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中国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内容摘要】在当今世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到老年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增大而出现的老龄问题将迅速地显露出来①。而这代人曾为社会贡献了他们的一些,是社会的功臣,因此我国老年人晚年生活必须得到保障。【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保障现状完善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②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是对退休劳动领域会晤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设施,包括经济、医疗以及服务照料等方面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因为老年是劳动能力减弱的阶段甚至劳动能力的丧失,所以老年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而我国农村则是生产力不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由于年老失去劳动能力,不像城区退休人员,他们一般也没有固定工资,生活非常艰苦。所以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必须得到保证。二、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大致是从90年代开始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模式.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2题,本论文将从农村老年人赡养及贪污腐败两大突出现象对农村老人社会保障问题进行阐述。(一)据调查,全国72个村,53%的子女对父母感情麻木③“一对老夫妇因不堪贫病折磨,双双服安眠药身亡,死前还制造了一种假象——煤烟中毒。他们是不愿四个儿子儿媳蒙受不赡养老人的不孝骂名。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大量的事实是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们养大以后,便被子女丢弃一旁。老人们普遍缺衣少食,贫病交加,苦熬残年。2005年10月至12月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率7人普查组自费普查全国农村孝道现状。通过对31省46县72村10401人的调查,结果显示:53%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这群农村老人的困苦境遇引起了翟玉和的同情和思索。他做过统计,一名65岁至85岁的农村老人,20年间大约花费两万元左右。而同样在农村,一个孩子从上学开始至结婚的20年间,所花费的金钱却至少是老人的10倍。因此翟玉和得出结论:现时农村“重小轻老”现象严重。同时,农村“空巢”现象突出,老人无人赡养。很多农村地区甚至没有敬老院,医疗设施不健全,老人有病却无钱就医现象很多。来自新浪微博,图为兰州西关十字地下通道步行街出口区,一个83岁老人3在卖麻子和石榴。老人无依无靠、女儿去世,从别处低价买来麻子装好后卖一元,天亮出来,天黑回去,每天挣得只能保证一顿饭钱。像这样的例子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中心也随处可见,更不用说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二)贪污腐败现象阻碍社会保障前进步伐贪污腐败现象普遍,上到上层高级官员,下到农村居民委员会人员,贪污成风。在笔者家乡山东省莘县附近的一农村,当地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就曾爆料出贪污老人社保金事件。当地从98年开始便已实行给60岁老人每月发放养老待遇和高龄补贴,老人们没人情况不同,每月平均90左右,每人都有自己的储蓄卡,上级相关部门将补贴下发到老人储蓄卡上。但是当地村民并不知情,居民委员会相关人员便将该村所有老人的储蓄卡据为己有,自行取出卡中资金使用。直到11年换届,上级进行村民委员会成员调查时这一事件才曝光。事后,当地贪污人员只是对部分老人每人偿还了不到一半的资金,上级领导并没有对此事进行进一步处理。三、我国老年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完善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客观要求,是降低农村老人晚年生活风险、增加生活保障、满足农民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生活转变的需要。(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要从家庭着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尊卑、助老、养老社会气氛,增强子女的赡养老人的责任感,让老人可以安度晚年。对于家庭来说,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子女仍将是养老的主要承担者,子女对待老人主要是一个字“孝”。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4这样就可以在赡养纠纷较多的地方提倡和推广签订“赡养协议书”④,发挥群众调解、监督的作用,用道德规范和社会力量协调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覆盖面在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农村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体系,而资金保障在两大体系中具有关键作用,我国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并且农村人口居多,人均收入少。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尤其是农民人民生活,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三)加大农村基础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事业,着力解决农村人口看病难,住院贵、医疗设施配置不完善不合理等难点问题。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和机构建设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卫生人员素质,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医疗服务真正帮到便民、利民、取信于民,促进农村医疗工作的健康发展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四)完善农村法律制度体系,并建立加强监督机制,不断探索新模式现阶段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模式,大胆大胆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立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强监督机制,完善人民民主监督,提高农村人口法律意识。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拨任用的知情、参与、选择和监督权,健全群众举报制度,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以舆论监督权力。5【参考文献】①新华网.记者卫敏丽.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2011.03.②高培勇.构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③来自人大代表翟玉和的自费调查.黑龙江生活报.2006.02.④新华网.记者邵海军.家庭赡养协议:道德淡化还是养老盲区.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