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内容2.探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意义。小平生平介绍•1904年生于四川广安,原名邓希贤。•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从事多种职业,历练人生。同期加入共产党,前往中山大学学习。•1927初归国,中央派往西北冯玉祥处做政治工作。•1927,四一二政变后,改为邓小平。•1929年在广西百色领导农民运动,改名邓斌。•1931年到江西瑞金,任三县书记。•1933年,由于毛泽东受排挤被解除党内职务。后被王稼祥任命为政治局秘书,是为一落一起。•1938年任八路军129师政委,与刘伯承共事13年。•1945年刘邓挺进大别山,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52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1956年八大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文革被打倒。•1973年,周恩来推荐复出。是为二落二起。•1976年再次被打倒。马列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简而言之,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要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邓小平理论(一)酝酿时期——伟大的转折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结合以下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酝酿时期——伟大的转折的历史背景?①、文革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材料2: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邓小平(1987年4月)“两个凡是”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形成错误的根源是什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实质: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错误根源:个人崇拜,教条主义(违背实事求是)影响:“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出现“文革”后的“两年徘徊”(必要性)1、历史背景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可能性)影响(3)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2)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有何意义?邓小平的这个讲话,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酝酿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阶级斗争”工作重心:影响——开创了新局面: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中国特色填空:()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决定把党和国家的()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的社会主义道路。1978思想路线工作重点改革开放中国特色“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影响: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3、提出:中共十二大1984年,深圳已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变成了全国瞩目的经济特区,邓小平在视察之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开始了扩大自主权的改革。首都钢铁公司等一批最早开始承包制试点的国有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1984年,包括上海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先后对外开放。1986年,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在上海诞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也获得了极大发展。1.提出:中共十二大的召开(1)时间:(2)内容:(3)意义: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新时期的前进方向。3、提出:中共十二大4、初步形成: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内容: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意义: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提出。材料2: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成熟形成体系—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1、结合以下材料概括其背景?1988年1月13日晚,三名来自内地的著名青年干部思想教育专家李燕杰、曲啸等,在深圳蛇口与近70名蛇口青年面对面座谈。在座谈会上关于“到特区创业能不能为自己‘淘金’”成了青年人和教育家争议的焦点。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人民日报》等刊发系列文章予以报道,引发全国关注和讨论,被称作“蛇口风波”。深圳的“蛇口风波”镜头一:关键词一:“淘金者”到底是好,还是坏?年广九:创办“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年广九又依靠灵活的经营手段,将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很快年广九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这时,对于雇工超过80人的大户是否肯定其合法地位,上上下下争议很大。而“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不少人提出要“办”年广九。1989年,中国的私营经济进入一个困难时期。镜头二:关键词二:这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2.南方谈话主要内容材料2:“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两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材料1:“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历史意义: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为十四大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把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邓小平南方讲话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内容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意义: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十四大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后的中国……●中国的学者、专家成为高收入者,彻底扭转了一直以来知识分子被打压的局面。●大批留学生回国创业,诞生一个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知识精英阶层――“海归派”。●下海经商风起云涌。一批批人从体制内移身商海,这些人后来被归为“92派”。●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8%。此后,中国一直保持“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国家”这一称号。●深圳综合指数从讲话时的约112点用三个月时间就到了315点高位,涨了1.8倍。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时间: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内容: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意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标志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党章》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邓小平的理论形成过程(五次会议和一次南巡)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1997十五大最终形成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十四大体系完整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成熟并成体系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1987十三大初步形成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十二大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酝酿时期主要理论时间过程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指导思想:(2)建设道路:(3)社会发展阶段:(4)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社会主义的本质:(6)判断工作的是非标准:(7)经济体制: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外交;扩大对外开放。3.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4.其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两手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硬”;“和平与发展”的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等小结: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1.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2.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武器。3.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