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课件(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节金融学及其学科构成第一节金融范畴第二节金融的产生和发展第一章金融概述(一)知识目标什么是金融?---What?金融的产生和发展;---When&why?掌握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How?理解金融学科的构成和创新。---What’snew?(二)技能目标能够认识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分析我国金融学科的创新问题。一、金融的概念金融的含义一般被简要概括为货币资金的流动与融通,即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与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一切与货币、信用相关的经济活动。在现代经济中,金融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直接相联系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它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其他以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第一节金融范畴1.货币、信用是金融领域最古老的范畴货币是金融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货币的产生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产生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扩大其流通的范围。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指的是借贷行为,即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借贷包括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一般认为,私有制以及商品经济是信用产生的客观基础。当今时代,信用活动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普遍行为,信用方式已成为金融领域典型的行为特征。金融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狭义)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仅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现在,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则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削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2.金融作为一个独立范畴存在,与现代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行为的主体大多以延期付款的形式相互提供信用,即商业信用;在市场经济较发达时期,随着现代银行的出现和发展,银行信用逐步取代了商业信用,成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信用形式。银行作为专门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机构,是资格最老的金融机构。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逐渐增多,除了商业银行,又产生了一些其他类型的银行和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外汇交易所等。在发达的现代经济社会中,已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多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这种金融机构体系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金融范畴的进一步扩展货币功能的延伸、信用关系的普及与深入,使得货币信用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当今时代,在金融范畴中已形成了紧密联系的几大领域:以银行信用为主导的间接融资领域,以证券交易为主导的直接融资领域,以及与金融市场紧密联结的保险领域。而从发展趋势上看,金融领域已呈现出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运作方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融合趋势。4.金融领域覆盖范围按照联合国统计署有关“金融及相关服务”这一项统计口径,其覆盖面大致为:(1)金融中介服务,包括中央银行服务、存贷业务和银行中介业务的服务。(2)投资银行服务。(3)非强制性的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再保险服务。(4)房地产、租借、租赁等服务。(5)为以上各项服务的种种金融中介服务。二、金融的构成要素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的对象是货币货币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货币的出现使原始的物物交换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社会生活中的货币流通构成了金融的最基本的内容。2.金融的方式是信用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没有信用关系就没有现代商品经济的货币资金融通。同时,信用交易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信用工具(金融工具)来建立和转移信用关系。3.金融活动涵盖了所有经济活动主体经济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各类经济主体无不卷入各种金融活动之中,日益熟练和频繁地参与金融活动。4.金融活动的中介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供需双方之间充当中介,它们既是货币信用业务的经营者,也是货币信用活动的组织者,是资金分配和调节的中心。5.金融活动的场所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的市场。资金融通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资金融通的活动,也就是资金需求者直接通过金融市场向社会上有资金盈余的机构和个人筹资;与此对应,间接融资则是指通过银行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也就是资金需求者采取向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筹资。金融市场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深刻影响,如个人财富、企业的经营、经济运行的效率,都直接取决于金融市场的活动。一、金融的产生私有制出现以后,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大量剩余产品不断出现。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使得劳动者各自占有不同的劳动产品,剩余产品的出现则使交换成为可能。赊销即延期支付的方式应运而生。赊销意味着卖方对买方未来付款承诺的信任,意味着商品的让渡及其价值实现发生了时间上的分离。赊销的整个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区别于实物交易和现金交易的交易形式,即信用交易。后来,信用交易逐渐超出了商品买卖的范围。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本身也加入了交易过程,出现了借贷活动。从此,货币的运动和信用关系连接在一起,并由此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第二节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二、金融在我国的规范和发展货币、信用及其相关活动在我国起源很早。在近代,中国银号、钱庄常有融通之说,其意义与金融相近,但正式用“金融”一词是在我国近代银行业(1897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标志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端)兴起以后。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政府财政部文件中曾有“自去秋以来,金融机关一切停滞”之语,那时“金融”一词的含义仍不明确,也没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1915年编写的《辞源》中收有这个词条,解释为“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曰金融机关。”那时“金融”还是个新鲜的名词。1920年北洋政府发行“整顿金融公债”用以解决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停止兑换的风潮,以后“金融”一词就与银行业务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与“财政”相区别的概念,被广泛地运用。汉语的“金融”有宽、窄两个口径:宽口径泛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及相关活动;窄口径则把“金融”界定在资本市场运作和金融资产供给与价格形成的领域。而英语中的“finance”则有宽、中、窄三个口径。宽口径是指:一切与钱有关的活动,即不仅包含了汉语的“金融”,还包括了“政府财政”、“公司财务”、“个人理财”等与汉语“金融”泾渭分明的概念。窄口径则专指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中口径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等。可见汉语“金融”的宽、窄口径分别相当于“finance”的中、窄口径,而宽口径的“finance”则是我国“政府财政”、“公司财务”、“个人理财”和“金融”的总称。三、金融在西方的规范和发展finance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个人理财(personalfinance)指个人的储蓄、存款投资于各种证券,购买人寿保险单,利用分期付款购买住房和耐用消费品以及其它消费贷款等;企业理财在现代股份公司产生和发展起来之后,成为公司理财(corporationfinance),包括公司如何筹资、利用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券和股票,分配赢利和积累发展资金等;政府理财即财政(publicfinance),是指各级政府征集税收、财政开支、发行公债和国库券等。这些个人的、企业的、政府的理财活动以及它们的收支活动等需要货币、银行和金融来实现。四、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金融业的变革一直未曾中断过,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机构注重混业经营,直接融资比重上升,且融资趋向证券化分业经营在某种程度上人为地分割了金融市场,造成了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能互补,也造成了社会公众的长期资产、短期资产和负债难以适时转化,阻碍了金融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增强、法律制度日益完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混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同时,融资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直接融资比重开始上升。直接融资具有间接融资所没有的许多优点:一是不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融资的成本较低。二是直接融资避免了融资风险过多集中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好地分散了金融体系的风险。三是直接融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对经济的服务效率。有一些国家,不仅长期资金依赖于发行有价证券来融通,有的连短期资金融通也靠有价证券的买卖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进行,且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2.金融体系多元化,金融工具多样化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逐步完善,且向着多元化趋势迈进。不仅有各种银行,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专业银行、综合银行等,而且有很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近年来,又产生了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有的国家或地区成立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网上银行,有的创立了专门为家庭服务的家庭银行。另外,还出现了超越国家或地区界限的跨国银行,强强结合的联盟银行,还有集银行、保险、租赁、信托和商贸于一体的超大型复合金融机构。此外,又新出现了一些所谓金融超级商店或金融百货大厦,像超级市场一样,其金融商品品种繁多,能满足多种需求。同时,金融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不断创造出全新的金融工具,如离岸金融、金融远期、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有的金融机构推出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旅行支票、存贷结合的信用卡等金融商品,有的金融机构研发出了贷款转证券、存款转证券、债转股等可转换的金融新产品,还有的金融机构创造出了存款与保险单之间、股票与债券之间、基金与证券之间各种融合式的新的金融工具。3.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自由化趋势明显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机构纷纷开展了把由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和人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NII)作为主体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建成具备智能交换的、提供金融经营、管理、服务的、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电子信息化系统工程。由此出现了网络银行、信用卡、银行的自动柜员机(ATM)、零售店终端机(POS)、自动打印交割信息机等新型产品或服务。这些服务已超越了服务领域与服务时间的限制,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使金融业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信息,更好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更迅速地融入世界金融市场。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为:(1)金融市场的全球化(2)金融业务的全球化(3)金融机构的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对存贷款利率、汇率的限制,使其按金融市场的行情自由浮动;第二,资本流动自由化,即放宽或解除对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或管制,让资本能够自由地流动;第三,金融业务自由化,即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可以打破按照传统领域划分的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等行业分工,允许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内经营,甚至还可以跨越到非金融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第四,金融市场自由化,即金融机构不但能进入国内金融市场,而且还可以进军国际金融市场。4.金融服务更加全面,且中间业务呈扩大化趋势各种金融机构必须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服务,才能增强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另外,金融服务全面化也是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取更多利

1 / 3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