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互感和自感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互感现象的电磁感应特点。2.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自感现象及其特点。3.明确自感系数的意义及决定条件。能力目标1.能用电磁感应原理,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自感现象。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尊重科学,利用实验探索研究自然的科学素养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特点。2.难点:运用自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具变压器原理说明器(用400匝线圈)、3.8V0.3A灯泡两只、滑动变阻器、电源(3V)、导线、开关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磁感应现象,了解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电磁感应现象。如磁铁向线圈中插入或拔出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等,都会引起感应电动势,发生电磁感应现象。你们认为引起电磁感应现象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生: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师:不论用什么方式,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都能引起电磁感应现象。如果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二、新课教学(一)互感现象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但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叫做互感,这种感应电动势叫做互感电动势。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变压器就是利用互感现象制成的。在电力工程中和电子电路中,互感现象有时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这时要设法减小电路间的互感现象(二)、自感现象1、演示实验,提出问题【演示实验1】断电自感现象。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后,迅速断开开关,可以看到灯泡闪亮一下再逐渐熄灭。问1:灯泡闪亮一下,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灯泡的亮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灯泡闪亮一下,表明在开关断开这一瞬间,灯泡两端的电压比原来大。)问2:在开关断开这一瞬间,增大的电压从哪里来的。(学生一时回答不了。再用实验启发。)【演示实验2】将与灯泡并联的线圈取掉。再演示上述实验,这时灯泡不再闪亮。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在开关断开这一瞬间,增大的电压是线圈产生的。问3:线圈本身并不是电源,它又是如何提供高电压的呢?2、分析现象,建立概念⑴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出示实验电路图,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电磁感应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现象。①引导学生将这里的线圈与P、6图4—2。2所示实验中的线圈加以对比。在图4—2。2所示实验中,线圈本身也不是电源,但在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过程中,由于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故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从而使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②问:这个实验中,线圈也发生了电磁感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线圈发生电磁感应呢?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问1:开关接通时,线圈中有没有电流?(有电流。)问2: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会不会产生磁场?根据是什么?(线圈会产生磁场。根据电流的磁效应。)问3:既然线圈产生了磁场,那么就有磁感线穿过线圈,线穿过线圈的磁胎量就不等于0。开关断开后,线圈中还有磁通量吗?(没有磁通量了。)问4:所以,在开关断开这一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了吗?如何变化?(变了。从有到无。)问5: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会发生什么现象?(会发生电磁感应现象,线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⑵讨论小结:开关接通后,线圈中存在稳定的电流,线圈内部铁芯存在很强的磁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很大;在开关断开瞬间,线圈中的电流迅速减小到0,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迅速减小到0,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时线圈就相当于一个电源。由于开关断开很快,故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很快,就产生了较大的感应电动势,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了。⑶建立概念:上述现象属于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发生电磁感应的原因是由于通过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磁通量变化。这种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自感现象: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自感电动势:在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3、演示实验,强化概念【演示实验3】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实验电路如图。开关接通时,可以看到,灯泡2立即正常发光,而灯泡1是逐渐亮起来的。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开关接通时,线圈中的电流从无到有,使得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从无到有,线圈中产生了自感电动势,使灯1逐渐亮起来。)问:为什么自感电动势不是使灯泡1突然变得很亮,而是使它慢慢变亮呢?4、综合因素,讲解规律教师说明:在自感现象中,自感电动势的产生是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而自感电动势却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的。特点: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的。具体而言:①如果导体中原来的电流是增大的,自感电动势就要阻碍原来电流的增大。I原↑,则ε自(I自)与I原相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7第2段对通电自感的解释。)②如果导体中原来的电流是减小的,自感电动势就要阻碍原来电流的减小。I原↓,则ε自(I自)与I原相同5、分析实验,深化理解①实验1称为断电自感现象,实验2称为通电自感现象。那么,在实验1中电路接通的瞬间,线圈是否发生自感?在实验2中,把开关断开时,线圈是否发生自感现象呢?(都发生自感。只不过是我们观察不到。)②实验2中,如果以很快的频率反复打开、闭合开关,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灯1不亮,灯2闪亮。)③实验1中开关断开了,电源已不再给灯泡提供电能了,灯还闪亮一下。这些能量是哪里来的呢?是凭空产生了能量吗?(线圈提供的。线圈中有电流时,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也具有能量。当开关断开后,磁场能通过电磁感应转化为电能,由线圈提供给灯泡。这说明电磁感应中也遵循能量守恒。)(二)、自感系数问: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有关。)自感电动势的大小跟其它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样,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快慢有关。而在自感现象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由电流引起的,故自感电动势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变化的快慢有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7第2、3段。)理论分析表明:ε=L△I/△t。L称为线圈的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L的大小跟线圈的形状、长短、匝数、有无铁芯有关。单位:亨利(H)1H=103mH=106μH(三)、自感现象的应用(日光灯、延时计电器)三、课堂练习例1、关于自感现象,正确的说法是:A、感应电流一定和原电流方向相反;B、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较大的其自感系数一定较大;C、对于同一线圈,当电流变化越大时,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也越大;D、自感电动总是阻碍原来电流变化的。解:D。例2、如图所示,两个电阻的阻值都是R,多匝线圈的电阻和电源内阻均可忽略不计。电键S原来断开,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ε/2R。现将S闭合,于是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此自感电动势的作用是:A、使电路的电流减小,最后由I0将小到0;B、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最后电流小于I0;C、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因而电流总保持不变;D、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流还是增大,最后等于I0。解:D。说明:要深刻理解“阻碍”的意思。阻碍并不等于“阻止”。当原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增大,但电流最后还是要增大的,只不过增大得慢些(如通电自感实验中所见);当原电流减小时,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电流的减小,但电流最后还是要减小的,只不过减小得慢些(如断电自感实验中所见)。自感电动势的作用只不过是起一个“延时”作用。例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一带铁芯的线圈,R为电阻。两条支路的直流电阻相等。那么在接通和断开电键的瞬间,两电流表的读数I1、I2的大小关系是:A、接通时I1I2,断开时I1I2;B、接通时I1I2,断开时I1=I2;C、接通时I1I2,断开时I1I2;D、接通时I1=I2,断开时I1I2。解:B。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作业纸教后记:学生能从现象和楞次定律来理解自感和互感,上课例题的正确率也很高,但在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变化上还需加强。我们都喜欢把日子过成一首诗,温婉,雅致;也喜欢把生活雕琢成一朵花,灿烂,美丽。可是,前行的道路有时会曲折迂回,让心迷茫无措。生活的上空有时会飘来一场风雨,淋湿了原本热情洋溢的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到达想去的远方。可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也许生活会辜负你,但你不可以辜负生活。匆匆忙忙地奔赴中,不仅要能在阳光下灿烂,也要能在风雨中奔跑!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前行中成就一个优秀的自己!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得。坚持做对的事情,就是值得。不辜负岁月,不辜负梦想,就是生活最美的样子。北大才女陈更曾说过:“即使能力有限,也要全力以赴,即使输了,也要比从前更强,我一直都在与自己比,我要把最美好的自己,留在这终于相逢的决赛赛场。”她用坚韧和执着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都无法预测未来的日子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如晦,但前行路上点点滴滴的收获和惊喜,都是此生的感动和珍藏。有些风景,如果不站在高处,你永远欣赏不到它的美丽;脚下有路,如果不启程,你永远无法揭晓远方的神秘。我们踮起脚尖,是想离太阳更近一点儿;我们努力奔跑,是想到达远方欣赏最美的风景。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没有伞的时候,学会为自己撑伞;没有靠山的时候,学会自己屹立成一座伟岸的山!远方有多远?多久能达到?勇敢往前冲的人,全世界都会向他微笑。相信,只要启程,哪怕会走许多弯路,也会有到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