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参考资料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3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病与证的区别)6.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病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这叫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叫做“异病同治”;它们的判断依据是“证”的异同。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精气学说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运动是精气的基本属性;天地精气化生为人。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阴阳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注:色脉相符其病顺,反之,得克之脉则死,得生之脉则生。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⑴五行的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相生规律可确定“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法,一般认为,疾病按相生规律转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根据相克规律可确定“抑强”与“扶弱”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神五腑五体五华五官五志五液五脉角酸青生风东春木肝魂胆筋爪目怒泪弦徵苦赤长暑南夏火心神小肠脉面舌喜汗洪宫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意胃肉唇口思涎缓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魄大肠皮毛鼻悲涕浮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肾志膀胱骨发耳恐唾沉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参考资料之法。⑵五行的制化与胜负:①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②五行胜负:子复母仇。⑶五行的相乘(太过与不及导致正向过度克制)与相侮(太过与不及导致反向过度克制)。⑷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中医学的重要内容精气血津液精:①分类: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②生理功能:繁衍生命,生长发育,濡润脏腑,生髓化血。气:①气的来源:父母的先天之精(肾为生气之根),水谷之精气(脾胃为生气之源),自然界中的清气(肺为生气之主)。②气生成的基本条件:物质(先天精气、水谷精气、自然界清气)来源充足,脏腑(尤其是脾胃肾)的生理功能正常。③气的运动(气机)形式:升降出入。④气化的概念:气化是指气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⑤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固摄精液、津液,统摄血液)、营养作用。血:①生成的物质基础:水谷精微和肾精。②生成过程:水谷精微(营气、津液)和肾精(生髓)化血,营气与津液通过经脉汇于肺,遇清气换而心赤之。③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血液充盈,脉管系统完整通畅,全身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④血的生理功能:营养滋润(濡养)全身;神智活动的物质基础(化神)。津液:①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排泄。②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调节阴阳;排泄废物。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①气与血的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②气与精的关系:气能生精(精依气生)、摄精,精能化气。③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化气。④血与精的关系:精可化血,血能化(生)精,精血同源。⑤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能生血,血能化津。⑥精与津液的关系:精为液本,液能灌精。病因阳因(外感病因:感受外邪)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考点兼重点):1.风邪:①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2.寒邪: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③寒性收引。3.暑邪: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③暑多夹湿。4.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6.火(热)邪: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③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④火毒结聚,易致疮痈;⑤火性躁动,易扰心神。戾气的致病特点和形成因素(重点了解):①特点: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一气一病,症状相似。②形成因素:气候反常;环境卫生;预防隔离;社会因素。阴因(内伤病因:人体本身正气不足)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考点兼重点):1.直接伤及脏腑:喜、惊伤心;怒伤肝;湿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2.影响脏腑气机: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忧则气郁;恐则气下。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饮食失宜(重点了解):饥饱失宜(过饥、过饱);饮食不洁;饮食偏嗜(五味、寒热、烟酒)。劳逸失度:过劳(劳力、劳神、房劳失度);过逸(体力、脑力过逸)。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①痰饮的病因学含义(重点了解):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质稠浊且粘;饮质清稀。②痰饮的病证学含义:痰饮是指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③痰饮的形成(重点):外邪、内伤→肺(主宣降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蒸化)及三焦(水液运行之道)等脏腑水液代谢障碍→聚湿而生痰饮,饮多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随气之升降而内达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处不到)→因病生痰,因痰生病(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④痰饮的致病特点(考点):阻滞气机(升降出入);阻碍气血(运行);易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神明。淤血1.“瘀血”和“血瘀”的概念(重点了解):瘀血(因病致瘀)是指体内血行障碍,血液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参考资料凝聚,并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血瘀(因瘀致病)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2.瘀血的形成因素(考点):①直接(外伤)因素:外伤、内出血等→瘀血;②间接因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气血功能失调→瘀血。3.瘀血的致病特点(考点):易于阻滞气机;阻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4.瘀血的病证特点(重点):长期疼(刺)痛,位置固定不移,多昼轻夜重;有青紫或青黄肿块固定不移,较硬或有压痛;出血紫暗或夹有瘀块;面、唇、甲青紫(紫绀);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或舌下络脉粗张青紫等);脉细涩、沉弦或结代等。此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腹壁青筋暴露或精神神经症状(善忘、狂躁、昏迷)等也多见。5.判断瘀血存在的相关理论(了解):“初病在经,久病人络”、“初病在气,久病人血”、“气滞必血瘀”。6.常见的瘀血病证(了解):瘀血致病相当广泛,其临床表现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色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结石1.结石的形成因素(了解):饮食不当(偏嗜肥甘厚味,影响脾胃运化,蕴生湿热,内结于胆,久而成胆结石;湿热下注,蕴结于下焦,久而成肾结石或膀胱结石;若空腹多食柿子,又可形成胃结石);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寄生虫感染;饮水。2.结石的致病特点(考点):多发于空腔性器官;易阻碍气机、损伤脉络。3.结石的病证特点(了解):疼痛;病程较长、轻重不一。其他病因(了解):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源因素(药邪和医过);先天因素(胎弱和胎毒)病机发病发病机理1.正邪斗争与发病(考点兼重点):正气(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康复能力)具有抵御外邪入侵,正邪斗争、驱邪外出,自我修复、恢复健康的功能;其作用方式有三:①自我调节,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阴阳的协调平衡;②抗邪防病,感邪后驱邪外出;③自我康复,病后或虚弱时自我修复,恢复健康;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气不足是发病的主导因素;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在发病中甚至起主导作用(如高温、毒剂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不被伤害);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胜邪退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2.影响发病的因素(了解):环境(气候、地域、社会等)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等。发病类型(了解):卒发;伏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原病引发新病);合病(两经或三经的病证同时出现)与并病(一病证未罢又依次出现另一经病证);复发(影响因素:余邪未尽或邪未尽除,正气未复和诱因引动;常见的诱因有食复、劳复、药复、重感致复和情志致复)基本病机(重点了解):邪正盛衰(虚实病机,虚实错杂,虚实真假);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气、血失常;津液失常(津液不足,水湿停聚);内生五邪(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疾病演变(重点了解):病位(表里和脏腑)传变;病性(虚实和寒热)转化;疾病转归(痊愈,缠绵,后遗,死亡)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养生原则(了解)1.目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2.基本原则:顺应自然;形神共养;调养脾胃;保中医基础理论复习参考资料精护肾;预防原则: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重视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加强身体锻炼;人工预防免疫);避其邪气,防止病邪侵害(避其邪气;药物预防)治疗原则(考点兼重点)1.治则与治法的关系(重点了解):确定指导∕决定根据病因、病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遵从∕体现∣↓↓↓虚证用补法扶正----------→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等实证用泄法祛邪----------→发汗、泻下、清热、祛痰等2.中医治疗观(重点了解):整体调治;治病求本(主导思想);正气为本;不治已病治末病(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治病先治神;以平为期。3.基本治则(考点兼重点):⑴扶正与祛邪⑵治标与治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⑶正(逆)治(逆其证候性质而治,即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治疗,适用于疾病的本质与现象/症状相一致的病证)与反(从)治(与正治相反):正治①寒则热之②热则寒之③虚则补之④实则泻之;反治①寒因寒用(适用于真热假寒证)②热因热用(适用于真寒假热证)③塞因塞用(适用于真虚假实证)④通因通用(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⑷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阳病治阴”,适用于虚热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阴病治阳”,适用于虚寒证;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前者适用于肾阳虚证,后者适用于肾阴虚证;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证)⑸调理气血:调气(补气,适用于气虚证,尤以调补脾、肺、肾三脏的生理功能为重点;调理气机,应顺应脏腑气机的升降规律,调理气机紊乱的病理状态)和理血(补血,适用于血虚证,应调补心、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尤以调补脾胃为重点,同时,气能生血,所以常在补血方药中加入补气方药;调理血行,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血热者宜清热凉血,出血者应根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如清热止血、益气摄血、化瘀止血、收涩止血等);气血双调(气血双补,行气活血,益气摄血)⑹调理脏腑:调理脏腑的阴阳气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阴阳五行属性、气机升降出入规律、苦欲喜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