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分析一、考试目标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文华素养;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二、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29*2’=58’)材料分析题(3*14’=42’)1000字作文(50’)○职业理念(15%,22-23分,4道选择,1道材料分析)○教育法律法规(10%,15分,7-8道选择题)○职业道德规范(15%,22-23分,4道选择题,1道材料分析)○文化素养(12%,18分,8-9道选择题)○基本能力(48%,72分,作文写作,1道材料分析,4道选择)三、考试特点1.重平时积累。(多看多记多做题)2.重知识运用。(以知识的理解为主,注意做题技巧)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考试要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二、内容详解(一)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以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素质教育的概念应着重理解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案例1:小学生幽幽小学生幽幽,女,少先队员,性格文静,内向。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幽幽能自觉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然而,在学习方面,她缺乏必要的动力和适当的压力,时常出现成绩不稳定现象。同时,作为班级一员,她因缺乏自信而很少主动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在与班主任的“知心面对面”谈话活动中,幽幽对老师说道:“老师,您总是对成绩好和成绩不太好的同学特别关心,对我们很忽视,有时候我会因为这个伤心和沮丧”。案例分析:中间生特点:成绩中游,性格偏内向;在班级中威望不高;安分守己、问题较少。“中中间生现象”的普遍发生主要归因于教师缺乏“全体”意识,注意的只是学习尖子和拖后腿的后进生,没有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对学生的关注度公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要求、情感、思想、行动,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生。使教育做到没有陪读者,个个都是“小主人”。案例2:某班学生差别很大,特别是在教学学习上。如果按优秀学生的水平教学,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听不懂。该班数学老师说,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后按照该班最低水平教学。请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该数学老师的观点是否正确。案例分析:(1)数学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2)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素质教育并不是要大家“齐步走”,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抹灭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充分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3)教室应该针对班上数学学习的差异情况,因材施教。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两个层面的含义:1.教师做到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学生,能够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情感、思想、行动,做到一视同仁。2.对学生一视同仁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充分发展。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德育: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做到两结合(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智育: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能力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体育: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确保体育活动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美育:将美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多种途径开展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通过劳育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第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素质教育外延宏观:横向(各类学校)与纵向(各级学校)的延伸,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延伸。微观:横向(德智体美各方面)与纵向(教育活动各个环节)的延伸。(三)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国家层面: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学校层面:学校文化变革集中体现在素质教育的精神(育人为本,办出特色)。☆新课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的具体改革措施,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知识扩充:(1)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只能组合。教育要发现学生的长处,长善救失,对学生做出科学的评价。☆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图式(个体心理活动的框架和结构),认知的实质就是图式的形成和变化,同化,顺应,平衡。此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罗杰斯等。马斯洛要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学中不仅关注认识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四)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室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运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活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重能力和方法);(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4)教学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五)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1、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评价量化指标→质性指标(质性评价)甄别选拔→促进发展(发展性评价)个体竞争→群体合作只看结果→真实情境(客观评价)只重结果→还看过程(过程性评价)外部评价→多元评价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面向所有学生教育的目的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全面进行。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学的方法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的评价筛选性评价,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学科体系,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不同程度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难度,弱化学科体系,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验、联系实际教育的着眼点局限于学校注重发展性,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三、真题回顾一、单项选择题1、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景。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2016上)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发展学生的互补性C促进教师专业发展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2、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了。他们的做法()(2016上)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B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C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3、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中”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2015下)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4、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2015上)A开拓创新的理念B素质教育的理念C自主发展的意识D因材施教的意识5、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纪前60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2015上)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B正确,利于激励学生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不正确,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6、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2014下)A学生的个性发展B学生的平行发展C学生的知识习得D学生的身心健康7、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的老师用于补课。这种做法()(2014下)A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B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C不正确,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8、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次考试成绩前三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2014上)A正确,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B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C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D不正确,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9、政治课上,杨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对此口误,恰当的处理方式是()(2014上)A为了保面子,将错就错B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C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D为了赶教学进度,课后再说10、下面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2013下)A尊重学生个性发展B教育面向全体学生C促进学生专业发展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11、“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2013下)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12、实现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主导作用,其基本条件是()(2013上)A学校的环境创设B教师的主导作用C家长的积极配合D学生的能动活动二、材料分析题1、刘老师认为,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