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是一则童话寓言。透过生动、富于搞笑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理解课文寓意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自己把寓意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不让学生因为难以理解就放下,也为了学生因为答案得知太易而不动脑,所以我在教授这课时一向想办法调起学生学习的胃口。在课堂上,我透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透过这三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透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必须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透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情绪。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向在困惑着我。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举了一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这个例子是:我能一口气吞下一头牛。学生从老师的语气和自己的经历中了解,这些就是夸张,不切实际的,就是说大话。我发现学生在学的时候,兴趣很浓,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情绪了。透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透过对“笑”的揣摩,学生明白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青蛙产生错误观点的原由,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透过用纸做成的望远镜看教室的屋顶,你能看见多大?上课时,这个简单的实验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同时学生很容易地明白了用纸卷起来只看到一点点地方的原因,由此学生也能明白青蛙产生错误的原因是:长期生活在井底,高高的井闭挡住了它的视线,因此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最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关于寓意达成这一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灿烂的田野,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构成鲜明的比较,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样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收获。课文结束后,让学生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学生透过表演把从课文语言文字中获得建立的表象进行再现,学生入情入境。这样,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构成逆向思维,不仅仅对学生进行了双向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潜力和创造潜力,培养了语文素养总之,在《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我透过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简单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潜力,提高了素养。当然,我的教学中也存在不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克服不足,使之尽善尽美。