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章第2节·基础训练·1.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A.种群种类的多少B.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C.种群密度的大小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答案:C解析:C项是种群的特征,而A、B、D项涉及的都不是同一地点的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而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下图中依次表示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答案:D解析:①表示A、B两种生物互利共生;②表示A、B两种生物是竞争关系;③表示B捕食A;④表示B寄生在A的体内或体表。3.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种群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答案:C解析: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水平方向上,池塘边缘,由于雨水冲刷,具有更多的矿物质,所以植物分布比较多,而池塘中心植物分布比较少。由于植物分布存在水平结构所以动物的分布也有水平结构。另外,动物的分布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所以动物的分布无论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有不同的结构。4.2008年1月,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南方造成重大灾害。寒冷天气会导致两个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物种的种群占有同一生态环境,此时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相互争夺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B.种群数量的变化都呈“J”型曲线增长C.相互依存、互利共生D.由于地理隔离消失,两个种群共同进化为一个新物种答案:A解析:生活于同一生态环境中的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物种之间,会发生争夺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的竞争,结果可能是一方被淘汰或离开;由于存在竞争,因此不会出现“J”型曲线增长和互利共生现象;虽然地理隔离消失,但由于两个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两个种群不能共同进化为一个新物种。5.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答案:C解析:合理密植是减弱农作物植株之间的种内斗争;除草是避免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除虫是避免害虫与农作物之间的捕食等关系。竞争和捕食都属于种间关系。6.丝兰靠丝兰蛾进行传粉,丝兰蛾则以丝兰的花蜜为食物,雌蛾将卵产在丝兰的子房内,只有在丝兰子房内受精卵和幼虫才能发育,而丝兰也只有丝兰蛾能帮助它传粉。丝兰与丝兰蛾的相互关系属于什么关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丝兰与丝兰蛾之间进行着的选择模式是什么()A.互利共生,相互选择B.寄生,定向选择C.竞争,不定向选择D.捕食,相互选择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丝兰和丝兰蛾相互给对方提供生存条件,属于互利共生关系,二者相互选择。7.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答案:A解析: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也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8.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错误的是()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宿主既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大鱼吃小鱼,表明的是这些鱼之间的“捕食”关系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和植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答案:C解析:“捕食”必须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大鱼吃小鱼”表明的关系未必为捕食关系,即若大鱼和小鱼属于不同物种可表示捕食,若同一物种的大鱼吃小鱼(如大鲈鱼吃小鲈鱼)应为种内斗争,不可看作捕食。9.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两种鱼甲、乙在池塘中单独放养和混合放养食物种类情况,记录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实验单独放养混合放养食物浮游动物、水草、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水草、底栖动物鱼甲43%、37%、15%47%、46%、5%鱼乙40%、34%、20%10%、49%、38%(1)两种鱼的生态关系是________,将这两种鱼混合放养达到种群数量稳定时,每一种群的数量均比单独放养时明显减少,这是由于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2)请在图中画出鱼甲单养与混养时的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模型。(设初始投放数量一样)(3)研究发现,在相同资源(食物、空间)条件下,两种鱼单养时的种群密度小于混养时两种鱼的密度之和。这说明,增加生物多样性会使系统的________增加。因此,提高鱼塘经济产量的措施是:①如果要提高鱼的总产量可用________的方法;②如果要提高某种鱼的产量可用________的方法。答案:(1)竞争关系'竞争'每种鱼的食物都相对减少(2)如下图'(3)总能量'混合放养'单独放养解析:因为鱼甲和鱼乙具有相同的食物和栖息空间,所以它们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从表中的单独放养和混合放养时两种鱼在不同深度水中的比例可以看出,混合放养能更好地利用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该原理可以用于生产实际。·能力提升·10.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差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答案:A解析: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群落的分层现象是反映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而林下不同生物种类的差别则是反映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群落的这种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体现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11.“蝉吮吸树的汁液,羊咀嚼树的枝叶”。以上描述体现的种间关系有()A.只有捕食关系B.寄生、捕食和竞争关系C.只有寄生关系D.捕食、竞争和互利共生关系答案:B解析: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从中吸取汁液、血液或营养成分,而不是吃掉寄主或寄主的某一部分,为寄生关系;如果是吃掉整个寄主或其一部分,就不再是寄生关系,而是捕食关系。因此,蝉吮吸汁液为寄生关系,羊吃枝叶为捕食关系。蝉和羊都需要从“树”中获取营养,因此蝉和羊之间又构成了竞争关系。12.下图所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相同的,以c表示(图乙表示图甲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存在着竞争的关系B.自然选择使只以c为食的生物日趋没落C.自然选择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绝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答案:C解析:此题通过曲线表示两种生物的食物关系来体现这两种生物的关系,具有创新性。通过曲线可以看出,这两种生物有共同的食物,因此它们会存在竞争的关系;通过乙与甲的比较可以看出自然选择使只以c为食的生物日趋没落,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结果就是适者生存。通过曲线分析,两种生物的食物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自然选择不会使两个种群中的一种灭绝。13.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三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因此它们存在竞争关系,既然有竞争关系,在无水螈的情况下,锄足蟾蝌蚪数量也不会呈“J”型增长,故A项错误,B项正确;(2)由图知:随着水螈数量增加,锄足蟾蝌蚪数量明显减少,而其他两种蝌蚪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锄足蟾蝌蚪是水螈的主要食物来源,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故C、D两项正确。14.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和枯草杆菌,过几天放入大草履虫,再过几天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是以枯草杆菌为食的。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________,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________。(2)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数量变化情况。(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捕食'竞争(2)枯草杆菌'双小核草履虫'大草履虫(3)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减少(4)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大草履虫在竞争中失败被淘汰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竞争关系,而不是种内斗争关系。·创新·实验·15.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环境条件甲拟谷盗乙拟谷盗湿热1000干热1090湿温8614干温1387湿冷3169干冷0100(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2)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3)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4)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答案:(1)如下图所示(2)竞争(3)温度和湿度(4)遗传解析:(1)从题干的信息可知,甲、乙两种拟谷盗混养在同一面粉中,显然两者都以面粉为食,由此可以判断两者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寄生或互利共生的关系。画柱形图只需根据表中数据即可画出,但要注意题中只需画出湿冷、干温两种条件下的柱形图。(2)考虑到甲、乙两种拟谷盗培养的环境条件或湿热或干温等,可知,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应该是温度和湿度。(3)考虑到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湿度、温度等气候因子,而对于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生活的拟谷盗来说,种群数量变化不同的原因只能来自生物体的内部,即遗传特性,因为生物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内部因素基因的控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