行。离开了中庸仁成为懦弱,智成为狡诈,勇成为鲁莽。“子路问强。子

1 / 1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