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思维的迷障——作文复习专题之思想深刻金华一中邢旭梅面对客观对象的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应怎样?•会怎样?•怎么办?金华一中邢旭梅面对一棵树•思考:•这是什么树?•为什么能够长得这么高大?•这棵树看上去怎样?•乱砍树木会怎样?•对于乱砍树木的现象我们应当怎么办?金华一中邢旭梅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人生有息是清欢•息者,生也•真正的休息在精神•休息,工作的另一种形态•——是什么•疲惫的心灵需要放松•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奋斗•生有所息,才能更好地体验灵魂生活,丰富人生•——为什么金华一中邢旭梅•生无所息,是一份坚忍一份执著•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怎么样•生有所息,精力才会充沛;生有所息,感情才会丰富•——会怎样•向大自然的方向走去,带着想象去休息•生无所息,需要我们锐意执著•——怎么办金华一中邢旭梅•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可以在审题阶段,也可以在行文阶段。•审题阶段:用这些问题开启思维,以所给的题目为对象,沿着这些问题所指引的方向,得出明确的结论,然后选择最有价值的结论,组织写作。•行文阶段:在这些问题的引发下,展开联想,调动积累,生成语言,形成段落。金华一中邢旭梅充分审题法•1.对题目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怎么办等角度的思考。•有能思考下去的角度,努力思考;有多角度思考的,尽量充分思考。•2.用简洁的话表达思考结果,并写在草稿纸上。•这简洁的话是一种看法,而不是事实的陈述。•3.对思考的结果进行选择或整合。•缺乏相应的思考成果,构思实际上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金华一中邢旭梅两点注意•1.点上突破还是面面俱到。•要做到深刻,一定要在“点”上花功夫,只要就其中的某个角度作较多的思考,才有可能深刻。•2.思考的结论是别人容易想到的还是不易想到的。•别人不易想到的观点,更有启发意义,读者在你的文章中能获得新的认识,才是深刻。金华一中邢旭梅思想深刻之途径•1.让语言闪耀哲理的光华。•这样的语言能使整篇文章散发出力量,给人震撼。•逝去的一切,并不代表你将永远不再复得。世间万物都在新陈代谢,逝去的,不断地被再创造出来。这也预示着我们,不必叹息已逝的东西,可能在将来,我们能失而复得。《微笑着面对逝去》金华一中邢旭梅•一个会自嘲的人,往往就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情趣的人,也是一个勇敢和坦诚的人,更是一个将自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得明白的人。(《懂得自嘲的人是可爱的》2006重庆一考生)•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2006广东一考生)金华一中邢旭梅适当移用•看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时,以它的思考方式思考相类的问题,用它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另一种哲理。•“是什么”实质上是对事物特征的判断,其最高形态就是给事物下定义。•可用具体可感的东西代替抽象的表达方式。避重就轻,效果上却兼有哲理意味和形象性。金华一中邢旭梅•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落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2005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陕西一考生)金华一中邢旭梅•生有所息,是苏格拉底的“晒太阳”;生有所息,是仲尼的“三月不知肉味”;生有所息,是西西弗斯的“观看一朵花开得美丽”•(《身息心不息》浙江一考生)金华一中邢旭梅•2.让自己的理解融入素材。•西西弗斯因受惩罚,终日不停地推大石上山,而大石已到达山顶又滚下,西西弗斯只好又下山重新推石。若西西弗斯一刻不停地推石、上山、下山、推石,恐怕他早因精力透支而吐血身亡了。所幸他懂得“生有所息”之理,在推石的间隙,他会观看那美丽而翩翩起舞的蝴蝶,欣赏草丛中那一朵朵娇羞的花蕾直到盛开,他又有了新的精力开始新的征程。•人的一生不正如西西弗斯的推石上山吗?不断地发现新的目标,将石块推上山顶,然后又重新开始,那么人是否应该学习一下神的智慧,在下一次的征程节始之前,先稍事休憩,储备能量,为那一路的旅途率先做好准备?(《身息心不息》)思想深刻之途径金华一中邢旭梅•在引用西西弗斯这个素材时,根据文章思想表达的需要,在材料中注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认为“在推石的间隙”,神也需要休息,提出人应当学习神的智慧这样的主张。•对材料的重新解读,使文章有了新意,有了给人以新的启示的思想。金华一中邢旭梅思想深刻之途径•3.由表及里的分析。•“表”是现象,“里”是本质,透过现象,逐层分析,直到本质,便是由表及里分析。金华一中邢旭梅•昨晚买夜宵回来的路上,听见一小段对话:“你怎么像个乡巴佬似的?”“我本来就是乡巴佬啊。”甭管前者何出此言,后者这一句潇洒的自嘲着实叫我佩服。•自嘲有什么好?还不是挖苦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后者说“你才乡巴佬呢”,或者问“我哪里乡巴佬了”,原本平常的对话不定会演变为什么,搞不好到后来就是计较、互贬,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斥骂。至于一个人是否是所谓的乡巴佬,从外表上只能见得三分,余下的七分要从内涵素养上评定。明白了这么些个道理,对别人如此家常的定义,还是潇洒一点才好,完全没有必要较真到底。(《自嘲的魅力》)金华一中邢旭梅思想深刻之途径•4.结合题目,表达对特定对象的思考。•2005年浙江卷的话题是“一枝一叶一世界”。•有一位考生以《一曲红楼、万声叹息》为题,通过对《红楼梦》中女性遭遇的分析,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对女性人性剥夺的罪恶。这篇文章得了满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见地。•以特定对象来论述相关道理,既有学术论文的意味,也容易写得深入、深刻。金华一中邢旭梅消逝中,拥有中•有位诗人曾经说过:“当一个人意识到一颗钻石比一个玻璃球珍贵时,这个人已经可悲地长大了。”历代的文人墨客都会感叹年少的纯真、美好,悲慨于成人的纷繁与忙乱。行走在岁月的匆匆之流中,我们渐渐忘记了用树枝搅乱泥沙的办法,忘记了获得一根棒棒糖的幸福与满足,忘记了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的欣喜与兴奋。在岁月的匆匆之流中,时间用她那温和的武器消逝了我们的单纯,我们的快乐,我们的童年。•所以,当这个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感慨于社会的繁忙,人心的险恶;想要远离城市远离喧嚣,想要重返童年,重回那个有白雪公主陪伴,用童话与美好堆叠成的世界中,我只想问他们一句:长大就是那么令人恐惧的吗?时间的流逝就是那样令人害怕的吗?金华一中邢旭梅•人生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没有花朵的逝去,哪来果实的收获?没有高昌古国的逝去,哪来现代文明的辉煌?没有童年的逝去,哪来成人的练达与睿智?或许童年的美好值得泰戈尔为她一再地歌吟,但是成熟的魅力却更显韵味与厚度。张曼玉的美好在于她眼角的皱纹,与她举手投足间显现出来的韵味——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是决不会如此的。苏轼的豁达与可爱,在于他官(宦)海沉浮,历练磨难,而终究显现出他那宽阔的心胸。时间让我们失去了许多。人生就像这个走进走出的教室一样,总有人会离开,但也会有人进来,你永远不可能把世上所有的人都挤进这个教室。金华一中邢旭梅•卢棱(梭)说;“上帝让我们在生命中重新获得童年。”我觉得,这个童年并不就是年少那个懵懂无知的童年。一个无知人的快乐是浅薄的,并没有多大意义。其实,我们失去了那个童年后,才获得了更多的童年。我们像孩童那样,拥有快乐,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因为历经海水冲刷的礁石是光滑的,同样历经岁月折磨的心才更纯真,才更能与上帝进行交流。•所以请停止那些无病呻吟的感叹,世界本该如此,生命本该如此,不要一味地逃避成人的苦难。记住,我们行走在消逝中,也行走在拥有中的。金华一中邢旭梅•【评点】文章从常人的思维出发,渲染了青春的消逝给人们带来的慨叹,让人感觉到岁月的流逝确实带走了我们的童年与快乐。然而,从第二段开始,在大肆渲染之后思维突然逆转,对常人的这种想法进行了反思,逆向思考了时光的流逝中我们的得与失,接着从两个事例中提炼出消逝的真正意义,从而展开了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主旨。这样,文章所体现的就并不是固执的一己之论,而是具有思辨色彩的哲理思考。金华一中邢旭梅皈依那份敬畏•余秋雨曾说:“浪漫的法国人以一种善意而真诚的嘲弄来重新理解法国文化;严肃的德国人在谦虚中用现代的眼光展现曾经的德国;而毕恭毕敬的我们正犯着一种将文化遗产贡奉起来的毛病。”•现在看来物质到利益的大潮又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正犯着一种将文化颠覆过来的毛病。我们的心日益迷离,我们的根又在何处?行走人生,我们的目光又停在何方?•在出版界,影视界,颠覆戏说之风方兴未艾。诸葛亮成了营销高手,潘金莲成了形象大使,孙悟空成了好员工,各类切割、拼凑的另类书籍在畅销热卖区总能找到席位。人们以此娱乐着,不知道他们是否在娱乐贱卖着自己的灵魂。金华一中邢旭梅•如果一片叶子烂了,那无关痛痒;如果树上到处是烂黄的叶子,那就应该反思这棵树了。颠覆戏说的背后是传统文化教育和正史教育的缺失。我们用荒诞的颠覆迎合流行的口味,我们用冷漠的嘲弄掩饰浮躁的内心。“现在的愚蠢,不是指无知,而是指对流行观念的不思考。”我们灵魂坚守的土壤若被侵蚀,我们只好迷失。•无论我们走到何处,无论我们身在何方,面对文化践踏,不仅仅是愤世嫉俗,我们要做出的还有自我反思: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文化消费者。我们文化良知的根一直在脚下,我们就不会因为些许风雨、些许蛀虫而干枯发黄。心存敬畏,我们就能找到人格坐标的原点。金华一中邢旭梅•只有经济利益而没有社会责任,只有物质追求而没有文化责任,虚伪泛滥,矫揉造作的文学创作必然会离真正的文学越来越远。由此想到了陈寅烙的“四不讲”:“前人讲过的,不讲;近人讲过的,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归依那份敬畏,找到心灵的根,我们才能步履从容,化蛹成蝶,文化良知这棵树,需要我们一起呵护。如果环境有些污浊,就让我们用肺来净化空气。这种文化道义,我想义不容辞。这才是绿色对根的情意!金华一中邢旭梅•不要因社会丑陋而悲观失望,不要摧垮人们的信心,我们要做的是对内心的邪恶充满警惕。首先,浮躁成为颠覆的理由;然后,颠覆成为浮躁的借口。愿善良的人走出这样的“颠覆怪圈”,时时心存敬畏,任它密雨斜侵,我只坐拥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