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学生动机、迁移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讲学习心理规律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定义:学习动机指个体发动、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景和条件。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二、学习动机的分类(一)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社会意义(二)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作用(三)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动力源内部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此时学习者的目的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外部动机:由学习活动以外的情境提供奖励所维持的动机。此时学习者指向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四)亲和动机与成就动机亲和动机:希望同社会中的人保持亲近关系的动机。成就动机:个人对于他认为是有价值的工作愿意去做,并力求有所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由默里(H.A.Murry!938)提出。麦克来伦(D.C.McClelland)对之加以研究。亚特金森(J.W.Atkinson)加以修正。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避败型、求成型Ms-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人格动机。Mf-个人避免失败的动机强度,人格动机。Ts-个人对某项任务的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情境动机。Tf-个人对某项任务的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情境动机。Ta-个人完成某项任务的动机倾向,情境动机。Ps-成功的主观概率。Pf-失败的主观概率。Is-成功带来的满意感。If-失败带来的不满意感。显然有:Pf=1-Ps假定:Is=1-PsIf=1-Pf=Ps有关系式:Ts=Ms×Ps×IsTf=Mf×Pf×If而Ta=Ts-Tf=Ms×Ps×Is-Mf×Pf×If=Ms×Ps×(1-Ps)-Mf×(1-Ps)×Ps=(Ms-Mf)×Ps×(1-Ps)三、学习动机的作用1.学习动机既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学习的充分的条件。但它是对学习起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2.对于长期进行有意义学习来说,学习动机是绝对必要的。3.学习动机不直接影响和改变学习中的认知过程,因而它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4.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各种学习。5.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1)激活作用(2)指向作用(3)维持作用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四、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0.999….1设X=0.999……(1)两边同乘以10得10X=9.999…(2)(2)-(1)得9X=9两边同除以9得X=1(二)学习内容与方法的新异性教学内容的新异性、差异性、悬疑性、不确定性、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教学提供的信息量应符合学生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三)学习的反馈学习反馈指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了解与知悉.为了有效的激励学习动机,反馈应该是即时的、充分的。学习反馈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1)激励动机作用(2)提供信息作用(四)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惩罚的效果不如奖励是因为:1.惩罚只能禁止一个错误的反应;2.过多的惩罚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常常故意地对抗教师,拒绝学习;3.连续的惩罚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损害了其心理健康;4.惩罚有时候满足了学生“设法引起他人注意的需要”,强化了学生错误的行为;5.体罚给学生提供了侵犯行为的榜样;6.经常性的惩罚会造成学生不良人格。奖惩效果取决于许多条件:1.奖惩由何人来实行2奖惩次数的多少.3学生的年龄特点.4.学生的个性特征5.学生对奖惩的认识6.学生对奖惩的期待7.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五)合理的组织竞赛竞赛的消极作用:(1)竞赛不利于复杂作业的完成;(2)竞赛助长了中差等生的自卑感;(3)竞赛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自私、不和,集体观念淡薄,干扰合作行为。合理的竞赛组织方式:团体赛、对手赛、分组竞赛、自我竞赛。(六)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业成败的归因。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成败归因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成败原因内部的外部的稳定的不稳定可控的不可控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七)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低中高唤醒水平任务难度低中高活动效率学习的迁移一、学习的迁移及其分类(一)定义: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二)分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J.S.Bruner)特殊迁移: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一般迁移: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4.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R.M.Gagne):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低级概念和规则向高级概念和规则的迁移。二、学习的迁移的意义从理论上说,学习的迁移可以说明学得的经验如何影响人的继起的学习。对于有意义学习来说,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迁移。学习的迁移也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向智力、能力转化的关键。从实践上来说,掌握了迁移的规律,可以减少许多特殊的学习,大大地提高教学工作的成效。三、迁移的基本过程迁移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概括的过程。即通过分析,概括出新旧课题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四、影响迁移的基本条件(一)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是迁移现象发生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两项学习,如果刺激相似,反应也相同或相似,则容易产生正迁移;如果刺激相同或相似,而反应不同或相反,则容易产生负迁移。启示:1.注意教材内容的适用性;2.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的内容安排在一起,以便利用迁移的规律来使学习得到简化;3.对教材中反复出现的知识技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二)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概括是迁移的核心,掌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有利于学习的迁移。启示:1.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概括出支配事实的原理和原则;2.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把那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包摄性和强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上;3.在教材呈现的顺序上,最好从一般到个别,体现不断分化的认识路线;4.教授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提供恰当的实例,使学生懂得如何把实例与原理搭配起来。(三)学习的定势定势:亦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进行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倾向或趋势。其表现形式有思维定势、学习定势、功能固着。学习的定势:泛指以特殊的方式进行学习或作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学习的定势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效应(解决一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和准备动作预热效应(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状态)两方面。启示:1.鼓励学生建立一种寻找事物相似性、同一性的态度、习惯或定势。2.注意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或由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概括的实例: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列事物:茶杯、汤碗、罐头、灯罩、方桌、台球、地球仪、门拉手、课本。(五)学习的精熟程度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越是精熟,就越是能从多方面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对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的情境就越是敏感,迁移就越是顺利。五、迁移的理论(一)形式训练说—一种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官能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C.Woiff)创立。他认为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力等,都是每个人的心所具有的官能。这些官能是一个个分开的实体。它们是“心理的肌肉,可以通过练习而得到加强。一个人的官能在所有情境中的表现大致相同。形式训练说把学习看作是心理训练过程。各种官能的幼芽在个人生下来时就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学习就是要把这些原始的、未成熟的官能发展成能力或能量。它还认为某些学科对于训练某些官能可能有特殊的价值。形式训练说把学习的迁移看作是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的心理官能在其它的领域自动地发挥作用。(二)共同因素说(桑代克E.L.Thorndike,武德沃斯R.S.Woodworth)桑代克认为,两种心理机能只有当它们具有共同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共同因素说对形式训练说批判是有说服力的。但是1.认为只要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迁移就会自动发生,忽视学习者在迁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2.有轻视理论、轻视概括,迁就日常生活实际的倾向。3.所谓共同因素,就是共同的S-R联结。迁移不过是已有的S-R联结在新的情境中的复现。这种看法本质上已包含了否定迁移现象的成份。(三)类化说(概括化理论)(贾德C.H.Judd)认为共同因素的存在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而关键在于原理、原理的应用。类化说被认为是能对迁移作出较为令人满意解释的一种理论。(四)关系理论(W.Kohler)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关系理论可看作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五)从认知结构的观点看迁移1.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包含有迁移;2.所谓先前的学习不是一组S-R联结,而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知识体系;3.先前学习对新学习影响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来实现的。一、单项选择题1.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3.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4.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A.兴趣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D.成功感5.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二、多项选择题1.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E.运气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A.效果强化B.直接强化C.间接强化D.替代性强化E.自我强化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E.维纳三、填空题1.“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2.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_________。3.期待包括_________期待和_________期待。4.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_________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5.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_________与_________的影响。四、名词解释1.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2.动机3.学习期待与学习目标五、简答题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关系。六、论述题论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