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的广泛性实效性一、立德树人:立德立:树立。德:德业。树立德业。立德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三国·魏·李康《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清钱谦益《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树人:是人才、培养人才的意思。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例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立德树人:(自身)树立德业,给后代做榜样,培养人才。使大家了解到立德树人这个词的含义,对于立德树人这一活动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二、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既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努力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有利契机,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只有同步进行才能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学科德育”要解决的是“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推进“学科德育”需要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让各学科的教师都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学科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健全人格是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品德教育主旋律,又强化健全人格培育。党中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三、立德树人,先树班风,学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是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1、优良班风、学风的特点(1)学风: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学习,对追求知识表现出良好的动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和创造性的学习意识。(2)文明守纪之风:绝大多数同学把文明礼貌作为个人风度、修养的重要方面;语言仪表和举止文明已经成为习惯,污言秽语、打架斗殴等恶习在班内被消除;绝大多数同学能遵守学生守则和纪律常规;自觉维护教学秩序;个别违纪现象能被及时制止。(3)正确的舆论之风: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或意见,即公众意见。(4)团结友爱之风(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助(5)集体主义思想和作风:有主人翁责任感,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息息相关,集体和自己相互需要。(6)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高雅的审美情趣等。2、如何构建良好的学风、班风(1)抓好学风建设。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建设的成败。①培养好的学习习惯:a.到校习惯b.读书、背诵习惯c.听课习惯d.作业习惯e.主动复习巩固的习惯。②划分学习小组,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开学习竞赛。③慎重初考,初考必胜。④做好考前的宣传、鼓动工作和考后的总结工作。原则:考前加压,考后减压。⑤班级文化建设,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为班风、学风建设服务。⑥和谐的人际关系。(2)培养文明守纪之风①学规范,用规范。②培养管理骨干,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③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3)集体主义思想和作风:有主人翁责任感,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息息相关,集体和自己相互需要。3、最后使大家了解班风、学风的重要性总之,班风、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抓好整体班风、学风建设,培养好全班学四、广泛开展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的活动1、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结合学风、班风建设,制作展板①展板中心用书法形式写上院训:上善若水、求真致远②展板模块分化③建立班级励志签名栏④班上同学一个一张便利贴、写一句“名言警句”加签名⑤贴在中栏展板、为视觉中心、展现自我⑥分班级文化栏;卫生评比栏;励志签名栏三大块⑦以装饰画修边⑧展板画面以水粉画和国画为主调⑨左栏展板文段以结合学风、班风励志文段为主、展现班级进取精神⑩空用小块模板注释“立德树人”2、开展一帮一活动一帮一,同进步,为了在学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结合学生状况,制定优秀学生包括干部“一帮一”活动方案。深入的实施学生干部“一帮一”计划,相信在优秀学生包括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学生干部的服务性和奉献性,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我校学风建设的发展。3、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把立德树人、关爱青少年成长作为活动的中心内容。请一批老将军、老战士、老科技工作者、老教师、老干部走进学校,积极配合当教育部门,开展报告会、讲座、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学雷锋、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在学雷锋活动实践中,学校的“五老”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4、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各种教育影片。借助学校各班多媒体设备,认真观看邹越《让生命充满意爱》和《轮椅上的浓浓师生情》等相关视频资料,从开学第一天起就重视加强学生德育熏陶,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教导学生以孝为先、以诚为信,学会感恩。5、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定期召集本校儿童,组织这些儿童在校图书室看书、在校体育设施地区做游戏、进行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比赛;利用周末带领孩子们到洛浦公园、王城公园、植物园等游玩,拓宽他们的生活视野,带他们“走出”去“领略”外面精彩的世界,让他们身心愉快、健康成长;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组织孩子们在校空地上玩丢沙包、老鹰捉小鸡、跳皮筋等各类游戏;开展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活动,让学习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给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进行辅导课外辅导,这样同学之间的帮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可以使他们进步更大一些。,也可以使他们再也不用因为学习跟不上,而在同学们之间抬不起头来。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大大充实了这些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又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让他们的更加快乐。6、搭建心灵桥梁,让学生感受家庭关爱。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积极组织全校留守儿童,为外出务工父母打一个问候电话;利用远教信息平台,让留守儿童给父母发一条短信;利用远教网络平台,让留守儿童和父母QQ聊天和视频对话等,为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父母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7、精心搭建网上学习平台。有些学生学习有些落后,经过走访调研,聆听后进生的心声,利用远程教育为他们搭建学习的新平台,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有针对性进行跟踪培养,定期组织他们到多媒体教室或电脑室进行网上补课活动,利用远教网络资源为这些学生“充电”,帮助他们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学习暂未完全掌握的知识,使远教教育成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升素质和能力的“第二课堂”。8、充分利用校信通,做好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联系,联手做好教育工作。由于一些家长工作较忙,也由于经济、携带不方便或工作太忙等原因,利用电脑让家长和老师、学生联系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手机没有这些缺点,每个家长都有手机,我们牵手移动公司,充分利用校信通,“校讯通”让班主任更轻松与家长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信息;学校的通知、通告也经常通过“校讯通”传递给家长,轻松、快捷;家长也通过手机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进行交流;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互报平安信息也通过“校讯通”。“校讯通”的使用大大提高学校老师与家长的联系的效率,更好的做好了沟通工作。五、“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理想。作为一种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崇高事业,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十八大报告提出“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关怀“每个”、培养“每个”,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教育人才观、质量关的科学阐释,也可称之为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都获得教育的成功,人人都能成才。教育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我们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