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一、文化旅游资源和项目基本情况近年来,邹城立足地方文化特色,以文化为载体,全力搞好旅游开发。目前正在规划和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有:(一)两孟文化区项目。孟庙及孟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项目与“二孟”融为一体,和世行项目—山东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紧密结合,打造邹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缩影。主要规划建设:1、儒家文化遗产区:重建亚圣路明清一条街,彻底整治因利河及两岸景观,再现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小桥流水人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模式,营造庄重典雅的文化旅游空间。恢复建设南城墙及旧城南门(崇教门)、子思祠、孟母三迁祠、子思书院、孟母断机堂,使之成为邹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载体。2、儒家文化民俗展示区:依托邹城古城区,设计建设具有浓郁孔孟之乡文化特色的“孟府人家”,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四合院和丰富的夜生活产品,吸引广大游客夜游孟府和邹城古城。3、民贵苑里仁街。规划建设建设主题旅游商贸街区,同时与“孟母三迁”故事结合,以商铺、私塾、学馆、私宅、茶楼、酒肆等形式来展现其文化内涵,融居住、休闲、娱乐、教育等于一体,使之成为与丽江四方街、阳朔西街、大理洋人街相媲美的休闲街区和特色仿古文化街区,成为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样板。4、孟子文化演习区。规划建设孟子广场、孟子文化院,习儒馆等。(二)中华母亲文化产业园项目。孟母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故事妇孺皆知。孟子能成为“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为纪念孟母教子之德,后人在其故里建起了“断机堂”。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仁宗皇帝又追封孟母为“邾国宣献夫人”,以示褒扬。该项目依托母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深厚吸引力,建设国际母教文化产业集聚区。将母教文化与多元性滨湖景园相渗透的,集教育培训、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养生康体、会议会展、度假居住为一体,打造“母教文化城、动漫城、青少年教育城、建筑艺术城”,把邹城打造成为母教文化产业圣地。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区一园一带三院,其中一区为综合服务区,一园为主题园林母教园,一带为水岸怡情带,三院为四海邻院、孔孟书院、养生怡院。(三)峄山风景名胜区项目。峄山集道教、佛教、儒家文化和梁祝文化于一体,《诗经》、《史记》等多有记载,山上历史文物遗迹众多,春秋书院、峄阳书院、子思书院、孤桐书院是当年儒家思想集中传播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孔子曾在峄山问礼与老子,现留存小鲁台、孔子登临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东巡第一座山即为峄山,留下了始皇歌功颂德的第一碑——秦峄山碑。随后的历朝均有皇帝临峄山,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更吸引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留下许多精美诗篇和碑刻。峄山南,有春秋时期的邾国古城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邾国在此设都长达数百年。峄山西,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野店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山后有周朝时期的斗鸡台、炼丹峪等遗址。峄山古会传承上千年,每年二月二举办,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该项目主要建设:1、孔孟养生苑项目。该项目集温泉疗养、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拟在峄山周边建设度假接待中心、SPA水疗中心、抗衰老理疗中心、森林浴场、中医药膳斋、女士美容馆、男士康体馆、心理按摩馆、文化禅院、齐鲁茶室等。2、孔子学院青少年体验基地项目。拟建于峄山北麓,将围绕“礼、乐、射、御、书、数”等孔孟经典内容,建设基础工程,配备高空组合、场地拓展、水上拓展和心理测试等器械,把儒家文化融入到休闲娱乐项目中,锻炼青少年人格、意志和道德品质,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文化励志于一体的大型青少年活动基地。3、游乐服务中心项目。拟在峄山湖下游建设。主要包括:(1)大型游乐中心,分为儿童区、成人区,儿童区配备跳跳床、跑火车等各种游乐设施,成人区配备飞天摩轮、海盗船等大型游乐器材。(2)设施配套,包括游客休憩场所、餐饮区等。4、春秋、峄阳、子思、孤桐四大书院恢复重建项目。进行复古式建设,在峄山上原址恢复四大著名书院,逐步融入孟子故里修学游线路。5、儒风小镇建设项目。拟对山前的峄山街村实施搬迁改造,提升整体面貌,打造特色小镇。以峄山街村为中心,围绕儒家文化建设儒商俱乐部、高端会所、休闲娱乐商业街,在其东部建设生态景观园林,逐步将该区域打造成文化、休闲、娱乐、餐饮集中服务中心。6、邾国故城、野店遗址大遗址保护开发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实施恢复开发,拟建设大型动漫影视基地、春秋战国影视城、野店遗址公园等。(四)凤凰山佛教文化园项目。凤凰山海拔648.8米,是鲁西南第一高峰。凤凰山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凤凰山现有“一碑十三塔”、“一步两眼井”、“大王庙”、“望海石”、“二柏一孔桥”、“三关洞”、“白莲教”遗址等景观,同时又有民间流传至今的“隔山掏火”等神话传说。近年来,还挖掘出土了一批唐代莲花石座、明代万历年间的独角兽、龟驮碑等珍贵文物。区内唐代石窟大佛造像属山东省重点保护文物,附近还有四大寺院:开元寺、辛兴寺、朝阳寺、岳峰寺。此处曾经香火鼎盛,每逢大旱总有许多信奉者来此虔诚礼佛求雨。如今,礼佛求雨者已不多见,但每年节假日游人如织,尤其是春节前后几天,当地百姓和外地游客纷纷离家前来登山祈福、拍照留念,这种过年方式已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该项目对唐代石刻大佛进行抢救性保护、恢复重建开元寺、修建配套旅游接待设施、修建配套生态保护设施、修筑道路、硬化道路、建设度假村或农家庄园、建设核桃、樱桃等干鲜水果采摘园、加大对生态林木的保护和栽植力度。(五)中华始祖文化园项目。羲皇亩,又称伏羲亩、人祖亩、爷娘亩,还因集“儒、道、释”三家于一体,被称为“三僧庙”,位于凫山西麓,整个建筑依山而建,亭、榭、楼、阁规模庞大,结构严谨,气势恢弘,风格独特,多由石刻、木雕组成,雕刻艺术精美,惟妙惟肖;殿内神像神态各异,活灵活现,堪称中国龙文化建筑宝库中的一颗“奇葩”,是鲁西南最大的祭祀伏羲的古建筑群。该庙始建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唐、宋、元、明、清数次扩建修缮,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巍巍古庙与千年古树相掩映,晨钟暮鼓与淙淙清泉相唱和的人间仙境。到了清末民初,这里成了方圆数百里善男信女朝圣拜祖的圣地。1929年,被军阀梁冠英部放火焚毁。羲皇庙内碑刻较多,重要的有:后唐长兴二年(931年)重修碑、金明昌七年(1196年)重修碑、元至大二年(1309年)重修碑、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碑、明历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碑等,以上碑刻均已遭破坏。现存主要碑刻有:《重修伏羲献殿记因序历代帝王纪碑》刻于明万历四十五年龟跌蟠首,高大雄伟,现仍耸立在庙内;《创建三圣殿记碑》刻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杏祥碑》刻于清雍正年间;《玉上宫殿通宇碑》刻于清康熙年间,四楞方形,上有庑殿顶式碑首,下为须弥形碑座。中华始祖文化园项目以恢复重建伏羲庙为基础,以开发凫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依托,突出天赋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著名的历史名人,建成具有宗教、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度假区。二、存在问题邹城旅游业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一直依托文化资源发展。但是从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大差距与不足。主要是: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特色不明显,产品建设滞后,要素配置不理想,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景区、景点由于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同程度的存在可进入性差、通讯不畅、接待设施不完善等情况,制约了邹城文化旅游的发展。三、发展思路(一)打造“儒家文化遗产示范区”。以“四孟”为核心,通过环境治理、文物展陈、文化遗产保护与维修,让“四孟”建筑群重现活力与生机。以“三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以改造两孟周围古城环境为突破口,通过实施中华标志城“世行贷款”项目,整治孟庙孟府景区周边环境,再现古城风貌。1、重建亚圣路明清一条街,彻底整治因利河及两岸景观,再现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小桥流水人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模式,营造庄重典雅的文化旅游空间。2、恢复建设南城墙及旧城南门(崇教门)、子思祠、孟母三迁祠、子思书院、孟母断机堂,再现精华,重塑文脉,重构活力。通过历史文化保护,使两孟景区步入世界文化遗产和5A级景区行列,从而让“三孟”景区品质提升,功能拓展。(二)打造“儒家文化民俗展示区”。1、依托传统街区和公共空间,传承展示民俗文化。确定一批重点镇、村、街道(仁美乡村、家教巷和书香门第),作为孟子故里传承儒家文化民俗的样板和示范点,让游客通过观览、居住、体验,能够“零距离”地感受孟子故里之农耕、持家、婚嫁、生日、节庆、教子、读书等民俗传统文化,再造“孟子故里儒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邹鲁圣境。2、依托邹城古城区的恢复性建设,设计建设具有浓郁孔孟之乡文化特色的“孟府人家”,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四合院和丰富的夜生活产品,吸引广大游客夜游孟府和邹城古城,打造“白天看三孔,夜晚游邹城(孟府、古城),吃住孟府人家”的旅游新概念、新产品。3、挖掘孟府养生文化,打造“孟府养生堂”,推出“孟府养生宴”。(三)打造“儒家文化修学实验基地”。1、建设母亲产业文化聚集区,以孝亲、感恩、母教为主题,打造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修学体验旅游产品。2、以孟府习儒馆和孟子文化研究院为依托,面向国内外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和儒商两大目标群体,精心设计修学内容,活化修学方式,强化宣传促销,把修学游推向新阶段。3、形成“看在曲阜,学在邹城”的大格局,实现邹城儒家文化游的历史性大跨越。(四)建设大峄山,突破大峄山。积极实施新山门广场和停车场、上山盘道、透明围墙、地质博物馆等工程。同时,加快推进峄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孟子湖、峄山、香城五宝庵山生态休闲旅游区,调研设计百里“绿道”(越野自行车道)工程和自驾车营地,布局一些生态休闲养生项目,把峄山做大做强。届时,一个新的峄山将展现在游人面前。(五)实施“生态邹东”发展战略,开展生态观光游。我市东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应加速启动“生态邹东”旅游开发步伐,调整邹东山区乡镇招商政策,把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放在第一位﹝邹东要被子(生态),邹西要票子(工业)﹞,将十八盘山、五宝庵山、凤凰山等自然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和建设,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百里邹东建设成为鲁南第一生态旅游产品。四、对策建议(一)必须解决思想观念和思想认识的问题。1、必须确立文化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只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研究邹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用全新的理念、用文化的视点来重新谋划和完善旅游名城形象的打造,只有将旅游与文物、文化、交通、商贸、城建等统筹考虑、搞好结合,邹城市的旅游名城建设才能实现新突破,得到大发展。2、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旅游名城的培植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整体旅游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到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整合各方力量、优化外部环境等,都需要依靠政府主导和推进。3、必须着眼长远,持之以恒。发展旅游产业不是一劳永逸、一躇而就的事情,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培育期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二)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领导。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我市旅游名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重点项目增多,工作难度相对加大,建议成立市文化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市政府每年列支旅游发展引导资金,用于文化旅游发展奖励和补助。制定出扶持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和招引文化旅游项目的优惠措施,促动文化旅游大发展(三)高点定位,做好旅游名城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牢牢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立足高境界、高起点、高标准,确保制定一个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发展前景广阔、符合邹城实际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推进旅游名城建设科学发展。(四)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