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食品工业的地位和作用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永恒不衰的工业。食品工业现代化和饮食水平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关联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最大比重,因而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巨大。1999年全世界食品工业的销售额为2.7万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中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小麦粉5193万吨、食用植物油1985.5万吨、鲜冷藏冻肉1112.5万吨、乳制品1459.6万吨、啤酒3515.2万千升、软饮料421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2%、17.5%、24.0%、23.5%、14.7%和21.5%。2007年1月至6月,食品工业总产值累计128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啤酒、食用油、饮料、味精等食品的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利税分别为8434.1亿元和1458.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利税的9.8%和15.3%。食品工业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2004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超过16000亿元,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344亿元。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586.95亿元人民币(不含烟草)。二、食品工业的现状食品工业化程度低。我国食品工业总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只有0.3~04∶1,而发达国家是2~3∶1,我国台湾省也达到1.3∶1。可见,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很大。另外,我国现有食品资源工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饮食消费中工业化食品只占1/3,而美国高达90%,西欧也达85%。西方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高,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一般可达农产品原料价格的3倍,而我国只有1.6倍。食品企业的发展不够平衡。食品工业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全面竞争的时代开始了。在我国,食品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缺少竞争力强和知名度高的产品,食品企业大部分属中小型,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通常靠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生产力,因而产品趋于同一化,造成销售不畅效益低下。食品工业技术含量不高,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我国食品加工业基本停留在粗加工水平上,缺少精加工产品,基本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食品行业总体上仍属于传统工业。即便某些已形成集团优势的企业,其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技术开发的后劲不足。食品加工业正处于以农产品粗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深加工和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过程。但是,传统加工型对经济增长的阻碍越来越大。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通畅流程尚未形成。据有关报道,农业技术成果在农业产业化的转化率已达40%~80%,远远高于包括食品在内的其他行业。然而作为农业后续产业的食品加工业依然以小作坊生产方式为主,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的漩涡之中,食品工业的原材料大部分源自于农林产品,使得食品加工“源头”与农业脱节。目前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通常分为以下几类:加工新技术:主要有微波干燥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超高压技术、膜分离技术;包装新技术:主要有可食性包装、气调包装、无菌包装、无氧技术包装;杀菌保鲜技术:主要有超高压杀菌、强光脉冲杀菌、紫外线杀菌、红外线杀菌;生物技术:主要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极大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的革新。在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内容,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的生物技术领域中,逐渐形成崭新的食品生物技术重要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基础研究正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可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改变微生物菌种性能、生产酶制剂、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生产保健食品的有效成分。酶工程在葡萄糖生产、蛋白质的加工和果汁加工中有良好效果。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较多。三、食品工业发展趋势食品安全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食品营养化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国民过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讲究“吃饱喝足”。从营养学的观点看,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文化,事实上色香味形只是表象、形式和外因,营养价值是实质、内容和内因,是食品的根本所在。食品功能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人们期望食品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而且希望食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以预防、延迟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症状和痛苦。食品生物技术化是现代食品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是指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发酵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按照人的意愿创造新物种和改造现有物种成为现实可能。西方国家的转基因牛肉和转基因番茄就是例子。就水产品加工业而言,基因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选育出能快速生长和抗污能力强的鱼种,为水产品加工提供廉价原料;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鱼种的基础上,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定点诱变),可以得到凝胶能力强、氨基酸比例更趋合理和组织结构更为细嫩的鱼体蛋白,为鱼制品加工提供优质原料;酶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合理利用加工下脚料提供了技术可能性;现代发酵技术的发展为开发新型鱼制品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乳品加工业乳及乳制品是最接近于完善的食品,提高乳及乳制品的摄人量可以明显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发展乳品加工业可以带动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收人。我国乳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上海、北京等大城市。2000年全国奶类总产量仅919.1万吨,液态奶190万吨,乳制品产量82.9万吨,人均奶类消费水平不足7.3千克,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量93千克的水平。尽管中国乳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乳业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6年,世界牛奶产量为6.44亿吨,人均占有量约为100公斤,而中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牛奶产量近10年间增长10倍,2006年达到3000万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奶牛饲养规模小、机械挤奶比例低,原料奶质量不稳定等。“十五”期间,乳品工业通过调整企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从总体上降低奶粉生产比例,增加液体奶产量。城市型的乳品企业要着重发展杀菌奶、酸奶、花色奶、含乳饮料等液体奶的生产;基地型乳品企业仍以奶粉生产为主,适当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配方奶粉、功能性奶粉,以及作为食品工业配料的全脂奶粉、脱脂奶粉等,适当发展灭菌奶。饮料工业饮料工业是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饮料总产量由28.8万吨增至1496.8万吨,年均增幅达到近23%。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饮料工业在食品工业中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我国饮料产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三省市总产量已超过全国产量的50%以上。饮料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均消费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适宜饮料加工的农产品原料不足,饮料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等。“十五”期间,饮料工业逐步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有我国资源优势的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饮料产品。鼓励和规范发展符合饮料消费市场规律的主流产品,如运动饮料、瓶装饮用水等;降低碳酸饮料比重,重点发展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支持果蔬饮料和矿泉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附加值,搞好综合利用。1995年饮料分大类完成情况是:碳酸饮料产量最多,为554.39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49.19%;果茶汁饮料产量为144.53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2.81%;瓶装饮用水(包括天然矿泉水)产量为169.71万吨,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5.04%。2000年我国瓶装饮料产量占554万吨,居第一位;碳酸饮料占420万吨,居第二位;茶饮料185万吨,居第三位。食品饮料行业是“十一五”规划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将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软饮料制造业是食品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子行业之一,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软饮料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根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06年9月,软饮料产量3269万吨,比2004年增长22.31%。实现总产值(现价)1026.08亿元,销售收1113.6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4.32%、27.26%。软饮料行业保持产销两旺,累计产销率水平达到99.359%。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