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文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近年来,我校职业教育工作,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推动及国家助学政策扶助下,在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思想的推动和高度重视下,在市、县教育局的具体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省、市、县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工作,努力拓展就业渠道,着力搞好毕业生就业和劳务输转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文县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取的了良好的办学效益。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文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2009年被评为市级重点学校,是一所集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2010年设立陇南市第八职业技能鉴定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学校迅速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学校现有在籍学生1050多人,有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90人,专业课教师30人,“双师型”教师18人。新建校园面积80.2亩,建筑面积28266平方米。现建有电工、电子、汽修、焊接、计算机、钳工、学前教育等专业实训室18个。主要开办有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2学前教育、文秘等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已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二、学校发展现状1.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属国列重点扶贫县,经济发展滞后,基础条件差,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培养地方适用型技术型人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重视职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扩大办学规模,为学校新征土地70.2亩,优先安排灾后重建项目,落实重建资金4795万元。现工程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学生于2013年秋季学期已搬进新校区。新校区生活、教学、实训设施基本完备,功能基本齐全,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招生与升学就业工作。在招生工作中,学校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招生措施,并统筹安排招生工作,分解招生任务,实行校领导、教师分片包校招生责任制,将任务指标分解到人,实行量化考核,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与本人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优惠政策和职业教育发展潜力,宣传职校的办学成效和发展前景。由于措施得力,招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三年招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共累计招收学生1560人。其中:211年招生503人,2012年招生501人,2013年招收新生606人,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我校的招生任务。在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中,学校实行升3学、就业双轨制,部分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通过普通高校“三校生”对口招生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落选生由学校分别安置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一些知名企业,2013年共毕业317人,升入高职院校175人,应就业142人,实际就业140人,就业率为98%,并且全部实现了“双证书”就业。分别被安置到深圳和苏州多家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均属知名企业,效益好,工作稳定,月工资2500—5000元之间。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3.专业建设及设置。学校十分重视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类别。根据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积极开拓面向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领域,及时调整专业机构,以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近三年专业设置和调整情况为:2011年设置专业为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焊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同时,学校根据当地汽修行业人才需求和幼儿圆对幼儿教师的需求,新开设了汽修和学前教育专业;2012年设置专业为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修、学前教育、文秘专业,联办专业有民航服务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并把电子技术应用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学校骨干专业去建设。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汽修专业已通过市级骨干专业评估认定。2013年设置专业为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修、学前教育、文秘专业,新开设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一体化”酒店管理专业。目前学校已将学前教育专业列入骨干专业建设计划。为使学校专业建设健康4发展,我们的专业发展思路是:立足学校实际,紧密联系市场,拓宽专业门类,打造精品专业,努力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创造专业优势。另外,学校还紧密联系当地经济建设对技能人才需求,联合县扶贫办、劳务办对“两后生”及农民工开办短期培训班,开设学校特色专业。依托我校实训设施条件开设了电工、电焊工两个专业,学员经培训并鉴定合格后,主要在当地各建筑工地和工矿企业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4.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师资培训,围绕专业建设和专业课教学对专业师资的需求,通过人才引进,对口招考、县内选调、学校招聘及各种类别的专业技能培训,使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专业教师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专业教师30人。教师学历结构为:本科及以上51人,专科36人,学历达标率为56%;职称结构为:高级2人,中级24人,初级64人;学校现有“双师型”教师18人,接受国家和省级技能培训20人,取得高级技工和技师证2人;根据学校专业建设需求,现有专业师资队伍还较薄弱,缺乏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5.联合办学及模式。为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层次,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实现校企、校校之间的优势互补。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来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学校采取“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多种合作形式,与本地及省外汽车制造与修理企业、机械加工企业、电子企业等开展校企合作,即5锻炼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又为学生找到了就业渠道。同时,与省内外多所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在发展联合办学和创新办学模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与深圳新蕾特幼教集团、广元核工业技师学院、南充电子工程学校、绵阳民航学校等中职学校建立了“1+2”、“1.5+1.5”“1+1+1”等办学模式,已使部分学生通过联合办学走向了成功之路。今年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开办了酒店管理专业班。6.劳务培训与技能鉴定。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学校紧密联系县域经济和劳动力市场,贴近产业,灵活设置专业,创办自己的特色专业,实行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文县劳务输转培训基地”、“贫困户技能培训基地”,并与省内外就业服务中心,人才中介机构建立长期的业务联系,及时了解这些地区劳务市场的用人信息,使培训学员得到了可靠的安置。三年来,共办培训班35期,培训4500多人次。2013年度共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学员2447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433人。经培训后大部分学员都基本掌握了一门劳动技能,懂得了外出务工常识,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促进了我县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学生资助工作。学校成立了国家助学金管理机构,并制定了助学金发放及管理办法,指派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了管理档案,助学金评定及发放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本年度共资助学生35426人次,资助金额45.012万元,已全部足额按时打到学生银行中职卡。8、学校管理及制度建设。学校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教师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主要从德育工作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安全工作管理、后勤工作管理、班级工作管理、财务工作管理及各项综合工作等方面建全和完善了规章制度,并由各处室分工抓落实,对落实情况实行量化考核,建立了较为科学的量化指标和考核体系。实行绩效考核并与工资挂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在素质教育工作开展方面,学校除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着力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开展技能竞赛外,每学期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学校礼仪队、文艺表演队,并对外演出,使学生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三、存在的问题:1.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我校目前仅有专业课教师30人,双师型教师18人,其中大多数只受到国家级、省级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和水平不是很高,不能完全满足专业课教学。特别是严重缺乏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现有专业教师因缺乏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使部分实训课难以开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实训设施不够完善,配套器材和耗材缺乏。近年来国家虽然给予我校实训项目建设支持,已建起了电子电工实训室、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室、学前教育实训室等。但仍有些实训设备陈旧简陋,配套器材和耗材缺乏,部分专业无法开设或不能满足教学7实训的需要。3.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校搬入新校后,办学条件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室内生活、办公设施设备还需要装备和配置,资金缺口很大。4.实习基地缺少。我校处于内陆贫困山区,周边几乎没有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大、中型工厂,对学生实行工学结合和实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学生实习必须得远赴沿海工业发达地区,提高了实习成本,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招生。5.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观念落后,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普高考大学才是正道,出现了“普高热、中职冷”现象,使我校招生非常困难。6.招生环境恶化,招生市场混乱。社会招生人员受到利益诱惑,跨地区进行有偿招生,既严重扰乱了招生秩序,又给广大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使本地生源外流,直接影响我校招生任务的完成。7.企业用人门槛太低,国家劳务市场不规范,社会散工和中职毕业生在招工录用、工资标准、福利待遇方面差别不大,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职校的积极性,使职校失去吸引力,在校生也流失很大。8.缺乏可供参考和借鉴的中职教育评价和考核体系。尚未健全适合中职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办法,把中职学生造就成合格技术人才还缺少可借鉴的教育模式。9.教学质量提高困难。职校招收的学生,是淘汰分流机制下的中考、高考落榜生,分数普遍偏低,其中大多数学生对理论学8习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差,缺乏钻研精神,并且有相当部分学生纪律表现不良,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没有适合的模式,教学难以兼顾,质量难以提高。10.中职教材内容繁杂,难度过大,学生普遍难以接受,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才欲望。四、建议:为了我县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尽快解决以上提出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使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办学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升。我们的建议是:1、进一步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在未来一年内完成多功能体育场等附属配套工程建设,力争2015年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达到省级重点职校的标准。2、动员各方力量,利用一切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优势,让社会重视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3、教育部门要有计划的多从大专院校招聘工科类毕业生充实到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中去,以尽快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4、地方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优惠政策,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到内地办厂,以方便学生实习实训,减轻学校的办学成本。5、严格审查评估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可行性和必要性,取缔一些办学水平低,多余的职业学校。规范招生市场,严禁境外有偿招生,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6、有关部门特别是劳动部门要严格规范劳务市场和企业用9工,设立企业用人准入制度,使中职毕业生和普通散工在录用、工资待遇方面有所区别,以此来扭转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7、改革教育机制,在初中和高中应届毕业生中提前介入职业教育因素,并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前进行分流,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以解决职校的生源问题和学生的就业问题。8、为中职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学生管理办法,实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并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改革,精简内容,降低难度。2014.3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