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备忘录课题谁的得分高教学课时1教学思路教学反思(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玩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的对呢?为什么?生1:淘气说得不对。虽然他的确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生2:笑笑说的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新课程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立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并提供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再通过合作交流中的思维交锋碰撞,变被动传授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2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算法有: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给以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是计算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用竖式计算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知道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现:笑笑多一分,获胜。(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六、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24+30+41=95(分)23+44+29=96(分)24233044+41+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596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相关资料来源挂图、课件。教学手段挂图、课件。3课堂教学备忘录课题秋游教学课时1教学思路教学反思一、复习导入计算24+16+2749+17+3215+26+4433+29+25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90-45-25=20(人)45+25=70(人)90-70=20(人)90454590-45-25+25-70-----------------------------------------452070204、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38+24=62(人)70-62=8(人)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85-49+27=57+42-69=64+25-39=82-45+38=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38+42-36=52-43+77=91-38-25=97-36+43=46+26+34=73-49+35=四、总结: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本课通过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有部分学生计算不够认真,容易出错。4相关资料来源教具:挂图、课件。学具:学具盒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备忘录课题星星合唱队教学课时1教学思路教学反思一、复习导入竖式计算48+42-36=52-43+77=91-38-25=97-36+43=46+26+34=73-49+35=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2、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3、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15-9=6(人)52+6=58(人)52-9+15=58(人)5243-9+15————————————4358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列式算一算(1)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阿姨今年多少岁?(2)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2、竖式计算24+36-1975-46+2534+28-4990-65+4287-69+5472+25-68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本课培养学生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5相关资料来源投影片、挂图。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备忘录课题买文具教学课时1教学思路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课(出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的钱来)“钱”是我们国家进行购物时使用的货币,统称为“人民币”。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用人民币来购买文具。(板书:买文具)二、学习新课1、认识人民币。(1)(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从老师手中拿出来吧!①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这里根据学生所拿的、自己认识的每一张人民币进行提问)?②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及或直接出示不同面额的硬币:1元、5角、1角、5分,让学生进行辨认。然后进行总结这一类是纸币,这一类是硬币。(3)看课本“认一认”图中有哪些人民币?给他们进行分类。说说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4)同学们,你们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呢?几个1分可换1张1角呢?(5)练习:①练一练的第1题换一换,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②练一练的第2题填一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强调: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2、学习付款(1)创设情境:(出示钢笔)1支钢笔1元钱,要买这支钢笔你都可以怎样去付钱呢?老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付钱购买钢笔,展示学生的付钱方式。本课通过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通过本课的学习让生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6教学思路教学反思(2)课件出示文具情境图,同学交流说一说购买每一种文具都可以怎样付钱。老师选其中2-3种让学生交流付钱方式。(3)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3、1把尺子8角,淘气想用1元买1把尺子,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应找回多少钱呢?你如何列式解决呢?学生交流并列式解答(见板书)4、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图中的哪些文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四、本课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相关资料来源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备忘录课题买文具教学课时17教学思路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课(出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的钱来)“钱”是我们国家进行购物时使用的货币,统称为“人民币”。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用人民币来购买文具。(板书:买文具)二、学习新课1、认识人民币。(1)(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从老师手中拿出来吧!①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这里根据学生所拿的、自己认识的每一张人民币进行提问)?②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及或直接出示不同面额的硬币:1元、5角、1角、5分,让学生进行辨认。然后进行总结这一类是纸币,这一类是硬币。(3)看课本“认一认”图中有哪些人民币?给他们进行分类。说说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4)同学们,你们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呢?几个1分可换1张1角呢?(5)练习:①练一练的第1题换一换,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②练一练的第2题填一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强调: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2、学习付款(1)创设情境:(出示钢笔)1支钢笔1元钱,要买这支钢笔你都可以怎样去付钱呢?老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付钱购买钢笔,展示学生的付钱方式。本课在兑换人民币时出现困难,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家长说很少让孩子碰钱,因此孩子花钱,数钱的经验教少,只有部分孩子较懂。相关资料来源教学手段教学思路教学反思8(2)课件出示文具情境图,同学交流说一说购买每一种文具都可以怎样付钱。老师选其中2-3种让学生交流付钱方式。(3)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3、1把尺子8角,淘气想用1元买1把尺子,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应找回多少钱呢?你如何列式解决呢?学生交流并列式解答(见板书)4、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图中的哪些文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四、本课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相关资料来源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备忘录课题买衣服教学课时1教学思路教学反思9教学过程:一、引入: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结合实际情况,把活动置于服装店,并且把教材上的内容扩充,使其更加丰富。)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二、活动一:认一认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认一认活动,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观察,从直观上感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学生可以在组内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为正确认识、区分这些纸币打下基础。)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