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事故频发倾向论1、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2、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理解:事故频发倾向侧重于容易发生事故的个人;事故遭遇倾向在关注到个人在事故中的定位的同时,也认为事故与生产作业条件有关。事故频发倾向的优点是在事故的预防中能从人出发,但同时这也是它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人与生产环境的统一;事故遭遇倾向就注意到了这点,但是,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因此,事故频发倾向论事实上已被排除在事故致因理论当代论坛之外。但是在生活中,有的人的性格品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工作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个别粗心乃至工作态度随便的人,还是容易在工作时发生事故。所以,我觉得这一理论有一定的科学性。二、事故因果论1、因果继承原则事故现象的发生与其原因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因”与“果”有继承性,因果是多层次相继发生。事故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有物与人的原因。间接原因有技术、教育、精神、管理、社会及历史原因。2、事故因果类型(1)集中型:几个原因各自独立共同导致某一事故发生,即多种原因在同一时序共同造成一个事故后果(2)连锁型:某一原因要素促成下一个要素发生,下一要素再形成更下一要素发生,因果相继发生的事故(3)复合型:某些因果连锁,又有一系列原因集中、复合组成伤亡后果3、起因物和施害物起因物:造成事故现象起源的机械、装置、天然或人工物件、环境物等施害物:直接造成事故而加害于人的物质4、事故因果连锁论伤害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的发生可能发生的某个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结果是伤害,事故的原因包括三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海因里希把工业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即:①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④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5、关于多米诺骨牌事故新模型可用多米诺骨牌原理来阐述一种可防止的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故在一定顺序下发生的结果。按因果顺序,伤亡事故的五因素: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促成人为的过失,人为的过失又造成了不安全动作或机械、物质危害;后者促成了意外事件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的事件。五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事故。理解:事故因果论侧重于逻辑性,有因就有果。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事物的规律、性质,根据人的行为,或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方便的、有条理的寻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一层层的推断。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一旦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违背了操作规范、原则,就会带来不良后果,它警示人们在平时就要慎思、慎行,才能保证自身和财产安全。我认为通过此理论,可以有效的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去掉其中一个(相当于因),那么牌就不会倒,也就是说,事故就能有效防止了。三、能量转移论1,能量与事故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并转移于人体。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了对能量的控制,就会发生能量违背人的意愿的意外释放或逸出,使进行中的活动中止而发生事故。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形式能量: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麦克法兰特认为:所有的伤害事故都是因为①接触了超过集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②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该理论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或逸出。2、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大致分为十二中类型,总之,把能量管理好,就可以把安全生产管理好。3、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新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1)事故(2)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3)基本原因:企业领导者的安全政策及决策、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理解:能量转移论侧重于能量转移的方向和能量转移的路径。即能量转移到哪里,怎样转移。它的形成让人们对能量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从事故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故的物理本质,从而能有效预防因能量转移而发生的事故,但是它还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知识之上的,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工人来说,不一定能够理解。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的贡献,总的来说,也是为事故致因理论添上了华丽的一笔。所谓“无知者无畏”,我们要保证自身安全,还是要多学科学文化知识,“多知”,“多畏”,安全系数自然就提高些。四、扰动起源论该理论认为“事件”是构成事故的因素。任何事故当它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某种非正常的“扰动”,此扰动为起源事件。事故形成过程是一组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向某种预期的或不测结果的相继出现的事件链。扰动起源论把事故看成从相继事件过程中的扰动开始,最后以伤害或损害告终。这可称之为“P理论”采用P理论和图表以后可加强对事故现象的解释,有助于克服其他事故模型存在的弱点。理解:扰动起源论的侧重点是外因,在于外界对系统平衡的干扰。一旦平衡受到扰动,就会破坏和结束自动动态平衡而开始事故进程。优点在于如果改善条件,亦可使事件链中断,制止事故进程发展下去而转化为安全。该理论能够迅速分析事故的原因,并且,在发生一次事故后,此理论能够预警,让人们高度关注,通过改善条件,从而避免发生下一事故。所以,我认为该理论还是有很大的建设性意义的。五、人失误主因论维格尔斯沃斯指出,有一个事故原因构成了所有伤害的基础,这个原因就是“人失误”。他把“失误”定义为“错误地或不适当地响应一个刺激”.Lawrence综合了其他研究者,建立了金矿中以人失误为主的事故原因的模型。理解:这个理论突出了人在事故中的地位。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我觉得,人失误也有因外界刺激和人本身自发两种情况。对于外界的刺激,就要求人能够与迅速的反应能力,快速对警报做出快速的判断,逃离危险源。对于人人本身的失误,这就要求人不断地锻炼,提高自身能力。该理论的优点在于在描述事故现象时突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足在于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发生失误。总的来说,该理论还是对人失误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也是事故指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六、管理失误论1、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1)、控制不足——管理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2)基本原因——起源论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3)直接原因——征兆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4)事故——接触(5)伤害——损坏、损失2、亚当斯的事故因果连锁提出事故因果连锁模型。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以管理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却是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上的缺陷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这一事故致因模型,侧重研究管理上的责任,强调管理失误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理解:管理失误论侧重于管理在事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可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工作。不过,不能说管理得当,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被管理的人或物也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说,要求管理体系与被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得当。每个人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的过人之处,部分服从整体。七、轨迹交叉论1、人、物两个事件链工商事故源于生产现场人和物两个方面的隐患。这一理论说明,在人流与物流之间设置安全装置作为屏障,可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又可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侧重点是说明人失误难以控制但可控制设备、物流不发生故障。人和物的两事件链的因素是(1)人的事件链(2)物的事件链2、人与物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轨迹交叉轮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为了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必须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理解:轨迹交叉论在我看来是比较全面的,它既考虑到了人,也考虑到了物,提醒人们在事故的预防措施或事故发生后的事故原因分析中,要全面的分析。但是,我认为有时一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对于物,如果人可以仔细点,在一些情况下,还是可以事先发现物的故障;对于人,可以对物加入报警功能,那么人就可以避免受到伤害。八、变化论变化包括①预期的有计划的变化②意外的变化按照变化的观点,人失误和物的故障的发生都与变化有关,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变化被看过是一种潜在的事故致因。事故的发生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包含一系列的变化-失误连锁。理解:变化论充分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论,即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和物都是会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稳重谨慎的人,也许会变得不负责任,以前性能良好的机器等物品,会老化,产生故障。并且,管理工作也要随着一系列外界环境,内部环境,宏微观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要保证做好预期的有计划的变化,带来好的效应;防止意外的变化,最好能拥有有效的应急措施,将伤害值减到最小。所以说,安全是一项永久的工作,是人类不断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