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制辩论入门•“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战国策·东周》,卷一)人类哲学的基础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化哲学大师当数中国的孔子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们的弟子整理的《论语》和《对话录》奠定了所有人类哲学的基础。章太炎:“亡民国者,必此人也!”•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章太炎见寿词中有“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便联想到她五十寿辰、六十寿辰时割让疆土贪图富贵。特地写成讽刺联,以示讨伐:•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叹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歌疆无。•后来到国府门前大骂袁世凯。鲁迅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连自己的死敌都不得不承认“亡民国者,必此人也!”辩论定义•辩论是由参加比赛的辩论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围绕事先设定的辩题进行说理和辩驳的智力竞技游戏。•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辩论•“辩”中间是“言”,两边的辩手都很“辛”苦。•“论”左边是言说的“言”;右边是表示思想的“侖”(条理、伦次),就是边想边说,还不能信口开河。•四类辩题:利弊型;应该型;可能型;直言判断型。赛制辩论•赛制辩论:最常见的辩论是团体(如大专院校代表队)之间的辩论赛。这是一种具有固定程序、有主持人执行议定的程序和规则、有评判人员评定胜负的表演、竞技或游戏。辩论的本质•辩论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强调辩手的表现必须为观众所认可,辩论的取胜取决于辩手的立论和辩驳是否能说服和打动观众。•辩论赛的辩论是一种观赏性辩论,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与辩手同时思考。•辩论赛的目的是制胜(为胜利而辩论,并不是为自己信奉的真理而辩论)。•“违心而辩”,即辩手明知他所持的立场是片面的,甚至他很可能本来就不赞成所处的立场,而赞成或更倾向于对方的观点。然而,由于抽签的结果已事先限定了立场,他就不得不为了这个立场而绞尽脑汁,采用种种辩论手法来进行立论和辩驳。片面的深刻•“片面深刻”。在辩论中,任何一方都只能从一个片面的论点出发来建立自己的逻辑框架,但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观点推向极端。辩论的特征•综合性:逻辑论证、语言表达、知识积累、道德修养、体态风度的集大成。•自主性:坚信自己对于论题有“真理在胸”的把握,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即时性:辩论当中随时就对手的论点与论据提出反驳的理由,要求反应机敏。•对话性:突出表现为双主题的互动,针锋相对,交互进行,有一定的程式化。•表演性:双方都是“有备而来”,而且有“背”而来。•总之,辩论是正义、逻辑与游戏发综合体,是一种特殊而机智的对话方式。辩论的要素辩论是对抗式的智力竞技运动。辩论包括三个要素:辩题辩论规则辩论人辩题•辩题是辩论的中心,整场辩论都是围绕辩题进行的。•辩论赛的题目都是事先确定的,通常由比赛的组织者拟定后让参赛者抽签选定。•辩论赛还要确定各方所持的立场。辩题条件•辩题应具备:•对抗性•平等性•准确性辩题的对抗性•辩题必须设置冲突,形成对抗。参辩双方的观点必须是对立的或者分歧的,这是辩论的前提。•双方围绕这种对立或分歧展开对抗,进行论述、反驳和辩护。•辩题的这种对抗性,也称之为“可辩性”。通过辩论,尽管不可能达成最终的统一,却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充实其内涵。辩题的平等性•任何一个辩题,都必须对双方平等,使正方和反方都能在平等立论的基础上展开。•辩题是“中性”的,双方的获胜机会的是同等的。辩题本身对获胜机会的影响•辩题给双方留下的发挥余地有时会有些差异,大众对辩题的认同会有所不同,民族文化传统所提供的思想资源也会有多有少。但这种差异不会对比赛结果产生根本影响。•立场处于不利一方的辩手,如果在辩论中发挥正常,表现出较好的素质,雄辩有力,自圆其说,就更能赢得评委和观众。准确性•辩题必须准确,经过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辩题的措词必须准确、严谨,但不等于说没有给予辩论的参赛者主动定义的余地。•定义得好,可以为己方造成有利的辩论基点。辩论的风格•“巧”而不“花”——会讲“歪理”(诡辩),能够自圆其说,善于运用知识,善于逻辑推理。但不能不顾事实地狡辩。•“雄”而不“过”——理论视角特定,语言雄辩犀利,闪烁真理的光芒与人性的大气。但不能唯我独尊,咄咄逼人,大而无当。•较高境界的“儒辩”——儒雅、谦和;博学、机智;幽默、诙谐。尖锐而不尖刻,激发而不激怒,显示出文化底蕴的深厚。内容准备统一认识,保持高度的一致•通过对辩题的分析推敲,应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统一认识,保持高度的一致:•一是站稳立场•二是考虑周到•三是基本战线•四是思想境界立论准备•立论准备包括三个过程:审题、确立总的具体论点、设计相配套的战略战术。应该说,这三个过程是整个论辩赛准备的灵魂,在立论准备停当,各辩手便可分头撰写自己分工的辩词。审题•首先要对辩题进行严格的审题,要对辩题字面上的每个词或词组逐个进行概念分析,即通常所说的“破题”。审题•这种分析要同时站在双方的立场审视,尤其是要分析出哪些词或词组对对方立论具有潜在的有利因素,可能成为双方首先争论的焦点,因为一般的论辩赛双方都会抓住辩题中的某个词项解释入手开始辩论,有时会出现整个论辩赛始终围绕这种解释来进行。•尽量设法站在一定理论高度,对辩题作出有利于本方观点的界定,以获得大多数听众的公认,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审题的关键•审题•注意缩短并守住自己的逻辑防线。•为自己的观点做好“霸王立论”。将自己的论点置于已经被公认是正确的历史规律、理论范式、现实存在的依据当中。•备料•多侧面、全方位——网搜为主确立总论点•辩题确认后,参赛队员就可以根据辩题,研究确立一个最有利于本方论证的具体的总论点。•总论点不仅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而且攻能破对方任何的立论,守能抵挡对方的任何攻击,总论点是一次论辩赛准备的成败关键。抓住要害,发挥优势•一场辩论往往存在几个焦点,相互联系,相互呼应,辩论中就要抓住要害,避开己方的弱点,充分发挥优势,根据场上形势及时转移战场。思想境界•关于思想境界,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辩论中的一个通病是纠缠于细枝末节。辩论过程——反驳和立论•辩论由“辩”和“论”即辩驳和说理即反驳和立论两个方面构成,两者相辅相成,辩驳的目的是要更深入、雄辩地说明本方所持的立场和观点,从而为立论服务,说理又为辩驳作铺垫,最终树立本方的观点,否定、驳倒对方的观点。随机应变•辩论有许多未知数,这就要求辩手赛前做好充分准备,分析对方可能采用的思路,可能使用的“炮弹”,做到知己知彼,临场则遇事不乱、不惊,随机应变。提问•引人入彀而不存心刁难•发现破绽而穷追猛打•机智幽默而争取受众回应•据理力争而敢于亮剑•简明扼要而攻守兼备•知己知彼而反戈一击•辩论中常见的毛病之一,是许多辩手只能按照预定的方案辩论,甚至不管对方说了些什么,只是背诵事先拟定的辩稿,因此形成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局面,没有交锋,有论无辩。攻辩小结•从对手的失误切入•强调立论补充材料总结陈词•在准备的基础上随时改动•文采气势与多变的句式•赛前准备赛前准备•认识准备•核对准备•立论准备•试辩准备1,认识准备•认识准备,是指参赛队员在赛前对“论辩赛”的性质和特点要有所认识。•论辩赛是一则作为比赛项目来进行的模拟论辩(即论辩演习)。•这种论辩往往不问论辩者本人的立场和主张,而侧重于人们的论辩技巧的比赛。•比赛双方都不准备说服对方或被对方说服,而以驳倒对方、争取评委的裁决和听众的反响来击败对方。2,核对准备•参赛者每次都要主动认真地核对有关比赛事宜,以使比赛获胜取得起码保证。•参赛者在接到比赛通知后,仔细核对通知上各项比赛规定和要求是否明确无误,包括辩题的确切的字面样子,正反方所属,论辩程序细则,各位队员的分工和允许发言时间等。确保本方准备辩词时无误。熟悉并严格遵守比赛规则•比赛的组织规则•赛场规则•比赛语言规则•评判规则辩论评分标准•(1)辩论技巧:辩手是否言语流畅、立场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具有说服力。(2)内容资料:论据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正确、翔实。(3)自由辩论:能否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主动、准确、及时、机智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思路清晰、立场坚定、逻辑正确、应对灵活。(4)整体配合: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论点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5)表情风度: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辩手分工•第一辩手主要是立论,提出我方观点,确定战场或平台,在公辩小结时反驳对方观点,明确我方观点,或重申我方观点。•第二辩手和第三辩手属于攻辩。他们在攻辩环节中提出问题和回答对方问题。在自由辩中双方互辩。第四辩手是总结陈辞,反驳对方观点,抓对方的漏洞。再次总结我方观点和价值倡导辩位安排•一辩求稳;•二、三辩要求现场应变能力、语言的及时组织能力以及对观点的把握能力强;•四辩要求有思想、有高度、有热情,能够在情感上带动评委、观众一辩•一辩是辩论中最先发言者,开篇陈词主要陈述己方观点的体系及思想核心。一辩稿要求条理分明、观点清晰、体系完整、通俗易懂,但同时要深入分析问题。一辩稿的开头往往用来开宗明义,解释一些必要的概念。•一辩本身要求吐字清楚、干脆,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的人适合当一辩,那样才镇得住场子啊!)在陈述时,保持精神饱满、身姿挺拔,面向评委与观众,可以适时增加一些手势。二、三辩•攻辩环节先由正方二辩发言,选择对方二、三辩中任意一位提问;其后是反方二辩,正方三辩,反方三辩。二、三辩都有模糊的攻守分工,也就是一人善攻,一人善守,这点一般只在查阅资料的分工里有体现。•二、三辩的问、答应当围绕着一辩稿的观点展开,不要偏题,不要提出与己方理论无关或偏差太远的观点。发现对方有意拉远话题时,要及时将话题拉回,重申观点。•在时间的处理上,争取发言简短有力,不要长篇累牍,不要讲不相干的东西。四辩•四辩被称作能够“力挽狂澜”的辩手,是后半场辩论赛的决胜角色。四辩的总结陈词应当留下适当的时间,用于指出对方漏洞。这个部分十分关键,要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有条理。•四辩从攻辩环节开始,就要注意对方的每一句话,发现疏漏,同时进行归整。一、二、三辩可以把自己发现了,但是没有机会提出的疏漏用纸条传给四辩。战略战术配合•能攻能守的总论点的确立是论辩赛准备的关键,还要有一定的战略战术与之配合。•所谓战略,是指论辩中用以争取胜利的带有全局性的总的论战方法;•所谓战术,则是指论战中的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法。3,试辩准备如同其他比赛一样,论辩队要想在正式比赛中获胜,一定要在正式比赛前搞一次尝试性的比赛,以检验自己的赛前准备是否经得起实际的考验。试辩准备•试辩一般宜在正式比赛前一两天举行,这类似于赛前的热身赛,使参赛队员保持最佳竞技状态。试辩的程序应严格按照正式比赛的程序进行,试辩赛一定要有听众提问,赛后提问可弥补假设对方论战之不得力。•试辩结束后,参赛队员应与假设对方共同进行总结,对原先准备的辩词和论辩技巧作相应调整、修正和补充,这样赛前所有的准备便完备了。辩论技巧•(1)借力打力:辩论中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借力打力•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热烈掌声)•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动局势。•借力打力•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