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摘要: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指出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应努力探究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方式,以求更好地指导实践。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人与自然人与人实现方式马克思哲学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当今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然而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环境污染、生存破坏和能源危机等,这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三大理论源头的综合创新:第一大理论来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形态中包含的科学发展观雏形;第二大理论来源,就是当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三大理论来源,则是中华民族哲学智慧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独特萌芽。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阶段是蒙昧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和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类对自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人对自然体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就是“适应”。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等哲学思想以及古希腊早期的宇宙自然哲学无不体现了人类社会早期对自然界既崇敬又探知的心态。第二阶段是对立的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类试图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把自己看作“主体”,把自然界作为被改造和利用的“客体”。培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笛卡儿崇尚分析的科学方法和牛顿力学的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导致人们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自然还原,拆卸,分解为各种孤立的基本单元,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统治的对象。但人类并未关注到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早期的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方式,人类的经济活动沿袭着资源开采,加工制造,产品流通消费,废弃物排放,废旧产品抛弃的线性或单向过程,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第三阶段是和谐共存阶段。传统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危机。SARS的肆虐,禽流感的蔓延,南亚海啸的突袭等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灾难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也存在缺陷:它们构造一种以自然为中心马克思指出的自然本体论哲学理论,面临着消解人的自我中心化和认同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悖论。人类把理性意愿的满足作为价值标准,区分了人的感性意愿和理性意愿,肯定满足人的意愿的合理性,但要依据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这种意愿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以防止人对自然界的随意破坏。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从利用化石资源向可再生资源的转变,改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个阶段的思想是包含“主体-客体”且又超越了“主体-客体”式的新的“天人合一”。三、哲学意蕴: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包括:首先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就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和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包含着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各种制约,因此人需要不断的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的改变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马克思说:“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秉赋和能力、作为情欲在他身上存在的;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从“人是自然的主人”转向“人是自然的朋友”的新型价值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调持续发展,只有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实现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社会经济的协调永恒发展。只有确定合适的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才能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类视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大系统观出发,追求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的最优化演进,从最广泛,最终极的意义上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还蕴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可持续性。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乱砍乱伐,大量污染排放,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中断性,都是人与人的关系不协调所致。马克思指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排放工业生活垃圾,同时通过经济政治外交等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和不协调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取决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否和谐。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涵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两对矛盾中,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起着主导作用。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类对其自身生存自然和社会状况关注,控制人类战争及其规模,实现和平。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可以教育引导人类不要孤立片面看待自己,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融为一体,把关心他人,关心后人与关爱自己置于同一位置。最终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类思想道德水平为最高境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指出,任何先进的文明,在包容了旧文明的精华以后,都无情地摧毁了落后的文明,这几乎是一个不变的规律。同时,文明发展的结果,总是在不断践踏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使自己暗淡无光;以至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新的文明就出现了,人类伴随着新的文明又发展了,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工业文明在创造了人类的辉煌以后,正在用它巨大的创造力摧毁自己,使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艰难境地,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来替代工业文明,科学发展观就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关于发展的哲学研究,并把发展融入了马克思哲学人类学的新视野,旨在重建发展的元价值及其深层意义。求真、明善、审美是可持续发展观蕴涵的自然价值观。公平、合作、道义是可持续发展观包容的社会价值观。全面发展、合理消费、生态人格是可持续发展观关于人的价值观。人类对生活价值信念与自由解放的追求必须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才能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人所追求的自由幸福与真善美状态决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价值原则与历史原则相统一的基础上,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必须在实践中经过漫长发展的辩证历程才能真正实现全面丰富的一体性关系。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新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持续性原则、经济持续性原则和社会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为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带来三方面影响:一是主客体关系在当代的时空拓展;二是主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人与自然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消极互动向积极互动的转变;三是开辟了主客体关系中理性与价值双重尺度整合的可能性。可持续发展观为当代人类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提供了逻辑和实践的契机:马克思理论中指出一是它带来了极限意识的觉醒;二是它带来了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间的互为“他者”及“对话”关系的确立。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这是马克思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自觉发展观,完全不同于以往盲目地、无节制地扩张经济规模的发展思路。它要求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自我约束自己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既要提倡一种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的有节制的生产方式,也要提倡一种以节位、适度为宗旨的消费意识。印度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求,却满足不了人的贪婪。建立自我约柬的消费方式,就是要从道德上摒弃那种奢侈、贪婪的消费观念。只有所有国家共同努力实行自我约束的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再次,应当树立“生态价值”和“资探价值”意识,使所有的人认识到,自然界不但具有使用价值,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还具有“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而在利用开发自然界的使用价值时,必须要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共同保护它的“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我国是后发式的国家,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资源消耗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阶段,向知识经济迈进时,我国正姓于工业化的浪潮之中。一方面,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不发展就无法在世界上生存,不发展就没有任何出路;另一方面,当发达国家把高能耗、高悸染的行业向我国转移时,我们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为眼前利益去做遗祸于长远和子孙后代的事情。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探、控制人口,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可持续发展是唯一可行的道路。参考文献:《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刘向红(沈阳药科大学社科部,辽宁沈阳1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